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中的伴侣关系不是嫁鸡随鸡,而是要照顾对方一辈子

【第19课】圣严法师开示:

婚姻中的伴侣关系,不是嫁鸡随鸡,而是要照顾对方一辈子,彼此守护

结婚,是一生的盟约,决定成为夫妻,就绝对不离婚,这是彼此必须信守的责任。若在婚姻中碰到挫折,要坚守自己的承诺,正面地想说:“他对我好不好,是他的事;我自己一定要负起责任来;负责到底。结婚,是非常重大的承诺,不能因为弄不好就离婚。离婚,对自己不负责任,对他也不负责任。离婚产生不好的后果,将影响自己、影响对方、影响家族、影响社会……”

或许,这种说法乍听之下似乎很保守,但认真想想,再看看现代社会的零零落落的夫妻关系,以下两个层次的问题值得深思:第一,是婚前有没有足够的了解和思索——关于爱,我们期待怎样的亲密关系?第二,是婚后碰到问题时,我凭借什么力量坚持对这个承诺的信守?

然而,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指向:“慈悲”。爱,既然是无条件的、平等的付出关怀,就不会因为这个对象有些改变而影响我爱他的初衷。当情侣、夫妻的爱,提高到慈悲的层次,就算配偶做得不好,也不要轻言分离,给对方时间、给对方机会,也许会有不同的结果。

以下是正反不同的两个实例,但后来都有美好的结局,圣严法师特别用以说明:现代夫妇结婚,选择对象,不是抱着传统“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心态,而是要用“一生一世照顾他,一生一世为他奉献”的胸怀去相处。

个案一:有位担任护士的女孩,长期照顾一个男性的慢***患,他很可怜,非常需要人长期照顾,但没钱支付看护的费用。她发了愿心,要长期照顾他,不但决定嫁给他,照顾他,还兼差工作,赚钱养家糊口。她就是很慈悲的女孩,有菩萨心,无论他怎样,绝对不会遗弃他,这样的亲密关系,就十分珍贵。

个案二:有位男人很痴情,他的太太却在社交场合中碰到外遇的对象,是个美国人。她私奔到香港,跟那个美国人同居。他不但不生气,还觉得这个美国人很有眼光,因为这女孩很值得人爱。过了半年,太太倦鸟知返,他去机场接风,摆酒席宴客。朋友取笑时,他却说:“我是为自己庆祝,表示我的条件比那个美国人好!”

http://item.taobao.com/auction/item_detail.jhtml?item_id=70fe08f087848f5b056597586c1aa731&x_id=0db1

【第20课】圣严法师开示:爱不一定要有相对的回馈;真正的爱是无条件的、平等的付出信守承诺,的确是婚姻和感情能够维持恒久的重要原因。但是,信守承诺必须是双方共同的责任,如果只是其中一方单向的诚意,另一方却执意要分开,该怎么办呢?我提出一个模拟题目,邀请圣严法师把自己当作男主角,情境是:太太另有新欢,提议分手,我很愿意等她,但太太执意说不要在一起,坚决要离婚,我该怎么办?圣严法师的答案是,跟太太说:“我这辈子只爱你一个人,你不爱我没关系,我自己爱你一辈子就好,我们的婚约,就留着,保持纪念吧。你回来也好,你不回来也好,我的爱不会因此而中断。”然后,自己就是不断地付出,当太太在外面发生状况,就设法照顾她一下,也许有一天她还是会回来。信守婚姻的承诺,意思是说:爱的决定权,爱的责任感,都操之在我自己手上。我给对方的爱,始终不变,爱不在于对方,而在于我个人。爱,不一定要有相对的回馈,真正的爱,是无条件的、平等的付出,既然她是我太太,我就永远爱她。我想,如果关系出现裂缝的夫妻,当场听见圣严法师这么感人的“示范答案”,应该不会再轻言离婚。我刻意冒昧地提出反向的问题说:“这样会不会太执着?”圣严法师毫不受影响地回答:“这样很美啊,人格上很美!”他的口气和眼神,充满慈悲的浪漫。幸好他出家了,否则很多人会因此而爱上他。所谓的“执着”,是当爱到达不了对方身上,却用各种方式去纠缠对方。这样做,就不是爱了,而是破坏自己、破坏别人,分寸还是要拿捏好!毕竟,再怎么无条件付出的爱,也是要满足对方所需要为前提。如果,对方此刻不接受,就把这份爱、这份好意,放在心底。当有一天,环境变化了,因缘不同了,也许对方会重新发现对这份爱的需要,亲密关系还是依然存在。【第21课】圣严法师开示:要尽力和自己建立最亲密的关系,有自信就不会恐惧不安从前、或者到现在为止,我都还是个很渴望亲密关系的人。但是,经过很多生离死别,我渐渐发现:不能一味地用外求的方式来获得亲密关系,而是要先跟自己建立亲密关系,从内在去追求安全感。从心理学讲,跟自己建立亲密关系是很重要的,人出生时候就是独立的个体,平常虽然有伴侣、有亲友、有家属,但每个人都是独自的,而不是另一个人的附属。每个人都不可能跟另一个人完全志同道合,也不可能在想法或性格上完全相同。我们可以期勉自己要跟别人和谐相处,但更要优先的,是好好照顾自己、认识自己,让自己成长,在任何状况下,跌倒了,都能站起来,即使没有人安慰的时候,能够找到安慰自己的方法,就算没有人搀扶一把,还是要鼓励自己站起来。在任何状况下,每个人最亲密的其实是自己,别人无法十分了解你,也无法随时随地伸出手来。所以要照顾自己、扶持自己,如果不能做到的话,就会变成非常容易烦恼的人,常常会跟自己产生冲突、矛盾,终日自艾、自怜、自毁。反观,懂得照顾自己的人,心情经常处于平稳的状况,即使遇见大风大浪、碰到狂喜狂欢,都能泰然自处,不会碰到坏事就显得十分落魄,碰到好事就得意忘形。毕竟,人生不可能永远平静,不可能永远都不发生事情,碰到问题不能老是期待亲朋好友照顾,因为“远水救不了近火”,只有自己跟自己好好相处,保持内心的平静快乐,自己最晓得碰到什么状况时该如何处置,就能在当下找出最适合的因应对策。人生多变化,遇到问题要水来土掩、兵来将挡,要未雨绸缪地设想:当问题发生时,我该怎么办?藉此锻炼自己处理事情的能力,才能应付得体,不会大起大落,狂悲狂喜,也不会有恐惧。恐惧,是因为对自己信心不够,对现实状况不明了。如果,对自己信心足够,就可以从容面对,不必恐惧。【第22课】圣严法师开示:学会慈悲,松开心中的防线,拆除心中的城墙,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把自己照顾好之后,接着还要想到别人的处境,才不会流于自私。在生活中,也有一些人,全心把自己照顾好,太专注于自己的修行,过程中可能忽略了别人,变得独善其身。自我修行时,若没有关心别人、没有对别人付出,这种人就是自私,没有慈悲心。当自己能解决自己的问题时,应该想想别人也会发生这样的状况。自己有病,治好了,看见别人有这样的病,赶快去帮助他,这很自然。反之,自己的病治好了,却不跟别人分享治愈的过程,漠不关心,就是没有慈悲心、没有爱心。太自私的人,其实也没有办法真正解决自己的问题,因为他的器量太小了,很难彻底化解自己内心的不安全感。他的心中有防线,这条防线愈是紧密,城墙筑得愈高,安全感愈差,任何风吹草动,他都害怕。解决之道是:必须学会慈悲,关怀别人,松开心中的防线,拆除心中的城墙,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十几年前,我初次独自到香港自助旅行,刚下飞机不久就碰到扒手,偷走我随身的旅行皮夹,所有的现金、旅行支票、信用卡、回程机票、签证、护照,都遗失了。瞬间,我的脑中一片空白。直到通知警方前来处理时,开始做笔录,我才清醒过来,告诉自己:“就当作是个特别的体验吧,学会如何补办这些证照,锻炼自己在身无分文的状况下在香港活几天,然后把这些经验写下来,投稿给报社,可以教别人碰到跟我同样的状况时,该如何处理。”从那一刻起,我变得不慌张、也很勇敢,原来这就是慈悲的力量。我的朋友惠玲,在医院担任行政工作,每天都会碰到很多病患及家属,虽然同情,但也司空见惯,不会影响自己的心情。不久之前,惠玲的父亲重病,多次进出医院,她努力要让父亲活下去,得到最好的医疗照顾,但后来她的父亲还是往生了。她跟我说,此后在医院看到类似爸爸的患者,都会主动过去给病人和家属加油打气。惠玲在电话中跟我分享这段心情,我彷佛也看到她脸上慈悲的神情。【第23课】圣严法师开示:唯有慈悲,才能解决因为爱而引起的冲突 对于很多希望藉由获得更多的爱,以填补内心不安的人来说,我相信一定能够从上述的讨论中发现:放松自己、对别人付出,才能找到自信,重建自己和自己、自己和别人的亲密关系。但是,我们难免在这些过程中,碰到挫折。当亲密关系无法如预期般地建立或发展,很可能产生负面的情绪。很多人说,爱的反面,不是恨,而是冷漠。但不论是“冷漠”或是“恨”,都不好!故意表现冷漠,其实心理的疙瘩还在那里。而恨呢,会因为想要报复而引发冲突,更糟糕。小从夫妻反目、父子成仇,大到种族、国家的战争,都是因为不爱对方、不慈悲,而引起的悲剧。爱里头,应该有恩,可是有些人一旦发现他给付的恩得不到对方的回馈,就怨恨,就想报复,而被报复的对方会有更强烈的反应,彼此冤冤相报,形成“恨上加恨、仇上加仇”的负面循环。若要化解仇恨,就要从慈悲的心开始。对心怀慈悲的人来说,宽恕和原谅,都是没有条件的。对方若把我当作仇人,只要我没把他当作仇人。渐渐地,仇恨会愈来愈淡。目前,世界上仍存在很多商业的竞争、种族的对立、国家的仇视。基本上,他们也讲爱,爱自己的公司、爱自己的政党、爱自己的民族、爱自己的宗教、爱自己的国家。但所有的冲突,也都是从爱出发的。因为他们只爱自己,把别人当成敌人。认定敌人就是会来破坏,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不惜升高冲突,甚至发动战争。以中东问题为例,圣严法师提议,若要解决纠葛不休的冲突,首先要找到能够共同利益的方法、共同安全的需求。双方坐下来谈,共同的安全是什么?共同的利益是什么?很显然,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都不是战争,而应该是互助。也就是互通有无,彼此来协助对方欠缺的、不足的,弥补资源、智慧、文化不够的地方,彼此能够互补,世界就和平了。但以务实的眼光来看,现在要解决这些问题,的确很难。因为对立的双方,根本没办法坐下来谈,主要的症结是:互信的基础过于薄弱,很可能今天跟你谈,得到共识,明天就变卦不承认了。当个人的意识形态、信仰、理念,根深蒂固,凌驾彼此的利益之上,通往和平的道路,将加倍辛苦。即便如此,心中充满慈悲的人,还是要继续努力,不能轻言放弃。【第24课】圣严法师开示:“放下”心中的包袱;但永远不“放弃”心中的理想和责任谈到“放弃”,我想到另一相近的动词“放下”。“放下”和“放弃”,究竟有什么不同呢?圣严法师的答案是:放弃,是什么都不要了,既没有期望、也不再负责任。放下,则是把心理负担搁在一旁,但行动上并没有停止努力。举一个资深女性艺人的实例,她的女儿离家两年,音讯全无,再有消息时,竟是因为涉及网络诈财被警方通缉。她被穷追不舍的媒体记者逼着在镜头前发表言论,数落了女儿种种不是。看完这则新闻,我能体会一位做母亲的人,心中一定很难过。但如果可能的话,也许还有更周全的作法,她可以先忍住伤心和愤怒,对镜头说:“妈妈永远爱你!有任何事,妈妈都跟你一起面对。”让她女儿知道:妈妈可以暂时放下对女儿的太多期望,但永远不会放下该有的责任和承担。在这个实例里,所谓的“放下”,是指妈妈放下对犯错孩子的愤怒、怨气,也放下对方的过失,但做母亲的责任依然还在。心理上放下,行动上不放弃。当孩子迷途知返,妈妈就不要再念她、骂她,不要再想过去的错,也不要担心将来会不会再犯,只要持续关怀照顾。万一,孩子再度犯错,就像是又跌倒,可以再站起来。“放下”是教人不要记着、挂着、念着;而“放弃”是永远不再管了,意思很不一样。【第25课】圣严法师开示:善用“爱的减法”,让亲密关系更欢喜自在父母对子女的爱,亲密关系永远都存在。但是,生命如四季,有的人会来、有的人会走。我们对自己爱的,都多所不舍,当爱变化了、所爱的人离开了,如何安顿自己的身心?再看看男女之间的情爱,更像花开花落,感情结束时,又该如何自处?发现爱从盛开到凋零时,每个人都会有失落感。有时候觉得自己被遗弃,有时候觉得自己很窝囊……这时候,应该回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告诉自己说:“故事到这里告一段落,回忆是最美的。”不要一直去想,这个情人有多好,我对他有多好,不要把自己和他连在一起。尽量转移情绪,不论是看书、运动、找朋友聊天都好。最基本的、也最重要的是:不要一直去想对方跟我在一起的话,我能够对他多么好,这就是自我中心太强烈了。例如:“如果她跟我结婚,她铁定会过得很幸福啊!”“现在没跟我结婚,他的损失很大啊!”倘若一直替对方觉得可惜,而不是祝福他有更好的结局,想法都太负面了。最好的想法是,这段因缘到此为止,我不要再烦恼了,烦恼也没有用啊。我们都以为,爱的付出,就是要给对方很多东西,其实,爱的付出,还有另一种方式,叫做:“爱的减法”,就是想办法减除对方的烦恼、压力、期望、和占有,而不是想给对方这个、那个。现代人常常要得太多、也给得太多,每个人都快要变成感情的暴发户,如果能够换个付出的方式,用“减法”的观念去爱,存在于彼此之间的亲密关系,将会更欢喜自在。“爱的减法”不只适用于分手的恋人,也很适合亲子之间,和热恋中的情侣。例如:一个被娇生惯养的男孩,不断向父母吵着要买东西,从前他的双亲用“加法”的观念去付出,就会答应买很多东西给他,无意间让他养成“会吵就有糖吃”的坏习惯。如果,父母改用“减法”的观念去付出,就会想办法帮助孩子降低对物质的欲望,转移他对消费的注意力,改为对自己本身的创造力、或关怀别人的能力,就不会继续不断地吵着要买东买西,甚至会因此而转变个性,对自己比较有信心。“爱的减法”也适用于分手的恋人。当对方提出分手,即使我还非常爱他,不是要为对方多做一点,而是想办法让对方“牵挂少一点”“烦恼少一点”“力少一点”,就不会纠缠于这段感情,对旧情过于执着了。参加禅修期间,圣严法师常告诉前来修行的人:“你来这里,不是我们要给你什么东西,而是希望你要放下很多东西,在这里听到的东西,不要成为你的负担。不要执着;应该放下。若不放下,负担重,会痛苦。”因为一般人来禅修,都希望能够“得法”,回去之后应该要比别人更有智慧。但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观念要调整,禅修几天回去之后,不是得到,而是放下!如果禅修回去跟来时一样,就等于没修。谢谢分享。。很好的文章,帮顶一下!希望天下所有相爱的人可以牵手一生。所有牵手的人可以走到人生终点!五一期间,福玉运来翡翠优惠酬宾,各种特价宝贝一律再九五折,送精美挂绳和精美礼盒一个,另有各种水晶小饰品一并赠送。买多送多,喜欢玉玉的朋友莫失良机!福玉运来翡翠店 http://shop57053667.taobao.com/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为“婚姻中的伴侣关系不是嫁鸡随鸡,而是要照顾对方一辈子”说几句吧

评论内容:发表评论不能请不要超过250字;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Copyright © 2009-2024 yr.pinnace.cn All Rights Reserved. 17育儿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104000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