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推荐】生活小百科-育儿类

1,孩子吃“饭”的学问  饭桌上,我们常常会听到许多家长鼓励孩子要多吃菜,少吃饭,这些家长认为菜(包括鱼、肉、蛋、蔬菜等)里面含丰富蛋白质,营养价值高,只要菜吃够了,饭少吃一点没有关系。许多孩子也乐意这么做,因为菜的品种多样,又有很好的色、香、味、形。其实这种吃法是不科学的。  谷类食物俗称粮食,是我国人民传统膳食中的主食,包括大米、麦(面)、杂粮(小米)、薯类,主要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及b族维生素。碳水化合物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对婴幼儿来说,提供的能量要占总热能的50左右,而谷类食物是碳水化合物的最主要来源,所以谷类食物应该作为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与蛋白质相比,1克碳水化合物和1克蛋白质产生的热能是相等的,都是4千卡,而碳水化合物在体内代谢时对肝脏、肾脏的负担比蛋白质小得多,产生的代谢产物也要比蛋白质少得多,从这个角度讲,作为人体能量的来源,碳水化合物比蛋白质更理想。谷类食物除了提供热能外,还供给一定的蛋白质,其蛋白质含量约7~10。由于谷类食物缺少必需氨基酸赖氨酸,往往需要与富含赖氨酸的豆类或荤菜一起食用,这样可以提高其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谷类食物应如何食用呢?  谷类食物除了提供热能、蛋白质外,还提供大量的b族维生素,是维生素b1的主要来源。维生素b1是小儿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素,如缺乏会导致神经及心血管系统损害,出现一系列症状,严重者可致死亡。维生素b1主要存在于谷类的胚芽和外皮中,过度的碾磨和不合理的烹煮,可使之大量丢失。我们在食用谷类食物时,一定要减少维生素b1的损失,确保小儿的健康成长。具体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粗细粮搭配食用在谷类碾磨加工成精米、精白面时,维生素b1会随着外皮白白丢失。虽然精米、面吃起来细腻可口,但长期吃会影响健康,所以要粗粮细粮搭配着吃。  2.不要过度淘米淘米的目的是为了去除米粒中的杂质,有些人喜欢反复搓洗,但搓洗不仅除不掉米粒中的杂质,还会使米粒外层的营养素丢失更多。随着淘米次数的增多、浸泡时间的延长和水温的增高,各种营养素的损失也随之增加,所以淘米时最好是用手把米粒中的杂质拣去,不要长时间浸泡,不要用热水淘,不要反复搓洗,不要淘米次数过多。  3.不要吃捞饭做米饭时应采用蒸、煮的方法,但有些人喜欢做捞饭,即将大米煮到半熟,然后捞出再蒸,将剩下的米汤扔掉,这样会使得溶于米汤中的b族维生素大量损失,可达40以上。采用蒸、烤、烙等方法制作面食时,各种营养素损失很少,煮面条时,部分营养素溶于汤中,若面条与汤同时食用,可减少营养素的丢失。  4.烹煮时不要加碱维生素b1在碱性环境中极易被破坏,在煮稀饭或发面时加碱,都可使维生素b1被大量破坏,所以发面时最好用酵母而不要用小苏打。

2,食欲不好的三种因素  有些孩子由于食欲不振、偏食甚至厌食,导致体格发育达不到正常的平均值,智力发育也受到影响,使他们的父母十分担忧。引起孩子食欲不好的常见原因有三种:  甜食影响食欲  甜食是大多数孩子喜爱的食品,这些高热量的食物虽好吃,却不能补充必需的蛋白质,而且严重地影响了孩子的食欲。食欲不振的孩子,大多数很少喝白开水,他们只喝各种饮料,如桔子汁、果汁、糖水、蜂蜜水等。这样就使大量的糖分摄入体内,无疑使糖浓度升高,血糖达到一定的水平,会兴奋饱食中枢,抑制摄食中枢,因此,这些孩子难有饥饿感,也就没有进食的欲望了。  此外,随着天气变热,各种冷饮将陆续上市,常喝冷饮同样会造成孩子缺乏饥饿感。一是冷饮中含糖量颇高,使孩子甜食过量;二是孩子的胃肠道功能还比较弱,常喝冷饮造成胃肠道功能紊乱,孩子食欲自然就下降了。  缺锌引起味觉改变  临床发现,厌食、异嗜癖与体内缺锌有关。通过检查发现,锌含量低于正常值的孩子,其味觉比健康儿童差,而味觉敏感度的下降会造成食欲减退。  锌对食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唾液中的味觉素的组成成分之一是锌,所以锌缺乏时,会影响味觉和食欲;2.锌缺乏可影响味蕾的功能,使味觉功能减退;3.缺锌会导致黏膜增生和角化不全,使大量脱落的上皮细胞堵塞了味蕾小孔,食物难以接触到味蕾,味觉变得不敏感。  肉眼观察一些缺锌孩子的舌象,可以发现其舌面上一颗颗小小的突起即舌乳头与正常孩子的舌乳头相比,前者多呈扁平状,或呈萎缩状态。有的缺锌孩子明显口腔粘膜剥脱形成地图舌。  心理因素不容忽视  正常情况下,孩子在就餐前,胃内空虚,血糖下降,开始有饥饿感,食欲很好。但是,某些原因会干扰这一规律。许多父母往往不知道孩子的胃肠功能可自行调节,总是勉强孩子吃,甚至有的采取惩罚手段强迫孩子吃,长此以往,这种强迫进食带来的病态心理,也是影响孩子食欲的原因之一。  另外,有些父母爱挑选那些他们认为最好的最有营养的食品给孩子吃,这种挑挑拣拣的做法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孩子自然就会趋向于那些所谓好的食品,而对所谓不好吃却又含丰富营养的食物,就少吃,甚至不吃。16,寒冷季节小儿食疗方   冬天气候寒冷干燥,万物生机潜伏,人体的精气亦处于收敛中,宜调补气血、颐养精神。此时食欲增加,容易吸收营养,故冬季是调养身体的好时机。对一般儿童或体弱小儿,以食物调理最为适合。因小儿体质与成人不同,往往阳气偏盛,一般不宜温补;另一方面,小儿消化功能弱,肥腻滞物不宜过食。应着重于增强肺、脾、肾三脏的功能,按小儿体质的寒热虚实,选用甘润或清热的食品。   1、冬菇瑶柱瘦肉汤:滋阴健脾、益气助膳,适合于身体瘦弱儿童。用冬菇30克(洗净去菇脚)、瑶柱20克、瘦肉150克,同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清水,煲两小时,调味后便可食用。   2、白菜猪肺汤:清热润肺、通利胃肠,适合于肺热咳嗽、痰稠、唇红、便秘小儿,或天气干燥时易患扁桃腺炎、喉炎之小儿饮用,能清理肺胃热滞。用洗净白菜500克、猪肺250克、蜜枣4枚,猪肺洗净切小块,先用少许食油在铁镬中炒透,加适量开水,上料后放入砂锅内,慢火煲2~3小时,便可饮用。   3、红萝卜马蹄粥:可清热利尿、健胃消食,适合于肺胃有热、唇红、口有异味或消化不良、胃纳欠佳,小便黄、大便结的小儿食用。红萝卜150克切片、水马蹄150克(去皮、拍裂)、大米50克,同放入锅内,另适量清水煲粥,粥煲好后加盐或糖调味,便可食用。   4、茅根竹蔗水:可清热利尿、润肺、养阴生津,适合肺胃有热、咳嗽、唇红、小便短黄小儿饮用,或给易患喉炎、扁桃腺炎的小儿作预防饮品,亦可作麻疹、水痘的辅助治疗。用白茅根20克、竹蔗500克、马蹄150克。竹蔗切成10厘米左右的一段,拍裂,马蹄去皮拍裂与白茅根同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清水,煲2~3小时,便可饮用。   5、西洋菜生鱼瘦肉汤:可清肺润燥、健脾开胃。用西洋菜500克、生鱼1条(约150克)、瘦肉150克、蜜枣3枚,生鱼去鳞后用少许食油在铁镬内煎至微黄,加适量开水,与西洋菜、瘦肉同放入砂锅中,煲2~3小时,调味后便可食用。17,儿童饮食应讲究“四少一多”   国外营养学家在研究儿童平衡膳食过程中,发现盐、糖、酱油、味精、醋等调味品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影响,因而提出了儿童膳食中调味品“四少一多”的原则。   少糖多吃糖易患龋齿。食糖过多会使儿童冲动任性、爱发脾气、好哭易闹,但少儿适量服用红糖,可增加食欲,补充身体必需的核黄素、胡萝卜素和钙、锌、铁。   少盐由于儿童的肾脏发育还未完善,不能排除滞留在体内多余的钠,因此吃得过咸,会为今后诱发肾病和高血压埋下祸根。   少酱油酱油经发酵制成,含有多种微生物。而儿童胃酸分泌少,肠的吸收功能不强,多种微生物容易引起儿童产生反应性疾病,如肠炎、腹泻等。   少味精味精添加过多,会影响儿童的食欲,导致消化道功能紊乱,影响某些营养的摄取,不利于儿童的生长和发育。   多吃醋醋含有多种营养素,具有帮助消化、增强食欲、促进食物营养成分转化吸收等功能,有利于机体新陈代谢,调节体内酸碱平衡;而且醋还有杀菌防病的功能。因此,儿童膳食中应适当多添加点醋。18,为孩子选择健康小食   很多小孩热衷吃零食、喝含糖饮料等,有的家长也不知该给孩子选择什么零食。有的家长只顾孩子喜欢,不分进食的时间、零食的品种以及孩子的消化吸收能力,尽量满足其要求。长此以往,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很不利的。   营养均衡的早、午、晚三餐,已能为孩子提供足够的营养,并不是每个孩子都需要吃零食来补充营养。要购买零食的话,需考虑以下几个原则———   一、要考虑吃零食的时间、品种和分量,是否会影响正餐食欲。例如,餐前吃糖果或喝汽水等,会明显影响食欲。   二、要识别零食是否符合卫生。是否有香精、色素、糖精、味精、膨化剂等添加剂超过标准安全限量等。商家为使食品色泽鲜艳、香甜诱人,色素、香精、糖精等常超标、超量使用。它们对人体有一定的毒性,婴幼儿排泄功能较差,危害更大。   三、选择营养价值高的食品。可选以五谷、蔬果及天然食物为主,适量加入一些豆、奶、蛋等制作的健康小食。(1)五谷类:全麦面包、熟玉米、燕麦片、高纤维饼干、梳打饼干、粥、粉、面等以补充能量增体力。(2)新鲜蔬菜和水果类:以增加摄入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3)豆、奶及其制品:无糖豆奶或豆腐花、无糖低脂或脱脂牛奶,可增加钙质与蛋白质。(4)其他:不加糖的干果,如葡萄干、杏干、煮花生、核桃、果仁等天然食物或煮鸡蛋。(5)饮料:最好喝清水。   四、选择低糖的零食:防止产生龋齿,尽量少吃糖果、朱古力、口香糖、泡泡糖、糕饼及雪糕等含蔗糖制品。   五、选脂肪少的小食,以免发生肥胖。六、家里不宜贮存大量的零食,以减少诱惑。   七、不要一边温习(或看电视),一边吃零食,以免进食过多零食。   八、不要购买街边无牌熟食小贩的食物作零食,勿在路边灰尘滚滚的环境下进食,因不卫生,小朋友吃下容易发生肠胃炎或食物中毒。19,小儿支气管哮喘的饮食宜忌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菌反应为主的气道慢性炎症。近年来通过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儿科患病率以1-6岁较高,学龄期后逐渐下降,初发年龄3岁以内者占84.8。诱发支气管哮喘发作的原因除一些理化因素外,小儿最常见的是呼吸道感染,其中主要是病毒感染。   饮食宜进   1.清淡饮食。可选择猪瘦肉、鸡蛋、豆类等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   2.含维生素丰富的蔬菜和水果。如新鲜大白菜、小白菜、萝卜、西红柿、山药、莲子、橘子、蛋黄、奶油等,以修复因哮喘而受到损害的肺泡及提高病儿的抗病力。   3.食疗方:(1)生姜5克,粳米50克,加水煮粥食;(2)核桃仁1-2片,生姜1-2片,一起细嚼慢咽。每日早、晚各1次;(3)生姜汁适量,南杏仁15克,核桃仁30克,共捣烂,加蜂蜜适量炖服。   饮食禁忌   1.海腥食物。如海虾、蟹、带鱼、黄鱼及无鳞鱼等,很可能是哮喘的重要过敏源。哮喘患儿对这类食物应忌食。   2.过甜食物。过甜食物可使人体湿热蕴积而成痰,哮喘患儿自身就多痰,再食过甜食物,会使痰液聚积而加重病情。过甜食物包括糖、甜饮料、蜂蜜等,应忌食。   3.辛辣食物。如辣椒、辣酱、韭菜、大葱等。这类食物可助火生痰,并使症状加重,应忌食。   4.冷饮。中医认为,哮喘与食用生冷食物有关。冷饮会引起脾胃运化失调,应忌食。20,孩子发烧时应注意饮食护理   发烧是儿童的常见症状之一,许多疾病都可以引起发烧,它是患病时的一种防御性反应。孩子发烧时的饮食护理十分重要。正常情况下,儿童消耗的水分就比成人多,发烧时更加明显,在服药退热的过程中,更会丢失大量的水分及盐分,使尿量减少,影响体内毒素的排出。因此,发烧的小儿首先应供给充足的水分,其次要补充各种营养物质。   半岁以内的婴儿,如果原来采用母乳喂养,应该继续。母乳易于消化,能保证营养需求,而且其中含水量达87,可以补充水分。若是人工喂养的婴儿,可喂稀释的脱脂奶,即2份或3份奶加1份水(2:1或3:1),摄入量可与平时相等。此时,虽然婴儿实际吃下去的奶量有所减少,但补充了水分,更利于消化、吸收。发烧时以饮白开水为好,也可以适当兑些鲜水果汁,以补充人体需要的维生素c。饮水量以保持正常尿量及口唇滋润为度,不必过多。   稍大孩子发烧时的饮食以流质、半流质为主。常用的流质有牛奶、米汤、绿豆汤、少油的荤汤及各种鲜果汁等。夏季喝些绿豆汤(加少量糖),既清凉解暑又有利于补充水分。发烧伴有腹泻、呕吐,但症状较轻的,可以让其少量多次服用自制口服糖盐水。配制比例为500毫升水或米汤中加一平匙糖和半啤酒瓶盖食盐。1岁左右小儿,4小时内可服500毫升。同时还可适当进食一些补充电解质的食物,比如柑橘、香蕉等水果(含钾、钠较多),奶类与豆浆等(含钙丰富),米汤或面食(含镁较多)。症状较重者,应暂时禁食,以减轻胃肠道负担,同时请医生诊治。   孩子体温下降,食欲好转时,可改半流质饮食,如藕粉、代乳粉、粥、鸡蛋羹、面片汤等。以清淡、易消化为原则,少量多餐。不必盲目忌口,以防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伴有咳嗽、多痰的小儿,由于不会咯痰,往往咽到胃里,剧烈咳嗽还会引起胃部不适,若进食过多,容易出现呕吐。因此,家长要特别注意,不宜让孩子过量进食,不宜吃海鲜或过咸、过油腻的菜肴,以防引起过敏或刺激呼吸道,加重症状。   以下几款饮食对孩子发烧有辅助食疗的功效,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①蔗浆粥:将青色新鲜甘蔗洗净后榨汁100毫升,粳米100克,加水煮成粥,每天分2-3次食用。②西瓜汁:新鲜的西瓜,去籽取瓤,榨汁,代茶频服。如发烧时不伴有其他症状,可以吃少量冰西瓜汁之类的冷饮,帮助降温、利尿。③麦冬粥:麦冬30克,煎汤取汁。用粳米100克,煮半熟时加入麦冬汁及冰糖适量,同煮成药粥,早晚服食。④荷叶粥:新鲜荷叶一张,洗净煮汤500毫升左右,用滤出的荷叶水加粳米100克、白砂糖适量煮粥,每天早晚食用。   最后要强调的是,对发烧时食欲不振的孩子,千万不要勉强其进食,应顺其自然,待有饥饿感时再吃,但不要断水,要注意补充水分。21,宝宝不好好吃饭怎么办(一)   有宝宝的妈妈十有xxxx都会有这样的抱怨:“宝宝吃饭怎么这么费劲儿呢?为什么就不能如我所愿地痛痛快快地乖乖地把饭吃完呢?……”   追着喂   宝宝每天吃饭都要大人在后面追着喂,一顿饭下来,话没少说,路没少走,可宝宝却没吃多少。真不知这种“追捕”喂饭到何时才会结束?专家支招“追捕”应立即停止,让宝宝和你们一家人坐在一起共同进餐,日子长了,妈妈们就会发现,在用餐时间,宝宝得到的不只是食物,他还在学习社交技巧,如:如何使用餐具,如何分享和品尝食物。   ●给宝宝安排一个固定的座位,高矮要适中,最好是专为宝宝设计的儿童高脚座椅。   ●孩子的模仿力是惊人的,如果一起进餐的大人们对食物吃得津津有味,那么宝宝也许会对食物更感兴趣。   吃饭就像种粮食   宝宝每次吃饭都会洒好多米粒,菜叶,而且饭还剩一大半呢,可是已经凉了,还是让妈妈来喂吧!   专家支招千万别剥夺孩子自己进餐的权利。   ●给宝宝选择一个较深的餐具,这样他就能用勺子将食物舀起,尽量避免洒得到处都是。   ●在宝宝的高脚座椅下面铺一张塑胶桌布或报纸,使清洁地板容易一些。   ●孩子吃饭速度慢,因此妈妈在每次给孩子盛饭时应该少盛勤添,这样就会避免吃凉饭。   ●即便宝宝吃了一身,洒了一地,也不要过多地埋怨,因为这是宝宝“学艺”必须经过的过渡阶段,妈妈需要冷静和耐心,最好的办法就是满足宝宝提出的“我自己来”的要求,并且鼓励宝宝“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是,有的事也是必须严加制止的,那就是宝宝把食物扔在地上,或扔到别人身上。   手是宝宝的餐具   宝宝吃饭的主要餐具就是手,见了什么都是下手抓,旁边的勺子就像没看见似的,即便是用勺子,方法也是怪怪的,教了很多次也不会。   专家支招吃饭的姿势很关键,这是确保宝宝自己顺利进餐的前提。   ●身子坐正,一手扶碗,一手拿勺。   ●拿勺的方法应像成人拿笔的方法一样,不要大把握勺,也不要反握。22,宝宝不好好吃饭怎么办(二)   宝宝总是这不吃那不吃   费尽心思,辛苦半天做的饭,可宝宝总是这不吃,那不吃,或是没吃两口就说饱了,真不知是我的饭菜做的不香,还是他的胃口就这么小。看着他长得像个“豆芽菜”似的,真急人呀!   专家支招习惯是培养出来的,饮食习惯也是如此。   ●别指望你的宝宝什么都吃,因为他是不断长大的,慢慢地他也会形成自己的习惯和口味。   ●想一想,宝宝是不是在吃饭前不久进食了太多的零食或是含糖量高的果汁,如果是这样,就不要自责自己的厨艺水平了,因为宝宝此时的血糖浓度高,没有饥饿感。   ●多给宝宝提供多样的食物,如果他不喜欢吃鱼,也许会喜欢吃羊肉;如果他不喜欢吃炒过的青菜,也许会喜欢吃煮在汤里的青菜;如果他不喜欢吃煮鸡蛋,也许他会喜欢吃蛋羹。总之,此时倒是考验妈妈厨艺的时候了,把食物做得颜色鲜艳些,造型有趣些,宝宝会更喜欢的。   ●给宝宝吃一种他从未吃过的食物时,应该待他肚子饿时,这时他会比较容易接受“新鲜”食物。   ●更重要的是,妈妈和宝宝周围的人要有正确的饮食习惯,如果你自己是一个挑食的人,你的宝宝也会跟着学,挑食的几率会大大增加。   最爱吃“垃圾食物”   宝宝最爱吃洋快餐了,一顿能吃下一个汉堡,一份薯条,一杯大可乐,外加一个冰淇淋,虽然我也知道有些洋快餐属于“垃圾食物”,但是只有这时宝宝吃得最多,也最高兴。经常是拗不过他,就满足他了。   专家支招多数宝宝都挡不住洋快餐的诱惑,妈妈要把握住“量”。   ●没有必要完全禁止宝宝吃薯条、汉堡等洋快餐,但一定要限定场合。   ●不要让宝宝吃这些吃个饱,更不能代替正餐。   ●出于对整体健康和牙齿的考虑,应减少或避免让宝宝饮用甜味饮料和汽水,如可乐等。   ●孩子讨要“垃圾食物”时,妈妈要有自己的原则,不能让步。   ●对亲戚朋友们说:别把“垃圾食物”当做礼物送给宝宝。23,不当的喂养方式将导致婴幼儿龋齿   婴幼儿龋齿发病年龄低,可以波及多个乳牙而引起广泛的牙齿损害。婴幼儿龋齿不仅会严重影响患儿健康,而且受到儿童生理、心理特点的影响,其治疗难度也很大。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张晓芳等日前完成的一项题为“婴幼儿龋齿危险因素的近况”的研究显示,婴幼儿龋齿发病的危险因素与喂养方式不当密切相关。   婴幼儿龋齿是指发生在萌芽出生不久的上颌切牙的牙齿坏损,大量细菌学研究证实,变形链菌是此病的一个重要病源因子。婴幼儿龋齿最早发现于1862年,其发病率因国家和种族不同而有所差异,我国婴幼儿龋齿的患病率2岁组为7.5%,3岁组为11.35%。由于婴幼儿龋齿的发生发展与不恰当的母乳或奶瓶喂养密切相关,因此也被称为“婴幼儿奶瓶龋”、“喂养龋”或“奶瓶喂养综合症”等。   研究人员认为,婴幼儿龋齿的发生与婴幼儿断奶时间晚,喂养时间过长和睡觉时用奶瓶进食含可发酵物的液体有关。一项涉及156名24个月到8岁的儿童的调查显示,睡觉时吸吮奶瓶的儿童其婴幼儿龋齿的发病率高于睡觉时不用奶瓶的儿童;睡着后吸吮奶瓶儿童的龋齿发病率高于睡着前撤掉奶瓶的儿童。专家认为,这是由于儿童在清醒时,通过唾液的分泌和咽喉的吞咽动作,可以有效地清除口腔内发酵的碳水化合物;而当婴儿睡着时,唾液分泌减少,吞咽发射减弱,发酵的碳水化合物存留在口腔中,环绕在牙齿周围,这样龋齿便发生了。   饮食因素在婴幼儿龋齿的发病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调查发现,有甜食习惯的婴幼儿容易患上婴幼儿龋齿,包括在奶瓶中添加含糖食品,如加糖牛奶、加糖果汁、软饮料等,或为了进行安抚,在奶瓶嘴上抹蜜糖等。婴儿7个月前开始进食含盐食品,比7个月以后才开始的婴儿龋齿的发病率低,这是由于早期食用含盐食品,有助于替代和减少含糖食品的摄入。另有研究发现,断奶时间晚,对儿童牙齿的健康不利。超过14个月没有断奶的婴幼儿,其患婴幼儿龋齿的明显高于14个月以前断奶的婴幼儿。   母乳喂养导致婴幼儿龋齿的研究正在引起人们的关注,虽然一项有关18个月大婴幼儿龋齿危险因素调查的研究结果显示,母乳喂养婴儿龋齿发病率与奶瓶喂养婴儿的没有显著区别;但延长母乳喂养与延长奶瓶喂养相比,母乳喂养与婴幼儿龋齿的关系更为明确。专家认为,这有可能是母乳喂养时间过长,母乳中所提供的营养不能满足婴儿成长的需要,造成婴儿反复吸吮乳汁,使牙齿长期接触致龋物质所致;同时婴儿无规律地或每天3次以上吸吮奶瓶,不刷牙等都是婴幼儿龋齿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有关专家指出,婴幼儿龋齿发病除了与不当饮食喂养方式有关以外,还多由于家长往往容易忽视孩子的口腔健康,因此建议家长应以科学正确的喂养方式来哺育婴幼儿,同时改变忽视孩子口腔卫生的态度和行为。24,怎样让宝宝健健康康过冬   适应寒冷环境   接触冷空气是适应寒冷的有效方法,因为宝宝多次反复接触冷空气后,其调节反应的灵敏度可得到提高,反应速度也会加快,从而起到免受寒冷损伤、预防疾病的作用。   增强机体抗病力   宝宝在冬季要保证其有充足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及矿物质供应,但没有必要额外给予什么滋补营养品。另外,可有意识地给宝宝补充一些维生素类药物。   减少病源感染机会   冬季家长应尽量避免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如电影院、聚会场所、大商场等。在当地流行呼吸道传染病时,更应注意这些。家中若有成员患感冒等传染病,也应尽量将其与宝宝隔离。患者要勤洗双手,以防通过接触传播。25,抓住冬日咳嗽的3只魔手   天气转冷,气温变化较大,门诊可以看到很多咳嗽不止、鼻子流不停的小病号和爸爸妈妈们心疼而又累不可支的面容。   希望父母们了解了引起孩子咳嗽的3种常见原因后,心情不再随着天气起舞!   Ⅰ过敏性鼻炎   症状   1 遇到冷空气会打喷嚏、鼻塞、淌鼻子。   2 觉得鼻子痒经常揉,感觉眼睛也经常发痒。   3 家族中有过敏史。   过敏原及预防   螨尘、蟑螂、狗毛、某些细菌、花粉等是常见的过敏原。一旦被孩子吸入,刺激到鼻粘膜,就会造成局部肿胀、鼻涕流不停、鼻塞而无法入眠。鼻涕倒流至喉咙处还会引发咳嗽。   避开过敏原是孩子最理想的家居环境。容易隐藏过敏原的地方有:地板的积垢、灰尘、旧的棉被地毯及动物皮毛等,要打扫干净;二手烟、长期未清洗的空调过滤网,都会成为刺激鼻腔的室内过敏原。另外,睡觉时让孩子的头部稍微抬高,鼻部充血和鼻塞的情形会有所减轻。   医师处方   1 抗组织胺:主要作用是隔离过敏细胞所释放出的过敏物质,使鼻粘膜肿胀及充血的情形明显改善。有一定副作用。   2 血管收缩剂:为交感神经兴奋剂。作用是使鼻粘膜管收缩,主治鼻塞。连续服药不可超过7天以上,否则停药后会出现反弹性鼻充血,引发药物性鼻炎。   3 类固醇:鼻部喷剂。连续使用3周以上,才会有明显的效果。无明显的全身性副作用。勤于漱口,避免局部细菌的滋生。   4 肥胖细胞稳定剂:用于预防及治疗过敏。优点是不会产生明显的副作用。   5 抗生素:单纯的过敏性鼻炎无须使用。合并有中耳炎或鼻窦炎时、高烧不退或有黄脓鼻涕时,须对症下药。   Ⅱ真菌性肺炎   常常听到父母抱怨孩子咳嗽很久,吃药也不见好转,人倒是活蹦乱跳的。检查时,能看到肺部有明显的痰音、胸部x光片有阴影,这就是真菌性肺炎。   真菌是一种特殊的细菌。如果不去除过敏原,只用一般气喘的药物来治疗的话,往往事倍功半。   红霉素是治疗真菌性肺炎的首选药物。个别小朋友服用后会出现一些不适症状;如果小孩子的年纪较大,可考虑用四环霉素,效果也不错。   Ⅲ 哮喘   另一个冬日咳嗽常见的原因是小儿哮喘。当孩子的睡眠伴有明显的喘气、呼吸急促、夜咳等情形时,有经验的父母就知道,孩子的哮喘又发作了。哮喘也是过敏的一种表现,不同于过敏性鼻炎的地方在于:它发生过敏的地方是“气管”而不是“鼻子”。哮喘发作时,会出现明显的支气管弯缩、粘膜肿胀、发炎细胞浸润的情形,导致气管内颈缩小,使得呼吸困难而发出“咻……咻……”的喘气声。   预防方法   家庭中的尘螨、蟑螂、霉菌及花粉是主要的过敏原。居家环境最重要的是避开过敏原,维持家庭环境的清洁,比如勿用地毯和填充式玩具、避免使用厚重的布质窗帘(可用百叶窗或塑胶遮板代替)。让孩子少喝冰水,避免吸入二手烟等。   药物治疗   可分为xxx及抗发炎药物。xxx包含有乙型交感神经兴奋剂、茶碱及抗胆碱药物等;抗发炎药物,有类固醇等。26,当心孩子发烧“造假”现象   “发烧”是人们最不愿意听到的字眼,尤其是如果烧在孩子身上,家长就更是心惊肉跳。其实撇开非典不谈,小儿发烧本来是常有的事,是孩子机体对致热原的一种保护性生理反应,也是他们战胜疾病的有效方法。只不过有时发烧也存在假象,特别是以下两种情况家长要学会区别:   体温高并不一定全是发烧,环境等因素也影响体温   如孩子在高温的环境中,或者运动、哭闹过后,也会出现体温波动。若仅有短暂的体温波动,体温在37.5℃-38.0℃之间,又没有其他异常表现,家长可继续观察孩子的体温变化,一般不需做任何处理。还有的孩子容易紧张,一遇到考试或者比赛,会因为焦虑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出现体温升高;一旦考试或比赛过后,体温就会自动降至正常。   感染等疾病因素引起的发烧则不同,孩子除了体温升高之外,同时还会出现面色苍白、情绪不稳定、恶心呕吐、腹泻等其他异常表现。由于小儿个体存在差异,发热的表现也会存在很大的不同,用手触摸四肢及额头也许很难察觉,最好以触摸胸腹部感觉为准。   假冷真热   孩子可能本来因感冒而发高烧,可手足摸上去却感觉冰冷,直到体温逐渐下降以后,手足皮肤才又慢慢地热起来。这是一种假冷真热现象,3岁以下婴幼儿尤为多见。   假冷真热的原因主要是小儿、特别是婴幼儿的四肢血量少于内脏,由于供血不足,四肢本身就较成年人容易发凉。再加上小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尚未完善,负责管理血管舒张、收缩的植物神经易发生紊乱,结果高热甫发更会导致四肢末端的小血管处于痉挛性收缩状态而发凉。不少家长不了解这种情况,一发现小儿四肢发凉,就误以为孩子受寒怕冷,马上用厚衣棉被将孩子紧紧包裹起来,结果使得小儿的体热得不到及时散发,体温越升越高,甚至发生高热惊厥或“类中暑”现象。   因此,遇到孩子手足发凉时,如果孩子所穿的衣服并不少,就应想到可能是发热的一种假象,这时可以用体温表测量孩子的体温;如一时找不到体温表,可用手摸摸孩子的胸腹部和腋下,或面对面感觉孩子呼出气体的温热度。27,宝宝打嗝有解法   宝宝与成人一样在胸腔和腹腔之间有一层被称为“膈肌”的很薄的肌肉,它把胸腔和腹腔分隔开来,起到分隔和保护胸、腹腔器官的作用。与成人不同的是,宝宝以腹式呼吸为主,膈肌是婴儿呼吸肌的一部分。当膈肌收缩时,胸腔扩大,引起吸气动作;膈肌松弛时,胸腔容量减少,引起呼气动作。当宝宝吃奶过快或吸入冷空气时,都会使植物神经受到刺激,从而使膈肌发生突然收缩,引起迅速吸气并发出“嗝”的一声,当有节律地发出此种声音时,就是所谓的婴儿打嗝了。   以下方法可帮妈妈巧妙解决:   1.刺激宝宝足底使其啼哭,终止膈肌的突然收缩。一般到宝宝发出哭声,打嗝即会自然消失。   2.用指尖在宝宝的唇边或耳边轻轻地挠痒,唇边的神经比较敏感,挠痒可以使其神经放松,打嗝也就消失了。   3.不要在宝宝过度饥饿及哭得很凶时喂奶。   4.将宝宝抱起,轻拍其背,喂点热水。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为“标题: 【推荐】生活小百科-育儿类”说几句吧

评论内容:发表评论不能请不要超过250字;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关于我们 - 供应商加盟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9-2024 yr.pinnace.cn All Rights Reserved. 17育儿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104000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