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话”,涵盖了父母对宝宝很多的期待。然而,宝宝长到两三岁,一个最明显的表现却是变得“皮”了、“犟”了、有自己的小主意了,你说你的,我干我的。于是,“不听话”就成了爸爸妈妈心中挥之不去的“痛”。不过,你想过没有,宝宝为什么会“不听话”?在他们的“不听话”背后,是不是有一些“隐情”呢?
谁都希望自己的宝宝乖乖可爱又懂事。
可是,不管再怎么强调让宝宝听话,
宝宝却依然会做让家长生气的事!
宝宝哟,你为什么不听话呢?
两岁左右的孩子还不知道行为的后果,也不大明白什么是“不听话”。就宝宝的认知水平而言,他们只能懵懵懂懂地了解语言的表面含义,比如“危险”,但从“一知半解”到“身体力行”,还有一段距离。在某些时候,孩子可能并不理解父母的话的具体含意;还有一种情况是,父母一次的指示太多,导致他们记不住。摸电门、玩火一类的危险活动一定要被制止,但最好让孩子眼见为实。妈妈最好能找一些相关的故事书、电视片给宝宝看,告诉他:如果触电会受重伤,非常疼;厉害的还有生命危险,再也见不到爸爸妈妈了。这样做容易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自觉地接受爸妈的指令。
2岁宝宝的自我意识逐渐加强,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对父母的要求和安排喜欢说“不”,或干脆执拗地对着干。这表明,孩子已经进入“第一反抗期”了。避免孩子说“不”的有效方法是父母给出一些选择,让孩子自己做决定,这既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也能使他们自觉地“听话”。比如,对纯纯,妈妈可以问:“你是愿意先吃饭,然后妈妈和你一起敲,还是愿意磨磨蹭蹭地吃,吃完立刻睡午觉?”因为有妈妈这个“大玩伴儿”,孩子多半会选择前者。
随着宝宝自我意识的发展,自尊心也越来越强,他们不喜欢父母把自己和别人比较。脾气急、性子倔、又比较有主意的孩子更不甘居人后,一旦被当众“揭短”,觉得面子上挂不住、情绪表现激烈,摆出和父母“顶牛”的架势琳琳就属于这一类孩子。将心比心,理解、尊重孩子。父母可以不露声色地引导,而不是生硬地批评,比如说:“宝宝,帮姐姐收娃娃吧,妈妈知道,你最爱当小帮手了,是不是?”经妈妈这么一说,相信琳琳会乖乖地去做。在没有外人的情况下,妈妈也可以用商量的口吻督促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由于得到了尊重,孩子大多能够配合。
坐下沙发,呵呵评论内容:发表评论不能请不要超过250字;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