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的物质满足并非正确爱孩子的方式。“比尔·盖茨这样的爸爸毕竟是极少数。”很多中国家长这样议论着。毕竟,盖茨拥有尚未成年的一子两女。他们分别出生于1996年、1999年、2002年。也就是说,目前都还是小学生,远远没能自立,更不用说“事业有成”。可做父亲的比尔·盖茨硬是不留给他们一分家产。盖茨认为:拥有不劳而获的财富,对于站在人生起跑点的子女来说并非好事。
无独有偶,跻身福布斯富豪排行榜,被称为“盖茨二世”的23岁美国男孩马克·扎克伯格,在20岁的时候主动选择了离开优裕生活的既定轨迹,和朋友一起创办了让yahoo和google都不敢小觑的社交网站。现在,马克依然住在他租赁的一室一厅里。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对这个浮华世界没有太多的反应。我只是想建立一个长期的东西,其他事情我都不关心。”
我们知道,很多外国孩子到了18岁就开始“自己养活自己”了,而18岁对于中国孩子们来说,是大学刚刚开始的年纪,大多数孩子还在心安理得地花着父母的钱在大学里读书。“事实上中国孩子自立的年龄现在不是提前了而是推迟了。”
社会学家研究表明,现在“独生子女”一代在完成了大学四年的学习之后,往往还要读研究生或者出国留学,很多“孩子”走上社会的时候,都已经超过了27岁。而在此前,他们的生活往往还都是父母供养的。由于找工作的艰难或初入社会遇到挫折等等,直到毕业后也不工作,干脆继续做自己喜欢的事同时“啃老”的也不在少数。
社会学者认为,其实“啃老”不仅仅意味着成年后还把生活的来源依赖在父母身上,另一种“啃老”表现在靠父母托关系找工作、即便结婚了生活自理能力也很差,拿爸妈家当“食堂”等等,而最严重的“啃老”事实上是在精神上无法独立,不知道除了听从父母的指挥外,未来的路该怎样走。
外国人着力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中国的父母则看上去更“有责任感”,不但要给孩子付学费、找工作,还要负责孩子的结婚、买房……作为家长,究竟为孩子付出多少是最合适的呢?记者调查表明,目前中国的家长看法不一:
保守派: “能给孩子的都给孩子”——
“把那么多辛苦赚来的钱都给别人?这种做法真不可思议。如此高尚的行为离我们的生活太远了。”接受采访的大部分中国的家长都表达了这样的看法。下岗老王今年52岁,唯一的儿子亮亮刚大学毕业,很辛苦地找到了一份工作,勉强开始养活自己。“我们老两口奋斗到现在,自己才刚刚有个小房,今后如果能攒些钱,肯定都要留给孩子的。”
老王的看法在经济不宽裕的家长中颇有代表性,而令人稍感意外的是,很多时尚白领的新爸妈和准爸妈也这样看。小玲在珠江新城的一家外企,每月拿着一笔可观的工资。谈起这个问题,小玲不假思索地说:“当然要把能给的全给孩子。我从小家里条件还算优越,现在的房子也是老妈给买的。在家长的支持下才能出国完成学业,并且周游世界。我也要为我的孩子创造这些条件才行啊。”小玲的老公阿华也这样看:“不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条件,孩子会怪我们不负责任的呀!”
中间派: “要留,但不要留太多”——
谈起“给孩子留多少遗产”的话题,在中学教书的清姐觉得“还是要给孩子留一些的,但是不需要太多。”“如果我是比尔·盖茨,相信我的家人早已衣食无忧,财富只是一个数字概念,这个概念证明了我的能力和成就,与我下一代的成就无关。他们的路要自己去走。如果让孩子们躺在财富上面睡大觉,反而是害了孩子。不过这是人家富豪的理想状态啊!对于我们中国的老百姓来说,还是要给孩子留一些本钱才行的。”
徐先生则认为:“每个民族的文化与国情不同,中国现在仍处于发展中,社会保障体制还没完善到可以让我们不用给后代留家产的地步,而且中国的文化是很重视亲情,所以我还是会考虑适当留些财产给子女。不过我觉得还是应该让子女明白,留家产不是做父母的义务,我也不会为了子女而在钱财上对自己或其他人过于苛刻,子女的未来应由他们自己去创造而不能让他们将父母的东西视为己有,留得多不代表就一定会让后代幸福。”
现代派: 18岁就把儿子赶出家门——
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开始具有了“尽早让孩子独立”的观念。在媒体工作的梁先生就打算让儿子从18岁就开始靠自己生活。梁先生觉得这对孩子来说是很好的锻炼,因为毕竟父母不可能跟孩子一辈子。“尤其对于男孩子来说,越早自立越好。以后的路就让他自己去走,我不会再给他留什么钱。”
从事早教工作的郑小姐则表示:“孩子的成长最好靠他们自己,我认为最珍贵的是从小培养子女有一个健全的人格,端正的言行,这才是给他们最大的财富。”
“我自己从大学毕业后就不再问父母要一分钱了。”已经有了8个月身孕、海珠区的王女士如是说。“虽然现在房价高,消费贵,但大家的条件都一样就没啥可抱怨的。既然我是靠自己的努力贷款买的房,我希望我的孩子也能跟他的同代人一起去竞争,搞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这样才能培养他作为一个独立社会个体的意识。而不是站在父母的肩膀上。”
专家意见
支持孩子,但不要包办一切
家长究竟应该为孩子付出多少呢?天英亲子中心专家刘智刚认为,家长应该支持孩子的成长,但不要企图为孩子包办一切,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
“比尔·盖茨的行为的确有其特殊的背景,在子女的生活、教育、就医等权利比较有保障的情况下,家长才比较容易有这种高尚的行为。现在虽然我国很多家庭已经步入了小康,但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还需要为孩子的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做很多努力。在这种情况下谈"遗产",似乎有点远。外国人能做的事未必我们一定要学,但比尔·盖茨和很多国外的家长所持有的育儿观念却是值得中国的家长们参考的。”刘智刚认为:“为孩子创造好的发展条件的确是为人父母的责任,但是真正的负责可能比单纯地创造财富更难。对于孩子来说,家长应尽的最大职责是培养他的独立能力,如果包办一切,孩子的未来就无从谈起了。”
究竟给孩子留什么?
“我们希望有两份永久的遗产能够留给我们的孩子,一个是根,另一个是翅膀。”著名作家小霍丁·卡特这样阐释自己对于“遗产”的看法。“根”就是一个人的心性和品质;“翅膀”则代表了他适应世界的生存能力。孩子首先应该拥有积极向上的人格,这样才成其为健康的人的根本;而勤劳、勇敢和耐挫性则可以帮助他在人生的道路上奋勇前行。心理学家谢光辉认为,只有这些才是家长应该给孩子留下的最宝贵的财富。
调查表明,高独立性、高自律性是成功人士的显著特征,这时候金钱和安逸可能成为孩子前行的阻力,而有时跌跌撞撞地前进才能成就一个真正的人。
评论内容:发表评论不能请不要超过250字;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