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肥胖,妈咪需重视!

肥胖病又称肥胖症,是由于机体生理和生化的改变,多余的物质转化为脂肪,而导致体内脂肪积累过多,超过了正常的生理需要。一般以超过正常体重的10%为超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是肥胖,低于标准体重的20%是消瘦。可以用下述公式计算:超过或低于标准体重(%)=(实际体重-标准体重)÷标准体重×100%正值超过20%为肥胖症,负值低于20%为消瘦,在±10%以内为正常。如男性超过25%,女性超过30%~35%,即为肥胖症。专家发现,体型肥胖患者的脂肪呈肥大型,肥大的脂肪细胞上胰岛素受体相对减少,对胰岛素相对不敏感,虽有足够的胰岛素也不能发挥其作用,给机体带来了负担,不仅容易诱发糖尿病,而且易患高血压、高血脂、脑卒中、冠心病、内分泌紊乱等疾病。因此,肥胖不是健康的象征,而是某种疾病的先兆,故减轻体重、防止肥胖,对防治糖尿病及其它疾病的发生有显著作用。专家认为,肥胖有家族遗传的倾向,也与生活水平提高,长期高热量饮食及体力活动减少有关。40岁以后发病的糖尿病患者中,60%以上的患者发病时体重是超重或肥胖的,50岁以上的肥胖者患糖尿病可超过80%。肥胖常为糖尿病的早期症状,常常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诱发因素,肥胖者的血液中,胰岛素含量虽然不低于正常人,有的甚至还稍高于正常人,但是由于脂肪细胞的“大门”不易被胰岛素所开启,对胰岛素产生抵抗作用,而脂肪细胞又是体内消耗葡萄糖的主要场所。为了降低血糖,在肥胖的状态下,就不得不加强胰岛素的分泌量,来抵消脂肪的对抗作用。长期的过度负荷,胰岛的储备功能就会耗损,而产生胰岛素的相对不足。故肥胖者容易得糖尿病。近年来,大量资料均一致认为,肥胖是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发生与发展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肥胖的程度与肥胖持续的时间均能影响高血糖的出现,肥胖程度越重、持续时间越长,则容易发生糖尿病。因人体肥胖,糖尿病亦就随之加重;反之,肥胖型糖尿病患者体重减轻后,其糖尿病也随之减轻。

在卫生部妇幼司直接领导下,九市儿童发育调查协作组于1986年首次在八大城市中进行了调查,获得了7岁以下儿童单纯性肥胖的检出率及其有关影响因素的资料。时隔10年,在同一地区用同样的方法进行了第2次调研,本文主要分析10年间儿童肥胖症的流行特点及变化趋势。 方法:在全国八个主要城市分别于1986年和1996年进行了同一地区、同样方法的两次0~7岁儿童的肥胖流行学调查。测量体重和身高值,根据WHO推荐的身高标准体重值进行诊断及分度。 结果:10年间0~7岁儿童的肥胖检出率由1986年0.91%上升至1.76%,10年中增长了93.4%,4岁后开始迅速增长,6~7岁组最高,增长率为396.4%。1996年男女检出率差异出现了明显性(P<0.01)。10年中,肥胖增长率男童为127.96%,女童为53.3%。 通过间隔10年的两次同样地区、方法基本相同的调查,可以看出我国儿童期单纯肥胖症的流行具有以下特点及变化趋势: 从前后10年的比较看,3岁以前变化不大,1岁内还有下降趋势,而3岁后肥胖率明显增加。此次调查发现从4岁开始,肥胖儿童较10年前急剧增加,并随年龄增长而迅速增长。1996年调查结果显示,男童肥胖多于女童,尤其在高发年龄组更为明显。 1986年的调查显示出明显的北高南低特点。10年后,地区间差异明显缩小,北方城市的增长速度相对较小,而中部及南部地区儿童的肥胖率增长十分惊人,其中增长最快的地区依次是上海、南京、福州、武汉、昆明。肥胖症本来是一个只困扰工业化国家的问题,但随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改善、城市人口增加和饮食习惯的改变,肥胖症也开始“全球化”了。 据了解,中国有12%的男性和16%的女性患上肥胖症。在马来西亚,人口患有肥胖症比例是30%,菲律宾是10%。在美国,患有肥胖症人口则为20%。而一些拉丁美洲国家的比例已可与美国匹敌,例如墨西哥患有肥胖症人口占了23%。 肥胖症问题也困扰着中东国家,埃及患有肥胖症人口为35%,比美国还要厉害。在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体重超标达到危险程度的男性的比例是16%,女性为24%。在科威特,3个男人中便有一个患有肥胖症,女性的比例更达40%。在非洲,肥胖症的现象基本还只局限在城市。 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营养学家巴利·波普金说,舒适的现代生活使体力劳动愈来愈少,结果人体积蓄了大量的多余的热量,人也就越来越胖。连营养学家也无法解释的是,为何人在收入改善了之后便爱吃多脂肪的食品和甜食。 要避免这一现代世界性流行病,美国肥胖症协会主席拉利·阿特金逊建议大家减少食量,尤其是减少脂肪和糖的摄入量,还要做更多运动。假如不立即采取行动来治疗肥胖症,不久将会有数以百万计的人死于与肥胖有关的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等。肥胖症的中医辨症分型可以分为五种: ①脾虚湿阻型 [临床表现]形体肥胖、肢体困重、倦怠乏力、脘腹胀满、纳差食少、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腻、脉缓或濡细。此型临床上最为多见。 [保健原则]健脾化湿。 [食物选择]扁豆、蚕豆、豌豆、赤小豆、绿豆、黄豆芽、绿豆芽、玉米、冬瓜、冬瓜皮、黄瓜、黄瓜皮、西瓜、西瓜皮、白菜、鲤鱼等。 [食品选择] 杂豆粥、冰拌三皮、赤小豆鲤鱼汤、冬瓜瓤汤、白菜粉丝汤等。 ②脾肾两虚型 [临床表现]形体肥胖、虚浮肿胀、疲乏无力、少气懒言、动而喘息、头晕畏寒、食少纳差、腰膝冷痛、大便溏薄或五更泄泻、男性阳痿、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重度肥胖症患者多为此型。 [保健原则]温阳化气利水。 [食物选择]豇豆、刀豆、枸杞子、羊乳、牛乳、羊瘦肉、狗瘦肉、雀肉、胡桃仁等。 [食品选择]枸杞子饮、雀肉粥、羊乳羹、人参胡桃汤、素拌豇豆、胡椒羊肉汤等。 ③胃热湿阻型 [临床表现]形体肥胖、您食肥甘或消谷善饥、口臭口干、大便秘结、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此型多为体壮的中青年肥胖者。 [保健原则]清热化湿通腑。 [食物选择]白菜、圆白菜、芹菜、莴苣、竹笋、莼菜、莲藕、苦瓜、马齿苋、马兰草、荸荠、鸭梨等。 [食品选择〕凉拌葛芭、白菜海带汤、五汁饮、凉拌藕丝、竹笋罐头、鸡蛋炒马齿苋、猪肉炒苦瓜等。 ④气滞血瘀型 [临床表现]形体肥胖、两胁胀满、胃脘痞满、烦躁易怒、口干舌燥、头晕目眩、失眠多梦、月经不调或闭经、舌质暗有瘀斑、脉弦数或细弦。肥胖日久者可见此型。 [保健原则]舒肝理气、活血化瘀。 [食物选择]香橼、橙子、桔皮、桔子、华手、养麦、高粱米、刀豆、白萝卜、茴香、茉莉花、山楂、茄子、酒、醋等。 [食品选择]凉拌佛手、蒜泥茄子、白萝卜汤、养麦面、茉莉花茶、山楂饮、三花减肥茶、健身醋等。 ⑤肾阴虚型 [临床表现]形体肥胖、头昏头痛、五心烦热、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或细弦。此型临床上比较少见。 [保健原则]滋阴补肾。 [食物选择]银耳、黑木耳、黑豆、桑椹、甲鱼、猪瘦肉、鸭肉、鸭蛋、海参、海蛰、黑芝麻、猪肾等。 [食品选择]凉拌海蛰皮、双耳羹、甲鱼羹、黑豆猪肉粥、香菇烧海参、黑芝麻粥、杜仲炒腰花等。热量摄入多于热量消耗使脂肪合成增加是肥胖的物质基础。 当日进食热卡超过消耗所需的能量时,除以肝、肌糖原的形式储藏外,几乎完全转化为脂肪,储藏于全身脂库中,其中主要为甘油三酯,糖原储量有限,脂肪为人体热能的主要贮藏形式。如经常性摄入过多的中性脂肪及糖类,则使脂肪合成加快,成为肥胖症的外因,往往在活动过少的情况下,如停止体育锻炼、减轻体力劳动或疾病恢复期卧床休息、产后休养等出现肥胖。而在一般情况下,人体每日所进热卡有差异,取决于年龄、性别、身高、劳动性质等因素,由于正常神经内分泌的精密调节,使人体体重相对较稳定而不发生肥胖。 肥胖症的发病机理可归纳为下列四组因素: (一)内因 为人体内在因素使脂肪代谢紊乱而致肥胖。 1.遗传因素 人类的单纯性肥胖的发病亦有一定的遗传背景。人类肥胖一般认为属多基因遗传,遗传在其发病中起着一个易发的作用,肥胖的形成尚与生活行为方式、摄食行为、嗜好、胰岛素反应以及社会心理因素相互作用有关。 2.神经精神因素 人类下丘脑中存在着两对与摄食行为有关的神经核。一对为腹对侧核,又称饱中枢;另一对为腹外侧核又称饥中枢。饱中枢兴奋时有饱感而拒食,破坏时则食欲大增;饥中枢兴奋时食欲旺盛,破坏时则厌食拒食。在生理条件下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使食欲调节于正常范围而维持正常体重。下丘脑处血脑屏障作用相对薄弱,这一解剖上的特点使血液中多种生物活性因子易于向该处移行,从而对摄食行为产生影响。这些因子包括:葡萄糖、游离脂肪酸、去甲xxx、多巴胺、5-羟色胺、胰岛素等。此外,精神因素常影响食欲,食饵中枢的功能受制于精神状态,当精神过度紧张而交感神经兴奋或xxx能神经受刺激时(尤其是α受体占优势),食欲受抑制;当迷走神经兴奋而胰岛素分泌增多时,食欲常亢进。 3.高胰岛素血症 近年来高胰岛素血症在肥胖发病中的作用引人注目。肥胖常与高胰岛素血症并存,两者的因果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但一般认为系高胰岛素血症引起肥胖。高胰岛素血症性肥胖者的胰岛素释放量约为正常人的3倍。 胰岛素有显著的促进脂肪蓄积作用,在一定意义上可作为肥胖的监测因子。胰岛素的促进体脂增加的作用是通过以下环节起作用的:①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内,进而合成中性脂肪;②抑制脂肪细胞中的脂肪动用。 过度摄食和高胰岛素血症并存常常是肥胖发生和维持的重要因素。 4.褐色脂肪组织异常 褐色脂肪组织是近几年来才被发现的一种脂肪组织,与主要分布于皮下及内脏周围的白色脂肪组织相对应。褐色脂肪组织分布范围有限,仅分布于肩胛间、颈背部、腋窝部、纵隔及肾周围,其组织外观呈浅褐色,细胞体积变化相对较小。 白色脂肪组织是一种贮能形式,机体将过剩的能量以中性脂肪形式贮藏于间,白色脂肪细胞体积随释能和贮能变化较大。 褐色脂肪组织在功能上是一种产热器官,即当机体摄食或受寒冷刺激时,褐色脂肪细胞内脂肪燃烧,从而决定机体的能量代谢水平。以上两种情况分别称之谓摄食诱导产热和寒冷诱导产热。 褐色脂肪组织这一产热组织直接参与体内热量的总调节,将体内多余热量向体外散发,使机体能量代谢趋于平衡。 有关人类肥胖者褐色脂肪组织的研究不多,但确实可以观察到部分产热功能障碍性肥胖的病人。 5.其他, 激素是调节脂肪代谢的重要因素,尤其是甘油三酯的合成和动员分解,均由激素通过对酶的调节而决定其增减xxx,其中胰岛素及前列腺素E1是促进脂肪合成及抑制分解主要激素;邻苯二酚胺类、胰高糖素、ACTH、MSH、TSH、GH、ADH及糖类肾上腺皮质激素,为促进脂肪分解而抑制合成的激素,如前者分泌过多,后者分泌减少;可引起脂肪合成增多,超过分解而发生肥胖。此组内分泌因素与继发性肥胖症的关系更为密切。 肥胖症多在5岁以后开始,以7岁至12岁的小学生最为常见。   小胖子容易患上成人病,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症、肾病等;也容易造成心理问题,如自卑、自闭。   儿童发胖绝非一朝一夕,父母应负最大责任,帮助孩子保持健康体重。   如果你家小孩已有5岁大,小心他们突然发胖,而且体重随年龄逐渐增加。   5岁开始是小孩容易发胖的年龄,以7岁至12岁的学童最为常见。   为什么呢?   肥胖的根本原因是热量摄入与能量消耗不平衡。因此,专家分析,5岁小孩开始发胖,可能和该年龄的小孩食谱增宽、食量增大,但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摄入过量的高脂肪、高热量食品,使单个脂肪细胞体积增大有关。   过去,人们错以为高血压、高血脂症、冠心病、糖尿病等病症,属于成人的专利。但事实上,有不少肥胖儿童已成为这些疾病的患者。   即使这些肥胖并发症在小时候看不出来,但如果你家小孩继续胖下去,成年后发生疾病的危险性,也远远大于正常儿童。   家长造成的坏习惯   在肥胖儿童中,有95%以上为单纯性肥胖。儿童单纯性肥胖的根本原因,在于饮食问题和生活习惯问题。老实说,家长应该负绝大部分的责任。   一般上,单纯性肥胖儿童的家庭,都有以下共同点:   1.家庭成员,特别是家长的营养与健康意识薄弱,不了解肥胖对生命的危害。   有的家长甚至用快餐、甜食等作为奖励,诱导孩子,导致肥胖发生。   2.家长由于工作繁忙,无心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   有的父母给孩子安排的不是健康营养的三餐,而是饭钱,导致孩子按照自己的嗜好购买食物,如巧克力、炸鸡、汽水等,时间一长,就养成了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3.家庭成员大都没有规律的运动习惯,而且都偏胖或正在发胖。   部分家长不懂运动对儿童成长发育的重要,对孩子过分保护,明显限制了孩子的活动空间和时间。   小胖养成的坏习惯   由于父母不加以留意或纠正,使孩子从小养成错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导致发胖。这些坏习惯包括:   1.不吃早餐。   2.饮食时狼吞虎咽,吃饭速度快。   3.喜欢呆在家里,不习惯户外活动。   4.每次吃饭都要吃得很饱才罢休。   5.喜欢玩游戏机或电脑,而且长时间看电视。   6.大多有晚上睡觉前吃东西的习惯。   7.不做家务。   8.爱吃快餐或油炸食物。   9.常喝甜饮料。   10.偏食,讨厌吃青菜、水果。   全家人陪孩子减肥   为了告别肥胖,父母一定要帮助孩子减肥,保证其膳食平衡,多做运动。父母肥胖者更要注意孩子的体重,全家一起减肥。   已患肥胖症的儿童,一定要控制热量过多。饮食应为低热量、低糖、低脂肪,而保证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充足。   平日,父母应控制孩子吃甜食、肥肉和油炸食品。为增加饱足感,可先吃一些体积较大而热能低的食品,如各种蔬菜等。   假日,要多带小孩进行户外活动,增加能量消耗;在家则让他帮忙做家务,活动筋骨。   此外,家里不放零食、减少孩子在外用餐的次数、采用健康烹调法、父母以身作则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等,都是帮助孩子甩掉肥肉的行动守则。自己踩一下,值得深思噢.现在的宝宝都吃得很营养,是值得关注呀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为“儿童肥胖,妈咪需重视!”说几句吧

评论内容:发表评论不能请不要超过250字;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Copyright © 2009-2024 yr.pinnace.cn All Rights Reserved. 17育儿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104000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