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生活中与人交往的时候,一见到陌生人就紧张,一说话就耳赤。在人多的公共场合特别拘束,坐立难安,不敢与人对视,不敢说话,也不愿意说话,说起话来则前言不搭后语,缺乏相应的逻辑性、连贯性。孩子常常不愿意去公共场合,哪怕是去亲朋好友家也难以接受。这就是孩子的胆怯表现。胆怯的实质是对某种事物或者特定对象的胆小、害怕、畏缩,伴有相应的生理上的变化甚或出现逃避行为表现。过于胆怯者,往往防碍人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影响社会交往、人际关系。所以,对于胆怯的孩子,切忌顺其自然、与同龄孩子比对甚或辱骂,应该不失时机地与孩子沟通,给孩子以鼓励和赞扬,帮助并引导孩子努力克服自身的弱点,尽可能避免孩子因胆怯所造成的心理紧张,以缓解孩子的胆怯,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1、让其多见点世面:为培养孩子敢作敢为,不畏缩,改变软弱表现,平时应循循善诱,带他多接触外界、接触大自然和各类猛兽动物等,用实践来锻炼胆量。日常生活中,要鼓励孩子大胆做事,对的表扬奖励,错了和风细雨讲明事理,不要打骂、训斥。表现得好的就适当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做不到也不处罚。 2、为其创造交际空间:可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如请邻居或同班较熟悉的小朋友到家里玩,或与孩子们一同走进大自然,积极创造一种轻松、欢快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孩子的个性可以尽情展露,也利于他高声讲话、笑闹、蹦跳,无所顾忌。另外,还可以让孩子给亲朋好友打电话;询问超市中物品摆放何处;外出旅游时询问坐车路线、问路等。 3、给其表演的舞台:对胆怯的孩子,应该注重并加强独立自主能力的培养,鼓励孩子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在公众场合,可通过让孩子唱首歌、跳个舞等来锻炼他的胆量,克服羞怯心理。平时要注意给孩子创造多接触、多露面的机会,如买小件物品,可叫他一个人去完成,这也自然而然地促使孩子克服怕见人、不善言辞的羞怯表现。 4、避免乏味的说教。天下没有引导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引导的教育。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有利于克服胆怯行为。我们不必事事抢在孩子前面,不必把他们照顾得无微不至,可以明白地告诉孩子他们应负责的范围。我们不妨表现得很无助、很衰弱,非常需要孩子的照顾,逐渐让孩子担负起一定的责任,把责任的接力棒传到孩子的手中。不要为孩子一时的胆怯而大加批评,否则,会强化孩子的胆怯行。儿童的情绪易波动,高兴时高声说笑,生气时低声怯怯,这些是正常的情绪反应。必要时给孩子低声说话或保持沉默的权力。
评论内容:发表评论不能请不要超过250字;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