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孩子的分数

 谈到怎样看待孩子交来的成绩单,我想大家都是有自己的看法。不过作为这个时代的人,相信不再都是以分数来衡量人的了。   的确如此,我们作为家长不是不了解自己的孩子,他们都有自己的优点和强项,但是每一个孩子在目前二年级的阶段还表现的并不是完整的自我,有的孩子比较懂事,有的孩子还比较天真,对待学习的态度也是比较参差,现在的孩子压力大,竞争也大,自身的能力往往来不及和同龄的孩子竞赛,家长如果不紧紧监督和跟进,孩子自己很难和同学齐头并进。我本人也是不希望用分数来衡量自己的孩子,但是想到很多因为分数所产生的后果,不寒而栗!因为别人不是这样来看待他人的孩子的!人家往往会问考了几分啊?如果是很低,人家心里还是会把孩子定在低弱的范围,虽然嘴上不说!唉!   不过我尽量帮助孩子懂得怎样去学习,提高成绩,但是我不会责备他考的不好!只是希望他下次要更加努力些!要有进步!我希望他快乐!一个人不快乐,成绩好有什麽用!就像一个人很有钱,但是一点也不开心,有钱也没有什么意义!大人都希望自己每天都很开心,不知道我们有没有考虑过孩子呢?我们总是觉得过礼拜过节日的时候带孩子出去玩,吃什么的,就是给他快乐,其实孩子心里是不是真的很开心,我们也许没有仔细的去想过,有时候我自己认为,大人的这种行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只是在安慰自己,取得一种心里平衡,觉得欠孩子少一些了。是吗?你有没有这么想过?我觉得多少都是有些。小孩想要做的事情,我们其实都没有怎么满足他们,他们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快乐!当然我这里说的不包括孩子在物质上没完没了的要求。比如这两天考试完毕,孩子们不用写作业,不用上学,不用考试……他们可以看喜欢的动画片,可以有大把的时间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孩子的同学来我家,两人一起看动画片,笑得哈哈哈哈……滚地,一起玩玩游戏,打打“架”,他们很开心!当然不是说让孩子天天如此,孩子毕竟还是在成长,需要学习新的知识,上学,培训等等都是必要的。只是我们不要将孩子死死管住,这样不要做那样不要做……考前紧张的复习,令全家人都跟着紧张,不是说为了分数,但是的确又是为了分数,只是要给人一个交代……很矛盾!不过也以此检验一学期以来,孩子究竟掌握了些什么。当然不能每天早出晚归的到头来交了张白卷!

怎么教孩子    最近跟一大姐聊天,她说:象你这种自由式教育不行的,孩子一定要管的。她举了很多的例子,也说了她自己的儿子。可我从她说的那些例子里,却得不出她的结论,相反,我得出了相反的结论。    这位大姐,据说智商相当地高,她孩子的智商是138,远远高出一般人。她的小孩子五岁的时候就开始请家教,二年级开始学奥数,四年级暑假把五六年级的功课全部学完了。她孩子的数学非常好,一直是人大附中数学实验班的,曾得过华罗庚数学金奖。后考上中国科技大学。毕业后又通过微软的一个什么考试,据说那种试非常难考,全世界都没有多少人能通过的,通过这种考试的人,能直接办技术移民的。按说,这孩子的条件非常好了,应该有一个比较好的前途。    事实怎么样呢?    她说,中科院曾对人大附中的数学班的孩子进行过跟踪调查,最后的结论是:这些孩子比同龄孩子和一般成年人的计算能力,推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强,可对社会的认知能力比同龄孩子和一般成年人差。他儿子的许多同学,一路读上来,最后却找不着工作。而她自己的孩子,毕业多年,一直做的事情是什么呢?教其他小孩子学习奥数。他说,他喜欢跟那些小孩子在一起。怎么说呢?这也是一种生存的手段,可我总觉得,他一个学计算机的人,做这种小儿科的事情,总有一点,大炮打蚊子的感觉,总也不能算是个正事。大姐现在发愁的是,怎么把孩子赶出家门,让他走向社会。    想想,如果象大姐那样教出来的孩子,最终就是这么一个结果。我又何必呢?五岁的孩子就请家教,二年级学奥数,一直到上大学,都没有过周末,每一个周末都用来学习,参加各种实习班。这样做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出现在这样一个不知道融入社会的人?想想,在这个过程中,他失去多少的快乐和欣喜。就象《失落的一角》里的那个角,当它找到自己的那个失落的角时,它转得飞快,不能停下来跟路边的小花说说话,不能跟蝴蝶打打招呼,也不能唱唱歌,歇歇脚,它只能飞快地不停地转下去。他一直在追求圆满,到最后发现这圆满得来也毫无意义。    生活的意义在哪里呢?一位已过了三年本命年的朋友仍不肯生孩子,她说,她受不了自己的孩子不是天才,干脆不生。呵,我想对她说一句:你自己也不天才,怎么不做个了结呢?既然你这么看重天才!以我一个普通的,已到中年的,有基本的社会经验和阅历的人来说,生活的意义不在于要争那个第一,不在于当冠军。而在于快乐,自己生活得快乐,也给别人带来快乐。一个人是否快乐是源自己他的内心,而不在于外力的帮助。物质的丰富并不能必然地带来快乐,维持快乐。    这样看来,我觉得那些人大附中数学班的孩子们搞反一件事情,他们最需要的不是超出一般的推理能力,计算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而是认知能力。对社会的认知,对大自然的认知。我想,我们学会一种知识或者技能,并不是学会这些东西的本身,最终是为了生活。哪怕你是一个数学天才,你也不能整天都在计算数学题,你也要吃喝拉撒,也有喜怒哀乐,有七情六欲,要跟大家在一起。如果一个人不能适应基本的生活环境,即使是天才,也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吧。  我从来不是反对上兴趣班,我反对的是家长跟风。别人学,他也学,其实学来有什么用,他倒不知道。如果孩子喜欢,而且能承受,那就可以让孩子上兴趣班。我也不反对孩子家长督促孩子学习,那也要在孩子可以接受和承受的范围内,而且要注意方式和方法。我讨厌那些拿孩子来比的家长,为了自己的面子而逼着孩子学习。作为一个母亲,我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样样优秀,可我还是不愿意因此而去逼他。我一直想做的就是让孩子自己感受到学习的快乐,知识的快乐,从而主动地学习,并在学习的过程感受到快乐。    这一点,其实也很做到,我现在在努力坚持着。    现在看我的孩子,呵,那么聪明的家伙,也只是在班里占中上的水平。极少考100分,没有考过第一名。作为母亲,我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样样优秀,事事拨尖。可看看他,那些知识不是不会呀,而是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做对,他还懂得那么多的小知识,说起话来,有板有眼。我一边给自己打气,一安慰自己,还好呀。这样也还好呀。    我在等他,等发现学习的乐趣,知识的魅力,等他求知意识的觉醒。最坏的结果就是,我一直也没有等到这一天。这是最坏的结果,不会更坏了。更坏的结果就是,一路赶着孩子往前跑,却也没有跑到终点,却没有看到路边的景色。毕竟泉泉是一路蹦蹦跳跳,玩玩耍耍地过来的呀。他看见路边的小花,他停下来跟蝴蝶聊聊天,跟蜗牛逗逗乐,甚至还可以歇歇躺躺,这么一路开开心心走过去了。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为“如何看待孩子的分数”说几句吧

评论内容:发表评论不能请不要超过250字;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关于我们 - 供应商加盟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9-2024 yr.pinnace.cn All Rights Reserved. 17育儿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104000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