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孩子说什么好
作者: chinanewho
作者:林达本文敬摘自《读者》2006年第14期在近日上海市政协召开的一次关于“节约型社会”的讨论会上,政协委员沈思说,“中小学教材一说到中国就是‘地大物博’”,他认为,“该改成‘地大物不博’”。沈思说,据资料显示,在世界144个被排名统计的国家中,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非常落后,人均煤资源排在50位以后,淡水资源量排不进前55位,土地、耕地、森林等资源远远排在100位以后。石油、天然气、铜和铝等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储量,仅分别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8.3%、4.1%、25.5%和9.7%。沈思因此呼吁,应尽早把“地大物博”论请出中小学课本,让一些触目惊心的中国人均资源拥有量的数据取而代之,倒可以让孩子更冷静、更客观地面对中国的资源问题。看了这样的报道,我想,这好像不是环境问题。是的,这是教育问题。几十年来,我们习惯了从小给孩子灌输“好大喜功”的虚假信息,以及非常狭隘的思维方式。这样的教育观,并不局限在介绍国家资源的领域。很多人认为,这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回头想想,这样的教育观很奇怪,就好像以为小孩子永远不会长大。我们都曾经是被这样教育过的孩子。在这样的教育下长大的孩子,在得到真实信息、经历一个恍然大悟之后,他们会变得玩世不恭,他们会变得愤愤不平,会虚无,也会撒谎。即使在没有被真实唤醒的那一刻,这种“自豪感”也是虚妄的。孩子们需要许多作为一个人的最起码品质,诚实、自信、敬业、尊重事实、能够面对现实,有健全的思维。这些素质才是一个国家需要自己的公民具备的。假如在他们长大的过程中,他们能始终看到,他们的父母和老师,报纸的记者和编辑,自己国家上至领袖、下至公民,都是诚实、兢兢业业地在推动一点一点的进步,他们自然会被感召,会为自己的民族自豪,他们会加进去,哪怕他们知道,自己国家人口众多、资源贫乏、有很多困难。反之,如果在他们进入心理发育最困难的青少年时期,突然发现自己面对一个不诚实的社会,成年人合谋对他们说谎。此时此刻,前面的“教育效果”会坍塌,后面你再对他说什么,他也不信了。他们会变得迷失自己,一个国家因此找不到负责任的公民。可悲的事情由此发生:在这种教育下长大的孩子,等他们变成编辑和出版者后,再次推出自己也不相信的课本,他们变成老师后,脸不变色心不跳地向孩子们传授同样的信息和信念。成人、家长变得麻木,只知道这是必须经历的人生流程。虚假信息能够依靠对真实状况的屏蔽、甚至威慑力量来维护,皇帝光着身子在街上走,人们就是啧啧赞叹:我们看到他穿着举世无双的新衣裳。我们真是有过这样“成功”的教育经验。可是,这个时代已经变化,信息在快速流通,我们却仍然在课堂上维持同样的教育观。然后,我们发现年轻人缺乏信念,我们的教育者和学者在争执,是恢复儒学读三字经更能恢复社会的道德依据,还是引进外来文化更有效。我们回避了一个关键,我们的教育观从根本上存在问题,在故意不对孩子说出全面的、真实的情况,在刻意削弱他们正常思维的能力。每个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都必须经历一个发现教育和社会宣传谎言的心理冲击。这种冲击比什么都更对孩子们的道德感具有摧毁力。我们需要问自己,安徒生在1837年写的《皇帝的新衣》,在将近两百年后,为什么读来仍然不觉得过时。(厂家直销,诚招代理,免费加盟)先做沙发,再慢慢看。路过。来看看!加个人气!
嘿,确实不错呢!
3128
(*^__^*) 嘻嘻……向你学习
>17852楼主的辛勤劳动会得到大家支持....顶一下
楼主真是写得不错,难得一见的好贴子,这样的日子也好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