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不可多得的轻松时光,但也有不少孩子认为,假期里父母的监督和说教使他们压力更大了。作为父母,您肯定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关怀得无微不至,但是否真正了解过他们的情感和内心需求呢﹖如果平时很少与孩子交流,就在这个假期试着做做努力吧,不过,您可别把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位置上。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张小媛提出,父母在与孩子交流时,一定要在平等的状态下进行,这样不仅有助于孩子身心发展,还会带给家长更多的成就感。典型案例 案例1
女儿说我根本不爱她
陆女士(50岁,律师):从重点小学到重点中学再到美国留学,我们辛苦扶持独生女儿走上了一条我们所期望的成功路,但女儿却说,她从来都没享受过母爱。女儿提出,从小到大,爸爸妈妈在家里除了谈学习就是谈工作,跟她说得最多的话就是要学习好,考名校等,却从来也没有关心过她需要什么,喜欢什么,她遇到什么烦恼也不敢跟家人说,她在家的生活只有压力、没有快乐。
案例2
我跟妈妈没话可说
萌萌(15岁,中学生):我和妈妈根本无法沟通。妈妈不爱看书,我推荐她看看《读者》,她却责怪我不该从学习中分心,把我的课外书都没收了,说这些是“闲书”。妈妈从来不顾及我的感觉,总强迫我做她喜欢的事情,小时候逼我练钢琴,长大了她除了监督我不停地学习,还要每天给我吃一大堆营养品。在她眼里我就是一机器。
专家指导
孩子情感需求父母未必知道
孩子需要父母更多关爱 孩子非常在乎父母是否关注他们,而多数父母都以忙为理由,忽视孩子在不同阶段的心理需求。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家长尤其不要采用强硬的教育,这样容易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这个阶段如果处理不好跟孩子的关系,最容易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甚至造成孩子对家长的积怨。在全国妇联宣传部、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主办的第三届太阳石杯“智慧新妈妈&健康好娃娃”活动中,家庭文化研究会的专家们提出,要尽可能多地增强孩子的情感体验,父母要学会对孩子表达亲情,并应全面了解孩子各个成长阶段的变化,及时调整适用方法,这样方可赢得孩子的信任和尊敬。
父母做孩子终生的朋友 张小媛强调说,父母的家庭角色要与社会角色分离,父母是孩子的终身榜样。孩子身上的好习惯、坏习惯基本上来自父母和周围环境的熏陶。所以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要做到。
另外,父母要平等地做孩子的知心朋友,了解并欣赏孩子的优点,及时帮助他们解决烦恼和疑惑,这样能更好地培养孩子的自尊和自信,有助于孩子人格的健康发展。
实用对策
多种方法可与孩子沟通
专家提出,与孩子沟通的方法很多,在孩子成长的不同时期,交谈方法也要及时调整。
做孩子的玩伴在送孩子去学习的途中,每次找不同话题与他聊天;晚上或周末时间可以与他一起看书、看电视等;节假日应征求孩子意见,先陪孩子做喜欢的活动,然后再忙自己的事情。
做孩子的知己 培养与孩子共同的兴趣,在良好的氛围里与孩子沟通是最合适的方法。旅游或去游乐园的途中,爬山的时候,听音乐会、看电影或者看展览之后,都是与孩子交流的最佳时机。另外,交谈时最好不要对面而坐,在与孩子并肩朝着一个方向行走时,交谈起来更融洽。
做孩子的智囊孩子对父母老生常谈的说教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尤其在青春期,孩子强烈地认为自己足够成熟了,已不需要管教,他们更需要一个见多识广的朋友给他们做参谋、出主意,或提出一个正确的方法,指导他们作出选择。
做孩子的粉丝父母的无条件信任和欣赏是与孩子沟通交流的基础。对孩子做到最多地赞美其优点,尽量地包容其缺点;了解和欣赏孩子的爱好和兴趣,接纳他们的朋友,并给孩子留有足够的独立空间。
自已坐坐沙发,呵呵评论内容:发表评论不能请不要超过250字;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