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小升初培优潜规则

揭开“竞赛经济”背后的利益链

  武汉市规定“小升初”不能通过文化课测试的方式接收新生。但是,部分初中学校为挑选优质生源,还是暗中将一些文化课竞赛中的成绩作为自主招生录取的参考标准,更有一些学校为绕开教育部门的监管,和社会培训机构达成“协议”:后者举办竞赛,将成绩突出的学生名单交给初中学校,学校“按图索骥”,以自主招生的名义招收这些小学毕业生。而学生家长们为迎合学校挑选学生的要求,纷纷把孩子送入培训机构,参加各类竞赛。

  这一背景下,社会上中小学培训机构生意火爆,各种竞赛层出不穷。由于缺乏监管,不少竞赛中出现混乱场面。

  泛滥成灾的各类文化课竞赛,除了由学校、家长的需求推动外,还有什么因素在推波助澜?昨日,武汉市一在培训机构工作的知情人道出了“竞赛经济”的另一大“动力”——利益驱动。

  收竞赛参赛费老师按人头提成

  “竞赛报名费,学校老师可以提成。”这位知情人说,不少学生参赛,其报名手续是由考生所在学校的老师“代劳”的。据介绍,本次“希望杯”数学竞赛,决赛报名费为每生25元,竞赛举办方只收取20元,另外5元落入“代劳”的老师手中。

  他说,近几年,到竞赛举办方指定地点办理报名手续的学生逐年减少,相反,由老师“代劳”后到培训机构报名的学生越来越多,个中原因不言自明。

  推荐学生培优学校可以分成

  尽管武汉市教育局三令五申,公办中小学严禁将校舍出租给社会培训机构,通过培优等形式盈利,严禁在职教师有偿家教。但是,仍然有不少小学默许培优机构在校内从事经营活动。

  这位知情人说,社会培训机构和校长、老师的“合作”有多种形式,包括学校默许培训机构在校内以免费讲课等方式宣传,吸引学生在校外培优。学校向培训机构推荐学生,后者按每生50—100元不等的价格支付给校长或老师。

  部分以前曾从事有偿家教的老师,干脆“改行”,通过推荐学生的形式,从社会培训机构赚取“外快”。

  学校和培训机构密切配合

  “部分小学每周有两天下午不上课,目的是方便学生校外培优。”这位知情人说,一些知名小学周边都开办了数家奥数培优班,学生们走出校门,即可到培优机构“深造”,双方配合十分默契。

  在周六举行的“华罗庚杯”小学数学竞赛考点,一位家长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该家长说,孩子所在小学每周三和周五下午不上课,很多家长只好把孩子送到校外培优机构“托管”。

  此外,在一些老师看来,学生参加校外培优,如果成绩提高得快,其功劳就可以算在自己头上,一举两得。这为各类培优的火爆,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培训机构借赛“揽才”

  学生在竞赛中获奖数量多,到这个培训机构参加培优的学生就多,如此循环往复,部分培训机构越做越大,生源也越来越多。这位知情人透露,社会培训机构举办或承办竞赛的目的,一是赚取参赛报名费,二是招徕更多生源。

  除了竞赛,社会培训机构还和知名民办学校“联姻”,通过竞赛为这些初中学校选拔输送数学“苗子”,扩大自己的知名度。

  各类数学竞赛眼花缭乱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武汉市每年举行的数学竞赛多达8项,分别是: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全国希望杯数学邀请赛、全国希望杯数学大赛、全国学用杯数学大赛、湖北省小学数学奥赛、湖北创新杯小学数学大赛、“走进数学王国”电视邀请赛、世界少年奥林匹克数学竞赛。

  除“走进数学王国”电视邀请赛为官方举办外,其他都是民间赛事,并多为培训机构举办。

(本文来源: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为“揭秘小升初培优潜规则”说几句吧

评论内容:发表评论不能请不要超过250字;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关于我们 - 供应商加盟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9-2023 yr.pinnace.cn All Rights Reserved. 17育儿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104000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