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2岁5个月的外孙戴思邈从厨房把水壶拿来玩。当他玩得正高兴时,我对他说:“思邈,我和你俩玩好吗?”他高兴地同意了。
我把壶接过来到水缸前灌上水,然后又把水慢慢地倒在水桶里。整个过程小邈都看在眼里,急切地说:“我也倒。”我说:“别着急,看我写完几个字你再倒。”于是我拿毛笔写了“水、壶、灌、倒”四张卡片。然后,把卡片贴在壶的身上,把壶交给了他。他高兴地接过壶来并且让我灌水。我说:“别着急,把这几个字念几遍。”我先教的是“水”、“壶”二字,接着走到水缸跟前一边灌水一边指着“灌”字教他念。然后又到水桶跟前,让他把水倒出来。一边倒一边指“倒”字教他念,就这样玩了几次。玩完后,我又将这四个字写了四张卡片贴在门上让他念,他立即念了出来。
第二天上午我接着指门上的字,他都熟练地念下来了。念完后他向我叽咕着“倒花水”。什么“花水”?我不明其意。他还不停地说“花水”。这时,我想起今年夏季我带他到大桥上玩,看见河里的流水,我曾对他说:“小河流水哗哗响。”看见大桥上开过的车,我又对他说:“火车行驶嘟嘟叫”,我想大概是这件事作怪吧。于是我顺便说了一句:“倒水哗哗响”。他听完后高兴地拽着我的衣襟也说了起来。我终于猜对了他要说的话。于是我写了“哗”和“响”两张卡片贴在壶上,他一边倒水一边说“哗哗响”之后,我又把这两个字写了两张卡片贴在门上。他看见门上的“哗”和“响”两个字就念了起来。
事后,我一边把这六个字的卡片往识字集里整理一边想:看来,对婴幼儿来说,虽然喜欢的游戏玩完了,但他的兴趣并没有消失,这时,如果抓住余兴进行教育效果更好。
“冯式立体早期教育法”的另一位专家陈力平自编的一个看图联想识字的游戏也很有意思,特点是:把要教的汉字先画成图画,再将图画分几步演变为汉字,让孩子通过看图画受到启发,对汉字产生联想,从而较快地掌握汉字字形。如:教“雨”字时,指导孩子看图画上云朵滴下来的雨滴,再看“雨”字的演变过程,最后看“雨”字。着重联想云朵里滴下的雨点。教“吹”字时,先让孩子看这样一幅图画:一个小孩叉着腰用力吹一个大气球。先看吹字右半部“欠”,像个孩子用力吹,然后看吹字的左半部——“口”,联想被吹大的气球。这种看图字形联想法,既丰富了孩子的想象,又能使他对字形的记忆特别牢固。
有的家长只稍稍动了些脑筋,快乐的识字游戏就被创造出来了。例如:
识字做动作:认动词时,教和学双方都做相应的动作,如“笑”、“哭”、“跳”、“爬”、“眨”、“伸”……动作一做,双方都活跃了起来。在用卡片考孩子时,也可以要求他用做动作的方式来回答,不许出声。这样玩几次后,百余个动词就初步掌握了。
“识字指得快”:让孩子认人体器官的有关汉字时,要求他立刻指自己的器官,如果指错了,或指慢了就要受罚。这样,“鼻子”、“耳朵”、“膝盖”、“脸庞”、“手臂”、“大腿”、“屁股”、“手指”、“脚趾”等字很快就认识了。
再例如用识字卡片“打扑克”,谁识字多,赢的卡片多,谁就获奖;夜里用手电筒照着墙上的识字卡,给“字宝宝”照像;2岁左右的孩子还喜欢玩给玩具小动物们教“字宝宝”的游戏,他觉得自己像小老师一样,而且因为只有自己能够认读“字宝宝”,因此会非常得意和自豪。
有一种游戏是婴幼儿的父母们必须做的:那就是不要理睬孩子,夫妻(或其他家人之间)互相认真而欢快地教“字宝宝”,有问,有答,有表扬,答不上来的要受批评。有时是在黑板上写字,交换着教和学……总之要玩得认真,并装作玩得很快乐的样子,最后“学生”都学好了,并受到了奖励。但绝不要流露出这只是做给孩子看的。这种识字游戏的感染力很强,1岁半左右的孩子往往最容易“上当受骗”,往往看着看着,就会抢着识字,大声喊着:“妈妈,我也要认字宝宝!”,这样的游戏只须一二次,孩子就“上钩”了。
评论内容:发表评论不能请不要超过250字;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