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注意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胎儿生长所处的内分泌环境与母体的精神状态密切相联,孕妇保持心情舒畅,乐观豁达,情绪稳定,有利于胎儿生长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春季气候多变,容易干扰人体固有的生理功能。如自身适应能力差,可出现机体内外失衡,导致心理混乱的状况。因此春季调节情绪很重要。
室内不要放花草
春暖花开,很多人喜欢把鲜花摆放在居室里。有些花草会使孕妇产生不良反应,如茉莉、丁香、水仙等,具有浓烈的香味,会影响孕妇的食欲和嗅觉,甚至引起头痛、恶心和呕吐。还有一些花的花粉可能引起过敏。此外,孕妇代谢旺盛,居室需要充分的氧气,而有些花卉如夜来香、丁香等,吸进新鲜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会夺走居室内的氧气,对孕妇及胎儿的健康十分不利。
居室注意保温和换气
在北方三月中旬之后基本就停止供暖了,屋子里很比较冷,甚至比冬天里的温度还要低,这时应注意居室内的保暖加热,防止着凉感冒。怀孕后孕妇需要的氧气比平时要增加20%以上,因此居室要注意通风透气,保持空气新鲜,也可以减少空气中粉尘和病菌的危害。
想春季怀孕要做到提前预防
有些人认为,春季气温逐渐回升,空气中湿度大,有利于流感病毒、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肝炎病毒生长,孕妇免疫系统功能低下,容易感染各类病毒,影响胎儿脑神经系统发育。
专家提醒大家,冬春季节各类病毒确实比较多,人体也容易患流感等传染性疾病,因此,如果有计划怀孕的女性,刻意错开早春季节也是可以的。但如果已经怀上宝宝,也没必要刻意流产,只要日常多加注意,还是能避免感染各类病毒的。
为了避免病毒感染,女性计划怀孕前要做好优生四项、艾滋、梅毒、乙肝等检查,从计划怀孕开始,就要少去电影院、超市等密闭的公共场所以及医院等人员集中的地方。为了预防风疹病毒感染,可在孕前3个月注射风疹疫苗,不饲养宠物,避免感染弓形虫病毒(整理:亲子网www.8e.org.cn)。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这种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传播。风疹的临床症状较轻,大多数人只有低热,轻微头痛,食欲减退及皮疹等。病程一般也较短,一周即可痊愈。因为症状和体征轻微,所以往往不被人们所重视。因此也就很容易在人群中引起流行。
而如果孕妇在怀孕三个月内感染了风疹病毒,那就危害很大了。因为病毒可通过胎盘危及胎儿。因为在这一时期胚胎还未成形,各个器官正在发育,很容易在病毒作用下使某个器官的发育暂停或发生错乱,从而造成严重的先天性风疹综合征,使胎儿形成各种畸形,如先天性白内障、耳聋、小头畸形、智力低下、发育迟缓、先天性心脏病等等。而且,这种先天畸形,在胎儿出生后往往不能立即发现,要等到几周、几个月甚至到孩子已经3——4岁时才逐渐显露出来。
据专家统计,在孕期第1个月感染风疹病毒,胎儿畸形的发生率高达50%;第二个月为30%;第三个月为20%;第四个月为55%。并认为妊娠四个月后感染风疹病毒对胎儿也不是完全没有危险。所以要告诫怀孕的妇女,在四个月内,不要到公共场所去,以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
近几年来,随着医药科学的发展,一些发达国家已采用注射疫苗的方法来预防风疹的流行。如美国,对15个月至12岁的儿童,不论男女都必须注射风疹疫苗。英国则对11——14岁的女孩注射风疹疫苗。我国对风疹疫苗虽未列入计划免疫,但也已经进口了一种联合疫苗(即可以同时预防风疹、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的疫苗)。注射这种疫苗后就可以预防这三种常见的传染病。但在接种疫苗后三个月内不能怀孕,否则,减毒活疫苗反而会毒害胎儿。
春季怀孕容易早产说法无依据
有文章指出,春天受孕的女性较其他季节受孕的女性,更容易在妊娠时间不足37周时就生下早产儿,原因在于随着季节的不同,人们的饮食、日照、锻炼习惯都会发生变化,影响到人体免疫系统,从而给怀孕带来潜在影响。
对此,专家认为,早产与病毒感染、过度劳累、外伤、细菌性感染(阴道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胎膜早破、宫颈机能不全有关,与季节因素关系不大,因此春季怀孕容易早产的说法并无太多科学依据。但需要注意的是,孕妇应当定期做围产保健、保持愉悦心情、注意饮食卫生,减少盐分和水分的摄入量,避免过度精神刺激、过度劳累和不洁食物引起腹痛腹泻诱发的早产。
春季情绪波动大会影响宝宝吗?
有报道称,春季人们情绪变化大、容易烦躁生气,会影响腹中胎儿的健康甚至导致唇腭裂等缺陷儿的形成。
据专家分析说,心情可能与季节有一定关系,因为中国历来就有“伤春悲秋”的说法,但是冬季人的心情容易抑郁,夏季天气燥热,人的心情也容易烦躁,关键还在于人的自我调适能力如何。
女性在孕期应当保持好的心情,为了避免烦恼、惊恐和忧虑情绪,不妨将生活工作环境布置得整洁美观,多听听优美的音乐和诗歌,多看育儿书籍,不阅读刺激性的杂志、报纸。多去大自然中呼吸新鲜空气,饮食起居保持良好规律。同时,丈夫也应当多关心妻子,帮助妻子适应怀孕带来的不便和不适,保持愉悦的心情。
评论内容:发表评论不能请不要超过250字;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