解三惑,为年轻的母亲们

解三惑,为年轻的母亲们

(博雅讲谈/原创)

  

母亲,这是世间最伟大的一个词汇。每每看到她,都让人肃然起敬、感慨不已。母亲,她意味着博爱、意味着无私、意味着辛劳、意味着付出;但你千万别忘了,她更意味着容忍、意味着委屈、意味着万般无奈和千般困惑。今天,值此妇女节来临之际,特撰一文,献给普天之下伟大的母亲们;若能在节日里给您带来些许宽慰,博雅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有道是:“女人只有当了母亲生命才完整。”我认同这个观点。然而,自从你当上母亲的那一天起,你的身上也就多了一份责任---养育孩子。我对“养育”二字的理解是:“养”更多的是指物质和身体方面;“育”则偏重于精神和教育方面。前者可以借鉴前辈们的经验、可以从书本上学习到知识,只要按部就班、只要付出辛劳,母亲们都能把自己的孩子养大成人。但后者,才是更考验母亲们的智慧,也是给她们带来最多困惑的方面。下面列举三个我认为最让母亲们感到困惑的问题谈谈我的应对之道。

  

一惑http://blogimg.sinajs.cn/images/control/face/037.gif如何与孩子沟通

能否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家庭教育的成败。据我观察,在绝大多数家庭教育不成功的家庭中,尽管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是形形色色的,原因是方方面面的,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不畅。这充分说明在家庭教育中,与孩子的沟通不畅已经成为育儿路上的一个瓶颈,也是让广大家长感到最为困惑和棘手的事情。

做好与孩子的沟通,父母在总体上应把握好“一慢、二听、三发言”的原则。

一慢:这里的沟通,主要是指孩子出现某些不良状况后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交流。在这种状况下,大人切忌一上来就先入为主,口若悬河;即便你从老师或别人处已经得到一些不好的讯息,你也应该先调整好情绪,做好心理准备,听听孩子是怎么说的,然后再发表见解。

二听:认真倾听孩子的陈述,尽量保持两眼对视、身体前倾、表情关切,同时要仔细观察孩子的表情和一些小动作,除弄清他话里的意思外,更要揣摩他的弦外之音,同时还要思考一下接下来与孩子对话的主题、方式以及要达到的目的等。

三发言:在你听完孩子陈述的全部内容后,必须发表你的见解。而在此之前,如果发现孩子的陈述与你之前所掌握的情况有出入,应该先予以核实。这个工作必须做,原因有二:a)我们常说:一面之词害死人。只有将两面之词都放在桌面上,通过比较、鉴别,你才可能去伪存真,才可能弄清事实真相。b)孩子小,他的认知、理解、表述甚至记忆等方面的能力都有限,常常只有通过大人的不断提醒、启发等,才能帮助他弄清事情的全部经过;另外,这有时也是避免大人误认为孩子在说谎的一种有效方法。

大人在发表意见时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态度诚恳,语气和缓。即便有时你觉得孩子让你怒不可遏,你也没必要声嘶力竭;因为如果那样,与孩子的沟通恐怕就会演变成你的独角戏,真正意义上的沟通也就戛然而止。

2、顿挫有节,交互有序。所谓沟通,意味着双方(或多方)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所以家长在发表意见时切忌像机关枪扫射似的,只顾自己得得不停,在你的强大攻势面前,孩子或许也就丧失了与你交流的意愿。正确的做法是,说完一件事或一个问题,应该停下来等候孩子的反馈,可以采用诱导式的询问,比如“你说呢?”、“你怎么看的?”等等,引导孩子接过话题,发表看法。

3、完美收官,注重效果。沟通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孩子对事物或自己不足的认识,加强大人和孩子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理解,增进亲子感情,最后双方达成共识,以利孩子和大人的共同成长。所以,与孩子的沟通决不能变成大人的训话,它的结局应该是皆大欢喜、各有收获。而要达到这种完满的结局,关键就是:把事情说清、把道理讲明、把情感用到、把大局把握。

贯穿于“一慢、二听、三发言”原则始终的是尊重,彼此的尊重,这是与孩子沟通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作为家长,一定要从心底里认可孩子是作为一个独立个体存在的,他具有自身的尊严和权利,任何人,包括父母在内,都不能、也无权无视这些。这意味着你们之间的地位是平等,话语权重是相当;任何想凌驾于孩子之上、企图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的父母,不但难以收获到良好的沟通效果,甚至连沟通这种形式对你来说都是一种奢望,更别说搞好家庭教育了。

  

二惑http://blogimg.sinajs.cn/images/control/face/037.gif如何让孩子“听话”

首先说明一点,这里的“听话”绝不是指把孩子培养成唯唯诺诺、唯父母大人命是从的“乖乖孩”,而是考虑到在孩子的成长路上需要父母大人的指引和教导,正确的意见是应该听从的,这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要保证。

让孩子听话,说来容易,做起来有时却是很难;尤其是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自主意识的增强,让孩子轻易接受大人的意见绝非易事。不少家长也跟我反映:“我明明是好心好意,奈何孩子就是听不进去。”造成孩子无法理解和接受你的意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果把你的意见比做“礼物”,那么造成孩子不接受的原因既有“外包装”的问题,也有孩子“不识货”的因素。这里的“外包装”指的是你送给孩子礼物时的态度和技巧,而孩子的“不识货”往往是由于你没把道理讲透,让孩子有眼不识金镶玉。

1、态度和技巧

让孩子接受你的意见,家长首先要做到态度诚恳、口吻亲切,不要居高临下、一副专家的派头。在技巧方面,多用商量口气,少来颐指气使;多用能否、何不,少来必须、应该;多顾及孩子的情绪,少让他下不了台;多从孩子角度思考问题,少些大人的主观武断。

2、讲清道理

让孩子心悦诚服地接受你的意见,其前提是他真切地意识到你的意见的确高明。为此,你首先必须跟孩子讲清你的意见道理何在、好处何在;如果他不认可,你不妨让孩子也说说他的高见。接着将两者进行充分的比较,最后让孩子觉得你的意见更加可取,觉得你送给他的礼物的确是个好玩意儿,如此,他岂有不接受之理?

两种特例的处理:1)不好比较两者的高低;2)孩子横竖不接受。在这两种情况下,双方可能僵持不下,此时家长可以与孩子进行友好协商。我的意见是,若非事关重大,这回不妨就听孩子的,但有附加条件,即由此引起的不良后果他要完全负责,下一回就必须充分尊重大人的意见。记住一点:每一个孩子都是在不断“交学费”的过程中长大的,关键是交了学费一定要买来教训;同时,家长也要有舍得“交学费”的胸襟。

  

三惑http://blogimg.sinajs.cn/images/control/face/037.gif如何让孩子如你所愿

现在的家庭大都只有一个孩子,自打孩子降生那一刻起,父母就在他的身上寄托着无限的希望、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孩子稍大一点后,父母的“塑子工程”开始实施,从此也就踏上了漫漫育儿路。若干年后回头看,不少的父母往往是失望大过于满意。如果追根溯源,原因除了有可能是上面提及的“沟通问题”和“听话问题”外,还可能是以下两个:1、对孩子的定位不够客观和准确;2、家庭教育的水平有限。

1、对孩子的定位

如果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像李政道、像李嘉诚、像李云迪,显然是很不现实的。每个孩子的天资不同、秉性不同、兴趣不同、勤勉不同、环境不同、机遇不同等等,铸就了他们不同的发展道路和成就贡献。在孩子的早期阶段,家长可以先根据自己孩子当时的情况和条件来制定一个相对笼统甚至模糊的目标;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其身上的特点逐渐显现,家长可以对目标进行更改或细化。这意味着对孩子的定位应该是动态的,即根据不同时期孩子的发展情况、呈现出来的特点以及内、外部条件的变化来适时、适当地修正目标的内容和期望值。等到孩子上高中以后,这个目标就应该是相对明确和稳定的;不到万不得已,尽量不要去改动它。

给孩子定位,实际上牵涉到两个问题,即目标的内容和目标的期望值。前者应该是孩子特质和兴趣的结合体,后者则是对孩子真实实力展现的预估。这两者的准确把握有赖于家长对孩子的了解,有赖于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有赖于采取科学负责的态度。

2、家教水平的提升

提升家庭教育水平的途径主要有三种:

1)学习专业知识,主要是关于教育、心理和生理方面的知识。可通过书籍、资料、讲座等来学习。

2)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针对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吸收其中对自己适用的东西。

3)善于总结自己在教儿路上的经验和教训,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孩子特点并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总的原则是:知识的东西---吸收而不闲置;经验的东西---借鉴而不照搬;实例的东西---参考而不盲从;错误的东西---摒弃而不犹豫;正确的东西---坚持而不懈怠。

育儿路上千千惑,留得心中万万结;此等三惑若得解,漫漫征程初告捷。

年轻的妈妈们,加油啊!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为“解三惑,为年轻的母亲们”说几句吧

评论内容:发表评论不能请不要超过250字;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关于我们 - 供应商加盟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9-2024 yr.pinnace.cn All Rights Reserved. 17育儿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104000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