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妈咪之-婴儿的饮食注意大全

主题一:“小胖墩怎样吃出来“??

很多家长在饮食上过于迁就孩子,结果把孩子喂成了小胖墩。看看下面这些做法,是否常常在你家出现?如果有,可要赶紧打住了。  1、垃圾食品当正餐  以下列出来的食物,基本上都是儿童平时最爱吃的,但它们都是垃圾食品,吃多了对身体无益。  烧烤类食物;油炸类食物,比如薯片、面窝;腌制类食品,比如腌鱼腌肉;加工类食品,比如香肠;甜品,比如冰激凌,含糖量高,奶油里含反式脂肪酸;零食,如话梅、果脯;罐头,里面含防腐剂,水果不新鲜;方便面;碳酸饮料;含糖量高的饼干,这类饼干含香料、色素。

2、保健品岔吃  许多家长将服用保健品视为补充营养的最佳途径,常常购买钙片、VC片,希望通过保健品来达到迅速补充营养的目的。而专家一般不建议给儿童服用保健品,6-10岁的儿童如果按照膳食宝塔摄入营养,完全能够达到标准。从食物里补充的营养素比加工提炼的药物维生素好,而且更容易吸收。保健品也因人而异,假如脂溶性维生素过量补充,在短时间内对身体没有什么影响,时间长了,还会导致腹泻、过敏、感冒上火等病症。

3、恶补大鱼大肉  家长经常有这样的误区,认为给孩子补充营养就是要吃大鱼大肉,特别对住校的孩子,感觉只有这样才能把孩子在学校里“欠”下的营养补起来。常吃大鱼大肉、山珍海味,孩子的肠胃并不一定习惯,弄不好,反而导致腹泻、食欲不振。而且吃得过杂容易造成肠胃疲劳;吃得过饱,食物在肠胃中消化需要大量血液,脑内血液供氧减少,会导致大脑迟钝,思维不敏捷。  4、用不粘锅炒菜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很多家庭购买无烟锅炒菜,虽然能减少厨房里的油烟,但会减少铁元素的摄入。而无烟锅是用合金材料制成,外表上还涂了一层特殊材料,用这样的锅炒菜,减少了补铁的机会。

最后编辑此帖2008-11-24 15:42:49。

5、家长不吃,孩子也不吃   “妈妈说南瓜不好吃,所以我从来不吃南瓜。” 孩子没有很强的辨别能力,往往父母的饮食观念会强加在他们身上。长久下去,孩子的饮食观念就会被家长扭曲,很多营养丰富的食品就会被拒之嘴外,导致孩子得各种疾病或缺陷。   6、一盘菜吃两天   很多家长图方便,做一次饭喜欢把菜的分量准备得足足的,这样一天的饭菜都解决了。专家指出,炒菜时量不要太大,最好一餐吃完,下餐再做。因为反复加热,一方面菜味道不好,另一方面营养也易流失。每餐饭按量来做,烹制时间短,营养素也保留得更多。主题二: “给宝贝吃海鲜的诀窍“秋冬季是鱼虾蟹类水产品肉质最肥美的季节,越来越多的观点支持给宝贝多吃水产品或海鲜——既强化营养,又能让宝贝更聪明,而且还不用担心XXX、疯牛病等问题的威胁。所以,父母有必要充分了解关于鱼虾的利弊以及食用方法,防微杜渐,保证宝贝健康地吃美味海鲜大餐。   鱼虾营养揭秘   1.高生物价的蛋白质——蛋白质的含量高于禽畜肉,必需氨基酸丰富(包括牛磺酸),吸收率高。   2.丰富优质的脂肪——卵磷脂、ω-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EPA及DHA:黄金益智元素,可以增强宝贝的记忆力及学习能力。   3.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和D的重要来源,促进宝贝骨骼、肺和肠功能的发育。   4.粘多糖类物质——具防癌抗癌功能。   5.矿物质——大量的钙、磷、锌、碘等元素保证宝贝营养全面。1.首次“河”为先——河鱼、河虾引发过敏的几率比海鲜相对小一些,可作为初次给宝贝添加鱼虾的选择。   2.警惕发生过敏——宝贝初次尝试鱼虾时,微量即可,待确认没有过敏表现时方可逐渐加量。3.少油炸、多炖蒸——油炸易使多不饱和脂肪酸氧化破坏,不但营养降级,还会产生有害的脂质过氧化物。   4.死鱼死虾不要碰——细菌的滋生可不是从鱼皮开始的,除非确定鱼虾“刚刚过世”。5.“小比大好”——体积大、分量重的鱼体内容易蓄积更多的有毒重金属,小于两斤的鱼安全系数更高哦。   6.多≠好——每周3-4顿、每顿2-3两是最适宜的量。过于频繁地吃鱼虾会导致营养失衡,同时也有重金属超标的危险。7.清洗有重点——鱼头和鱼腹内的黑膜往往藏着寄生虫和重金属,一定要清除。   8.汤水要为辅——鱼虾含蛋白质、钙、钠的量都高,食后需要更多的水分来帮助消化,因此,更适合安排在早午餐中,并搭配青菜汤;下午和傍晚则注意给宝贝多喝清水。主题三: “会吃的孩子为什么不长肉”孩子过分肥胖让人烦恼,但吃了不长肉的瘦小孩同样让父母担心。经常听到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平时吃饭并不少,有时甚至比同龄儿童吃得还多,但就是“吃饭不长肉”,达不到应有的体重,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知道,体重是衡量身体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标志,健康状况好的孩子,其体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同步增加。孩子能吃饭,但体重不能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一般有以下几种原因:      1.活动量过大 在人的一生中,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是出生后的第一年,原因是1岁以内的少儿还不会走路,因此活动量小,而且一天有2/3的时间处于睡眠状态,再加上摄取足够的营养和热量,使身体始终处于“入大于出”的状态,当孩子长大后;倘若活动量过大,身体消耗过多,尽管吃得很多,但容易处于“入不敷出”就会导致“吃饭不长肉”。  2、 睡眠过少常言道,孩子是在睡眠中长大的,这种说法确实具有一定的道理。现代科学研究发现,人在睡眠时会分泌一种“生长激素”,可以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同时,睡眠时人的新陈代谢处于最低水平,消耗最小,因此也最有利于人体的生长发育。3、 肠道寄生虫 一条蛔虫每天可产卵20多万个,当蛔虫卵变成蛔虫胚,溜进人们的肠腔,破壳变成小蛔虫后,他们就会像吸血鬼一样,大量吸取小儿体内的各种营养。这时,孩子便会出现“吃饭不长肉”的现象。因此,家长只要带孩子去医院作粪便化验便可知道。如果发现粪便中有蛔虫卯,那么,“吃饭不长肉”的原因便是蛔虫所引起,应立即请医生为孩子驱虫。4.患有慢性疾病如结核病、慢性腹泻、某些内分泌疾病等,都属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孩子一旦患有这些疾病,也会出现“吃饭不长肉”的现象。过分消瘦的孩子,父母亲不妨带他们去医院咨询一下,让医生帮助你们分析—下原因,然后有的放矢地进行调养。主题四:“糖吃过多 危害可比吸烟大”甜食的存在对于我们始终是一种诱惑。世界卫生组织(WHO)曾调查了23个国家人口的死亡原因,得出结论:嗜糖之害,甚于吸烟,长期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会使人的寿命明显缩短,并提出了"戒糖"的口号。但是近年来,中国人对糖的消耗量居高不下,吃糖的危害还没有被更多的人认识到。完全拒绝吃糖是一件困难的事,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到底该吃多少糖,什么样的糖更健康呢?1.每天最好不要超过40克。"糖"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糖指各种可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包括有甜味的糖和没有甜味的淀粉;狭义的糖则指精制后的白糖和食品、饮料加工中常用的糖浆。糖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后者。几乎所有甜味食品中,都含有大量用白糖或糖浆做成的甜味剂。所以,对于一些喜欢吃甜点、饼干、零食、饮料的孩子和年轻女性来说,每天摄入100克以上的白糖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情。但营养学家们推荐的每日摄入白糖总量大约为30-40克,即不要超过每日摄入总碳水化合物的10%。  30-40克的白糖是什么概念呢?在人们常吃的甜食中,一大勺果酱约含糖15克,1罐可乐约含糖37克,3小块巧克力约含糖9克,1只蛋卷冰激凌约含糖10克,几块饼干约含糖10克……如果不加注意的话,30-40克糖的数量限制非常容易突破。2.吃糖过多会导致骨折。精制后的白糖纯度非常高,能达到99%以上,这就意味着其中几乎不含其他营养物质,只有大量能量。吃甜食多了,人就会因摄入能量太多而产生饱腹感,影响对其他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食品的摄入。长此以往,会导致营养缺乏、发育障碍、肥胖等疾病。另一方面,白糖在体内的代谢需要消耗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因此,经常吃糖会造成维生素缺乏、缺钙、缺钾等营养问题。日本营养学家认为,儿童吃甜食过多是造成骨折率上升的重要原因;美国营养学家也指出,爱吃甜食的孩子骨折率较高。营养调查还发现,尽管吃糖可能并不直接导致糖尿病,但长期大量食用甜食会使胰岛素分泌过多、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紊乱,引起人体内环境失调,进而促进多种慢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症、老年性白内障、龋齿、近视、佝偻病的发生。多吃甜食还会使人体血液趋向酸性,不利于血液循环,并减弱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3.嗜甜与吸毒有同样的生理反应 。贪恋甜食还可能造成生理和心理上的依赖。据研究表明,甜味是人类出生后首先接受和追寻的味道,喜欢吃甜食是人的一种本能反应。医学实验证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含有大量白糖的甜食对大脑的作用和毒品有异曲同工之效。如果让动物习惯性地摄入甜食,就会刺激它们大脑中类阿片类物质的产生,令它们感到快乐。一旦停止甜食供应,它们就会感到痛苦、烦躁不安、大脑中的化学物质失去平衡。这种现象与毒品上瘾的反应非常类似。   什么时候该吃糖 。大量吃甜食虽然有害,但如果少量并在合适的时候食用,对健康也具有一定的好处。比如,血糖浓度降低的时候,少量吃糖可以紧急补充。低血糖患者饥饿时会感到眼前发黑、四肢发软,最好的办法就是马上喝一杯糖水。不好好吃早饭的人,临近中午时常会感到昏昏沉沉、注意力不能集中、思维能力下降,这时如果吃点甜食,就能快速恢复大脑功能。此外,运动医学研究证实,运动员在剧烈运动前如果补充少量含糖饮料,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运动成绩;运动之后及时补糖,可以消除疲劳。普通人如果在洗澡前、饥饿时、需要提高注意力时少量吃糖,也有好处。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为“澳门妈咪之-婴儿的饮食注意大全”说几句吧

评论内容:发表评论不能请不要超过250字;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关于我们 - 供应商加盟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9-2024 yr.pinnace.cn All Rights Reserved. 17育儿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104000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