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李跃儿"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非常喜欢这段,为这个老师的授课方式,常想,如果我国的大多数老师都像她这样,注重培养孩子的想像力的话,中国的未来一定是不可估量的.
朋友4岁多的儿子, 看了这段后, 直夸:阿姨真厉害! (呵呵,他不知道,这是阿姨摘抄的. 阿姨也就借势很是美了一番.)
那么能不能用一种其它的方式上语文课呢?抱着这样的想法,有一天,有位老师给一个6岁孩子的班集上了一节语文课:《司马光砸缸》。这篇课文目的是教人富于同情心,有智慧,紧要关头处理危机的能力。要让孩子成为主体,参与其中,自己想办法,自己推导出结果……
起初只是希望孩子们能想到把缸砸烂,所以老师拿着一块瓦片走进了课堂,“哐铛”扔在地上……这样做是让孩知道这种东西是可以被打烂的。然后告诉他们“缸”的概念,因为现在的孩子一般都不知道“缸”是什么东西。
接下来,就把课文中的智慧点提出来作为刺激。老师说今天要让大家解决一个问题:你们六个小朋友一起出去玩,其中有一个掉进一个装满水的缸里,你们所有的人都不会游泳,也不会潜水,必须在15分钟之内把人救上来。接着,讲了为什么要在15分钟之内把人救上来的原因。
老师问:“谁有办法?”
孩子们一听就炸开了,顾不上举手就大喊大叫起来。一个男孩先说,他说:“可以找一架梯子伸进缸里,让他自己爬上来。”
老师停顿了一下,又问:“大家讨论一下,这个办法行不行?”有的说:“找不到梯子怎么办?”老师说:“假如旁边正好有架梯子,你放进缸里,他能自己爬上来吗?”多数孩子都点头,坚信能爬上来。
老师问一个持不同意见的孩子:“你为什么认为爬不上来?”
他说:“水一淹人就糊涂了。”
老师朝着全班问:“谁被水淹过?”
有几个孩子举起手来,老师叫起一个讲讲被淹的感觉。他说上不来气,使劲咳嗽,特别难受。于是老师讲了一个人掉进水的瞬间里可能会出现哪种情况。在老师讲完后,全班便否定了这个方案。
这时有个孩子举起手并大声地说:“有一个办法,我爷爷说,他年轻的时候放马,拿根挽了扣的绳子一甩,就能套到马的脖子上。我们用这种办法把他套上来吧。”
老师说:“这个办法似乎不错,好,我们再来讨论,行还是不行?”有的说:“我们谁也没有套过马,套不准落水的小朋友。”有的说:“小朋友在水底下,绳子扔进缸里会浮在水的表面,根本套不到他的脖子。”这时候开始发生争论,有的说绳子在水里能沉下去,有的说不能。
老师说:“关于这个问题回去与你们的爸爸妈妈找找书,查一查看,绳子在水里有没有浮力?是沉在水下呢,还是浮在表面?我们现在假定,第一,那个落水的小朋友在水里肯定是胡乱扑腾的,他的头、手、脚全在乱动,你把绳子扔进水里,即使能够沉得下去,也很难套上,是不是?要是运气好,套到他的手上或者脚上,就说明还有点希望,要是套在脖子上,会出现什么情形呢?”
有个孩子站起来说:“会勒得上不来气,会把那个小朋友勒死的。”
老师说:“对。要是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还是不能达到救人的目的,大家还有什么办法?”
人常说“急中生智”,他这是“急中生愚”。
“智”从哪里来?从“愚”中来。即便是想出了最最蹩脚的办法,也会刺激智慧的成长。
这时候,孩子们急得不得了。有的说打110,但是这个办法也被否决了,因为这需要很长时间,等110来早就超过15分钟了。有的说快去喊爸爸妈妈,也被否决了,因为万一找不着,时间也被延误了。
由于所有的办法都不能解救这个孩子,全班所有孩子,都被激起了想方设法的热情。因为时间关系,老师不能让每个孩子都把他们的办法陈述一遍,更不能每种办法都要拿来讨论,怎么办呢?这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一种方式,让每个孩子有一个表达自己的想法的机会。
然后老师说:其实,今天我们讨论的这件事真的发生过,一千多年以前有过这样一个小孩,他跟几个小朋友出去玩,就有一个同伴不小心掉进了缸里。这件事被一个人写成了文章,老师现在就把这篇文章读给你们听听,老师刚开口读了题目,他们就说:噢,我们知道了,这个人叫司马光,他把缸给砸烂了。
他们以为知道结果就够了,还不能上升到对于人类文化的欣赏,老师做的就是要让他们在这方面得到提升。
老师说:“我们接着往下听,看看这个人写的故事好不好?”在老师读的时候,全班静悄悄的,你会感觉到孩子对这篇文章的赞叹,他们把整篇文章一字不拉地全听进去了。
同时老师发现,在这样的时候把课文展示给孩子就会产生出最佳效果,就会使他们融入到文章之中,产生审美。一个带有审美、欣赏的人与一个没有这种情感的人面对一篇文章时是完全不同的,而传统教育最容易忽略的就是这个方面。先让他们讨论,让他们写作,把那些作文宣读,然后,展示课文,这样就能让他们与自己的文章进行比较,就会知道课文好在什么地方,就会如饥似渴。
老师说:“大家认为这个名叫司马光的小孩怎么样?他是不是特别聪明、智慧呢?”孩子说是。话音刚落,就见一个孩子举起手来。老师想他有什么事?是不是尿急了要上厕所?没想到他说:“老师,我认为司马光也不聪明。”
老师一听,不得了!就笑着问:“你有更好的办法吗?”他说:“有,老师们几个小朋友可以一起用力把缸推倒。”老师说:“这个办法的确很棒,人得救了,缸还能用,人缸两全。”
全班孩子欢呼起来,因为这个办法的确要比司马光高明许多。
你看,正像那位教育家说的,课堂的作用不在传授,而在激发。激发才能产生兴趣,有了兴趣也就有了动力,这个动力是干什么的?就是要将所学的变作经验,完成一个实体化的过程。从品格到知识,创造呀、想象呀、参与呀全部包含在这个过程当中。一个好老师之所以好,虽然他有一个总体的设想,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是硬性地控制,完全按照老师的思路,而是顺着孩子思路。就是说,课堂不是由老师推动,而是由学生推动。
摘自李跃儿"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非常喜欢这段,为这个老师的授课方式,常想,如果我国的大多数老师都像她这样,注重培养孩子的想像力的话,中国的未来一定是不可估量的.
朋友4岁多的儿子, 看了这段后, 直夸:阿姨真厉害! (呵呵,他不知道,这是阿姨摘抄的. 阿姨也就借势很是美了一番.)
那么能不能用一种其它的方式上语文课呢?抱着这样的想法,有一天,有位老师给一个6岁孩子的班集上了一节语文课:《司马光砸缸》。这篇课文目的是教人富于同情心,有智慧,紧要关头处理危机的能力。要让孩子成为主体,参与其中,自己想办法,自己推导出结果……
起初只是希望孩子们能想到把缸砸烂,所以老师拿着一块瓦片走进了课堂,“哐铛”扔在地上……这样做是让孩知道这种东西是可以被打烂的。然后告诉他们“缸”的概念,因为现在的孩子一般都不知道“缸”是什么东西。
接下来,就把课文中的智慧点提出来作为刺激。老师说今天要让大家解决一个问题:你们六个小朋友一起出去玩,其中有一个掉进一个装满水的缸里,你们所有的人都不会游泳,也不会潜水,必须在15分钟之内把人救上来。接着,讲了为什么要在15分钟之内把人救上来的原因。
老师问:“谁有办法?”
孩子们一听就炸开了,顾不上举手就大喊大叫起来。一个男孩先说,他说:“可以找一架梯子伸进缸里,让他自己爬上来。”
老师停顿了一下,又问:“大家讨论一下,这个办法行不行?”有的说:“找不到梯子怎么办?”老师说:“假如旁边正好有架梯子,你放进缸里,他能自己爬上来吗?”多数孩子都点头,坚信能爬上来。
老师问一个持不同意见的孩子:“你为什么认为爬不上来?”
他说:“水一淹人就糊涂了。”
老师朝着全班问:“谁被水淹过?”
有几个孩子举起手来,老师叫起一个讲讲被淹的感觉。他说上不来气,使劲咳嗽,特别难受。于是老师讲了一个人掉进水的瞬间里可能会出现哪种情况。在老师讲完后,全班便否定了这个方案。
这时有个孩子举起手并大声地说:“有一个办法,我爷爷说,他年轻的时候放马,拿根挽了扣的绳子一甩,就能套到马的脖子上。我们用这种办法把他套上来吧。”
老师说:“这个办法似乎不错,好,我们再来讨论,行还是不行?”有的说:“我们谁也没有套过马,套不准落水的小朋友。”有的说:“小朋友在水底下,绳子扔进缸里会浮在水的表面,根本套不到他的脖子。”这时候开始发生争论,有的说绳子在水里能沉下去,有的说不能。
老师说:“关于这个问题回去与你们的爸爸妈妈找找书,查一查看,绳子在水里有没有浮力?是沉在水下呢,还是浮在表面?我们现在假定,第一,那个落水的小朋友在水里肯定是胡乱扑腾的,他的头、手、脚全在乱动,你把绳子扔进水里,即使能够沉得下去,也很难套上,是不是?要是运气好,套到他的手上或者脚上,就说明还有点希望,要是套在脖子上,会出现什么情形呢?”
有个孩子站起来说:“会勒得上不来气,会把那个小朋友勒死的。”
老师说:“对。要是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还是不能达到救人的目的,大家还有什么办法?”
人常说“急中生智”,他这是“急中生愚”。
“智”从哪里来?从“愚”中来。即便是想出了最最蹩脚的办法,也会刺激智慧的成长。
这时候,孩子们急得不得了。有的说打110,但是这个办法也被否决了,因为这需要很长时间,等110来早就超过15分钟了。有的说快去喊爸爸妈妈,也被否决了,因为万一找不着,时间也被延误了。
由于所有的办法都不能解救这个孩子,全班所有孩子,都被激起了想方设法的热情。因为时间关系,老师不能让每个孩子都把他们的办法陈述一遍,更不能每种办法都要拿来讨论,怎么办呢?这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一种方式,让每个孩子有一个表达自己的想法的机会。
然后老师说:其实,今天我们讨论的这件事真的发生过,一千多年以前有过这样一个小孩,他跟几个小朋友出去玩,就有一个同伴不小心掉进了缸里。这件事被一个人写成了文章,老师现在就把这篇文章读给你们听听,老师刚开口读了题目,他们就说:噢,我们知道了,这个人叫司马光,他把缸给砸烂了。
他们以为知道结果就够了,还不能上升到对于人类文化的欣赏,老师做的就是要让他们在这方面得到提升。
老师说:“我们接着往下听,看看这个人写的故事好不好?”在老师读的时候,全班静悄悄的,你会感觉到孩子对这篇文章的赞叹,他们把整篇文章一字不拉地全听进去了。
同时老师发现,在这样的时候把课文展示给孩子就会产生出最佳效果,就会使他们融入到文章之中,产生审美。一个带有审美、欣赏的人与一个没有这种情感的人面对一篇文章时是完全不同的,而传统教育最容易忽略的就是这个方面。先让他们讨论,让他们写作,把那些作文宣读,然后,展示课文,这样就能让他们与自己的文章进行比较,就会知道课文好在什么地方,就会如饥似渴。
老师说:“大家认为这个名叫司马光的小孩怎么样?他是不是特别聪明、智慧呢?”孩子说是。话音刚落,就见一个孩子举起手来。老师想他有什么事?是不是尿急了要上厕所?没想到他说:“老师,我认为司马光也不聪明。”
老师一听,不得了!就笑着问:“你有更好的办法吗?”他说:“有,老师们几个小朋友可以一起用力把缸推倒。”老师说:“这个办法的确很棒,人得救了,缸还能用,人缸两全。”
全班孩子欢呼起来,因为这个办法的确要比司马光高明许多。
你看,正像那位教育家说的,课堂的作用不在传授,而在激发。激发才能产生兴趣,有了兴趣也就有了动力,这个动力是干什么的?就是要将所学的变作经验,完成一个实体化的过程。从品格到知识,创造呀、想象呀、参与呀全部包含在这个过程当中。一个好老师之所以好,虽然他有一个总体的设想,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是硬性地控制,完全按照老师的思路,而是顺着孩子思路。就是说,课堂不是由老师推动,而是由学生推动。
这种方式非常好!
评论内容:发表评论不能请不要超过250字;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