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以为看惯了我们的孩子承受苦难,但我们还真的不忍心看,我们的孩子平静地承受苦难。
近日《南方都市报》连续报道,已经为筹集巨额手术费和父母在广州街头流浪两年的小文炬,在终于接受了骨髓移植手术以后,因感染性休克、败血症等抢救无效,于10月7日清晨突然去世,年仅4岁零7个月。
从他的故事见报到今天,小文炬就用这样的方式,让大家一丝一缕的心疼戛然而止,无从寄托。
一直以来,最让人心疼的,不是小文炬面对的与生俱来,又无力抗争的苦难,而是孩子与生俱来,面对苦难的淡定气质。他感念父母亲恩和旁人的点滴关护,他小小的身体总能喷发出勃勃的生命力,我们心疼他吃药不哭不闹,心疼他每次街头的小小筹款演唱会,都登台讲述自己对希望的坚持。我们心疼他一直等我们给的信任,等血小板,等骨髓,等筹款,等一样样凑齐、又一样样稀缺的遗憾被完成。
后来,其实我们都要靠他的坚持来坚持。最让人心疼的,是他坚持着让这件事情呈现出“完成”的状态,从踏上乞讨之路的第一天,到完成手术,孩子坚持到最后,让我们宁愿相信夺去他生命的是技术的失败,是人未必胜天。孩子没看到生活的苦,却有滋有味享受生活的善与美,并且给我们留下一点点面对“完成”的成就感。
孩子的妈妈说,“我特别感谢那些志愿者,正是这些素不相识的人,给了我们温暖。我们诚心诚意地把钱交给他们,由他们去捐给那些更需要的人,帮他们去渡过难关。”
在过去两年里,有8万市民共为小文炬捐款31万元。钱没能挽救小文炬的生命,但至少在形式上完成了挽救生命的过程。小文炬不知道,自己成为一个生命救助的样板,孩子没给我们留下更巨大的难题,他提出问题,然后让我们适度解决。他不但什么都没带走,还懂事地为我们留下那么多,比如钱,还有可能性。
我们很难说,接力救助一个孩子的意义在哪里,因为现在说“意义”根本是一件很无意义的事。孩子熄灭自己的生命之火,让我们停下来思考,如果爱心因为这样的停顿而呈现疲态,也是正常的事情,但相信这是孩子最不愿意看到的。
苦难还在这里或者那里继续,孩子能够笑着坚持,我们没理由哭着抱怨。
□质数
不容易啊.评论内容:发表评论不能请不要超过250字;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