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4个孩子的敏感期故事第二章 0岁-2岁半第三章 2岁半-3岁第四章 3岁~4岁第五章 4岁~5岁第六章 5岁~6岁第七章 6岁以上第八章 看看身边的孩子第九章 孩子应该怎样学习
第三章2岁半-3岁(20多个孩子的敏感期故事)58
走楼梯(1楼)...58
咬人的小天使...59
范嘉欣的故事(2楼)....60
主题课...60
西天...60
不让妈妈打电话...61
社交...62
这不是我的衣服...64
重新开门...64
学会交际...65
了了观察记录...66
这澡洗得好烦...67
不!我就不!68
谁让你替我关灯...69
心理暗示...70
我正“请等待”着...71
他打我...71
细微的事物...72
请爸爸工作...73
走向独立...74
我的杯子...75
这不是我的鞋...76
车走了新路线...76
老师,我要归位...77
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78
挂毛巾...78
我不想让她歪...79
海上荡船和飞机路...79
小虎虎的故事(3楼)....80
你不是好男人...80
真棒...81
不幸福的人才可怜...82
熟悉新环境...82
自我的诞生...83
第三章 2岁半-3岁(20多个孩子的敏感期故事)建立概念---儿童开始将自己的认知感觉同语言配对自我意识产生---私有意识产生,明确指明“这是我的。”
走楼梯2岁7个月的樊真刚来我们班,大概是刚到一个新环境吧,她显得很胆小。 吃完早餐,我见她站在楼梯边,一直不动地盯着楼梯看。我走到她身边,伸出手,她把手放在我的手心,我们一步步地走下楼去。下楼过程中我告诉她下楼梯的正确方法:手抓住旁边的扶杆,眼看着脚下的台阶,一级一级走。 来到院子里,她松开我的手走向一个有台阶的地方,然后沿着台阶,一级一级往上走,动作很缓慢,从9:30到10:30整整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她一直在这样走。走累了就坐在楼梯上休息,然后接着走。我发现她此后的每天都重复这一活动。很快,她就能独立在大厅及院子里四处活动了。孙瑞雪:攀爬楼梯的敏感期一般在1岁左右出现。这时儿童开始喜欢在楼梯上爬上爬下,先用手判断上下楼梯之间的空间距离,然后试着用脚来判断。因为成人总担心这样危险,并觉得孩子用手摸地不卫生,常常阻止、破坏了这一敏感期的正常发展,对大多数孩子来说,这一敏感期往往滞后到2岁多甚至3岁才出现。
咬人的小天使晨晨是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是大家心目中的小天使。但在满2岁8个月的那段时间,她突然开始咬人了。 一天晚上,一家人正在看电视,突然,晨晨的妈妈恼怒地大喝一声:“怎么这么不象话!”就在妈妈扬手要打的那一刻,晨晨的表姐也惊叫了一声。她们俩先后被晨晨咬了一口!我赶紧挡住了妈妈的巴掌:“孩子可能到了咬人的敏感期。”说时迟那时快,我也被咬了一口!疼得我真想发火,但我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把晨晨轻轻抱在一边。 接下来的几天,大家做了充分的防备,晨晨不再能轻易地咬到谁了,她只好趁着和你亲近的时候咬你一口,有时咬不着手和脸,她就咬衣服,但她从来不咬不认识或不熟悉的人。 一个多星期过去后,澄澄不再咬人了。我手臂上被她咬的那片淤血还在,跟孙老师沟通后我知道了:咬人的敏感期在2岁半到3岁出现,孩子咬时并无恶意,把他抱在一边就可以了。 孙瑞雪:我们观察了部分2岁的孩子后发现,他们在咀嚼一些食物(如馒头、面包、硬一些的水果)时,口形和咀嚼的方式像老人,牙齿无力。显然,两岁以前他们吃的食物几乎都是稀软的。在长牙的敏感期,应该给幼儿提供较硬的食物让他练习咀嚼,他们常常会嚼了吐,吐了又嚼,但从不咽下,有时会被卡住,但幼儿会自我调整。口的敏感期在0——1岁出现,孩子尝试着用口(也包括牙齿)来认识外在的世界,发展他的认知能力。有的孩子敏感期度过得很好,1岁之后不再有这一特征,但很多孩子却在2岁左右开始“咬”人。这时我们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些东西,如大象的鼻子等,但效果不是很好,有时孩子会明确告诉你,咬橡胶不好,咬皮肤的感觉才好。咬皮肤似乎能很快满足这一敏感期,并让孩子迅速度过去。然后,儿童会出现高度的宁静和下一步的智能需求。
最后编辑此帖2008-11-19 13:29:28。
范嘉欣的故事
主题课女儿范嘉欣2岁9个月了。每天下班回家忙乎完晚饭,我都精疲力尽得直想上床睡觉,但女儿会在这时精神抖擞地跑过来:“妈妈,上主题课!”看着女儿天真的小脸,我迅速调整状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给她上课。 从阅读开始,我认真进行每一个内容。孩子xxx的时间从最初的两三分钟增至五分钟,我常常暗自吃惊:2岁9个月的她有如此好的定力,正襟危坐,仿佛真正进入了境界。 每天的主题课内容都不一样:开门,关门,怎样翻书,怎样咳嗽,怎样擦屁股,怎样轻拿轻放……我示范完毕,她一丝不苟地模仿进行,每个动作都小心翼翼。我越来越认真,生怕哪一个不完美的动作影响她。杜威说过:“生活就是教育。” 该走线了,她的小屋里没有录音机,但她用她的玩具代替录音机,煞有介事地按一下,然后让我跟随着她的动作和节奏走线,走线完毕还会再去按一下玩具,一招一式都透露出严谨与秩序。 如此这般我们每晚进行。我不知道她在学校是怎么上主题课的,是她特别喜欢主题课?还是我跟她一对一上感觉更好?或是她在学校的主题课没有得到满足…… 无论如何,我都相信这样的主题课对她有帮助,如果她需要,我会打起精神,不厌其烦地进行下去。 孙瑞雪:这就是母亲,无论怎样忙,怎样累,只要孩子需要…… 这就是孩子,他们从不偷懒,只要自身发展…… 在家里上主题课并不是必需的,但只要孩子喜欢就可以进行。学校的主题课,每次都有新的主题,通过一些固定的程式让孩子学会文明的生活用语和雅致的举止。我们小的时候几乎没上过主题课,满大街的马路广告牌都在召唤着精神文明。如果让孩子在幼儿园的几年时间里天天上生活主题课,我们还用担心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吗?
西天 每晚临睡前,女儿都让我给她唱歌或读诗。 今天还是老样儿,她选我读。第一首她选《蜻蜓》,第二首选《蘑菇》,第三首是《打翻了》,每次她都将《打翻了》说成太阳,因为这首诗的第一句是“太阳打翻了……” 读了一遍《打翻了》,她要求再读一遍,我读完后她又要求再读一遍,我边读边看着她,她的两只黑眼睛眨巴着,不知在想什么。 读完这遍,女儿突然对我说:“妈妈,应该太阳打翻了,金红霞流满西天;西天打翻了,……”天呐,她竟然发现了诗的韵律!正当我激动地要去亲她的小脸时,她又说:“妈妈,太阳打翻了,金红霞流满西天的‘西天’就是‘白龙马,蹄朝西’里唐僧西天取经的‘西天’。” 尽管此西天非彼西天,我也不愿再解释,总有一天她会弄明白这两个“西天”的区别,此刻我要做的是,给她一个紧紧的拥抱!我为她骄傲,为她的发现和配对而骄傲! 附原文: 打翻了 [台湾]张晓风 太阳打翻了,金红霞流满西天; 月亮打翻了,白水银一直淌到我床前; 春天打翻了,滚的满山满野的花儿; 清香打翻了,散成一队队的风; 风儿打翻了,飘入我小小沉沉的梦。 孙瑞雪:临睡前读优美的书,让童年的心积淀生活的诗意。在这种诗意里,儿童发现着,创造着,成长着。 儿童在临睡前的读书需求,是一个普遍现象。可以给孩子读各种各样的书,写实的,科幻的,童话,但必须是大师们写的,逻辑严密的,语言优美的,适合儿童心灵发展的。 记得看过一部著名电影:主人公向法院要求一名小孩的抚养权,可他并不是孩子的父亲。“你的理由呢?”法官问道。“我……我睡觉前给他读书。”男人说。“他给我读书。”孩子说。不让妈妈打电话晚饭后,我和范嘉欣坐在沙发上,边吃水果边聊天。这一段时间,范嘉欣每天晚上都让我陪她,或者说说话,或者读读书。有时,我想让她独自玩一会儿,我去干干家务,只要我一起身她就会大声尖叫:“妈妈,妈妈。”上了一个月的幼儿园,她似乎变了个人。从前安静、平和的违变得焦虑、烦躁,她甚至有时会揪住我,用手打我:“不让妈妈上课,就不让妈妈上课!”在她心里,我应该就是她的妈妈,但到了幼儿园,我却成了“老师”,可能这一角色的转换让她无法接受。电话铃响了,我准备起身接电话。“不让妈妈接电话!”她光着香脚跑到电话旁:“喂,请问你是谁?爸爸不在,上山去了,再见!”接完了这个电话,陆续又接了几个,都是找她爸爸,她的回答都一样。整个晚上我们坐在沙发上。我终于打消了干家务的念头,女儿更需要我。快9点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一个好友生病,我一直未打电话慰问,赶紧拨通电话和她聊了起来。范嘉欣坐在沙发上注视着我。聊到近二十分钟时,她突然大声尖叫起来:“不让妈妈打电话!”这声音吓着了电话另一头的朋友:“你女儿怎么了?”未等我回答,范嘉欣已经从沙发上冲了下来,一边大声尖叫:“不让妈妈打电话!”一边乱按电话键。我结束了通话,这时范嘉欣已泪流满面。 “毛毛,你怎么了?”我抱着女儿温柔地问,范嘉欣一边抽泣,一边小声地说:“不让妈妈打电活,就让妈妈陪毛毛。” 我心一沉。一天中只有这段时间我和她独处,她需要的是一个全心全意陪她的妈妈,而不是一个人在她身边、却屡屡分心的妈妈!(段武宽)
社交 2岁10个月的樊琦刚入院时情绪低落,拒绝老师抱她,拒绝小朋友拉她的手,排斥周围一切事物。 樊琦的妈妈常给她带很多零食。刚开始她把零食抱在怀里,不要说和别人分享,甚至都不让人看一眼。但最近她开始喜欢站在旁边,看小朋友们一起玩,看小朋友们分享食品。有时她会自我安慰地说:“我也有吃的,就不给你们。” 那天刘寰宇正在和小朋友分享食物,樊琦走到老师身边说:“老师,我也想吃。”“你可以问问他愿意不愿意和你分享?”“他不给我!”“你没问怎么知道呢?”樊琦壮着胆子走了过去,小声问:“你能给我分享一个吗?”刘寰宇干脆地说:“行!”给了她一个。 樊琦很快吃完了,接着又问:“再给我分享一个好吗?”这次刘寰宇没有给她,而是提出了要求:“那你也给我分享。”边说边指着樊琦手里的食物。樊琦犹豫了一会儿:“好——吧。”小心地拿出一个和刘寰宇交换。两人交换了几次,看上去都很高兴。 有一天,我们班吴泽茜(比樊琦大一点的一个小女孩)带了一袋“麦咪”来幼儿院。她很喜欢樊琦,就给她分享了一块,但并没有要求樊琦给她分享。接受了几次分享物后,樊琦终于拿出自己的食物给茜茜分享。可爱的茜茜说:“姐姐不吃,你吃吧!” 茜茜常常叫樊琦妹妹,并且要求樊琦叫她姐姐。看到茜茜不吃,樊琦过来很不解地对我说:“她不吃!”“她是因为喜欢你才和你分享的。她并不想吃你的东西。”我说。 过了两天,情况发生了彻底的变化。樊琦一到学校就把自己的食物分享给很多小朋友(狗狗,茜茜,蛋蛋,贝贝等),分完后还要求和他们一起玩,大家一起玩得非常快乐。 有时候别的小朋友带了吃的没给她分享,她会很生气地说:“你不给我分享,我不和你玩了。”还要求别的小朋友也不和那个小朋友玩。就这样她开始有了自己交朋友的方法,还常给老师说她最喜欢和谁玩,谁对她好,谁最坏等等类似的话。 十一长假后,樊琦的兴趣又转移了,开始对荡秋千很感兴趣,每天都荡,并且常常是一个人荡。她动作的协调性越来越好。看来她已经对分享食物、交朋友不感兴趣了。 也许樊琦的另一个敏感期又来了。 孙瑞雪:在我们这里,孩子们有权将自己的东西带到学校。在自由自在的活动中,孩子们借助食物和玩具建构最早的人际关系智能,认识人与物,物与物,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有一次,3个男孩(4至5岁)来到校长办公室,每人手中拿2个模型蜘蛛侠,要给两个校长和我描述蜘蛛侠的特点:“他的胸前有一个蜘蛛”,“他的嘴像老头的嘴”……他们拿着蜘蛛侠在桌子上的上空摆来荡去,显示了一会儿,又把阵地转移到大厅里。三位校长对视一笑:三个孩子都到了身份确认的敏感期。这一共同的敏感期和共同拥有的玩具,使他们拥有了共同的语言,还自动组成一个行动小组(可能这是早期的组织能力的雏形)。这是一个让孩子多方位成长的机会。 和谐的人际关系不是在军队式的集体中建立的,而是通过自由选择伙伴、长期自由交往、对话、活动的过程而建立的。人是社会的存在者,正常儿童愿意和其他人交往与合作。因此,儿童一定要生活在一个适应的环境中,这个环境应该是自然(混龄的)而和谐的——一切该发生的都自然发生;这个环境应该是积极而友善的——孩子们和老师们互相尊重、平等地生活在一起。这就是爱和自由的成长环境。 成人的交往方式其实延续了儿童时期的很多做法,只不过呈现一个螺旋式的上升。百姓之间,一支烟、一杯酒就可能是一段交际的序幕;一束花、一件小礼物可以加深他们的关系;由于共同的物质需要,人们站到了一起;由于共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者们站到了一起;由于共同的理想,思想家、革命家又站到了一起……
这不是我的衣服 清晨上班的路上,我发觉今天的天空格外高、格外蓝。来到学校和凌老师一商量,我们决定带孩子们外出,去享受春日温暖的阳光和大自然的宁静。 吃完早餐,孩子们回到班里。穿外套的、找帽子的、喝水的,忙得不亦乐乎。几个小孩子喊着让老师帮他们穿衣服。我取下一件白色的小外套,摘掉套在袖子上的蓝色小背包,把3岁的樊琦叫过来准备给她穿。哪知刚套上一只袖子,琦琦便大叫起来:“这不是我的衣服!”“怎么不是你的,早晨是我帮你脱下来的,书包还套在上面呢!”我一边说,一边给琦琦穿好了衣服。 “这不是我的衣服,我的衣服在家没穿来!”说这话时,琦琦的眼泪已经噼哩啪拉掉下来了。“琦琦,昨天你穿的是粉色的外套,今天你就是穿这件衣服来的,你看,那不是你的小背包吗?”我指着挂钩上的一只小背包说,这时我的口气肯定是带着一丝不耐烦了。“这不是我的衣服!这不是我的衣服!我的衣服在家没穿来!” 琦琦奋力分辨着,哭得更厉害了。“那也不是我的小背包,这个才是我的小背包!”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我看见一蓝一黄两个小背包。唉呀,那个蓝色的小背包好象是石丛的。那么,这件白色的小外套是石丛的了?难道我记错了? 正疑惑着,外面有人叫我,我应声出去了。 回到班里,凌老师已经帮石丛穿好了那件白色的小外套,琦琦依然在一旁无声地啜泣着。“琦琦早晨就这样来的,她没穿外套。”凌老师的话击碎了我一向自信的记忆力。 我摇摇头苦笑了,带着对琦琦满心的歉意,我拉过她,擦干她脸上的泪水:“对不起,琦琦,是我记错了!” 孙瑞雪:我们学校有句格言:只有错误的成人,没有错误的儿童。
重新开门 2岁10个月的苗苗入院已经3个月了。自入院以来她情绪一直很稳定,但最近开始,她总因为一些小事儿哭闹不停。她执拗的敏感期提前到来了。 爸爸妈妈开车来接她回家,妈妈抱着苗苗,爸爸顺手将车门打开,苗苗忽然大哭起来:“让妈妈开车门。”爸爸赶紧把车门关上,妈妈重新打开了车门,可苗苗就是不上车,在妈妈怀里挣扎着:“不要现在打开车门,要妈妈刚才打开车门。!”爸爸妈妈无奈地等着,直到她情绪稳定了,才上车回家。 爸爸早晨送苗苗来,我正在为其他孩子脱衣服,她爸爸自己推开了教室的门,苗苗哭着不进来:“要冯老师开门。”爸爸关上门退出去,我在里面重新把门打开。可是已经晚了,苗苗叫嚷着:“要刚才冯老师开门。” 孙瑞雪:儿童秩序的敏感期呈现螺旋式上升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了秩序的破坏而哭闹,秩序一旦恢复就会安静下来;为了维护秩序而说不,自我意识开始萌芽;为了维护秩序而执拗,一切要重新来。孩子执拗的这个阶段可能是老师和父母最为苦恼的时期,因为执拗的要求具有不可逆性,让人感到头疼。
学会交际 轩轩来我们幼儿同时还不到3岁。此前他从未进过任何幼儿园,一直在家由父母(晚上)及保姆(白天)带。 入院最初的三个月,轩轩常常一个人独自玩耍或是在操场四处漫游,偶尔会和同龄或比他小一点的孩子接触,但基本上不与大孩子交往。分享日带来玩具,也始终紧抱着不和其他孩子分享。别人要分享他的玩具他就会大哭。 慢慢地,他和同龄的或小一点孩子的接触频繁起来,对小孩子尤为关照,常以大哥哥自居。但和大孩子仍无实质上的交往。又过了几个月,他开始和同龄小朋友发生冲突,并为此哭泣。与大一点的孩子交往也增多了,时常和他们结伙游戏,分享日带来的玩具也愿意与伙伴分享,但不肯把自己喜欢的玩具带来,只带旧的或自己不喜欢的玩具。 又过了两个月,夏天到了,他大多时候都在室外与伙伴们游戏,与同龄伙伴的冲突也减少了,开始喜欢和年龄稍大的孩子交往。分享日开始把自己最喜欢的玩具带来和伙伴分享。七月份开始,他坚持每天带糖来与小朋友分享,妈妈不允许带就跟妈妈哭闹纠缠。逼得妈妈没办法,找老师求救。老师和妈妈协商后决定,每天下午妈妈接他时带一大袋糖来。当小朋友围着他、向他要糖并表示感谢时,他非常快乐,与伙伴们的关系也更加融洽,找老师解决问题的次数也减少了很多。 两周后,他不再强求妈妈带糖来接他了。他已经不用通过食物交朋友了。(李燕)孙瑞雪: 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孩子逐渐放松并以自己的方式融合到环境中去。他学会观察周围的环境和人,学着尝试不同的交往方式,并从中找到乐趣,积累成长的经验。
了了观察记录 了了快3岁了,以前从未上过幼儿园。 了了刚来时没有安全感,看上去很拘谨,口头表达能力也比较弱,拒绝接触其他小朋友,表情也很冷漠。 了了的吐字不太清楚,说一句话别人只能听懂个别意思。同意老师的建议就说声“好”,不同意说声“不好”,即使这两个字也说得比较吃力,说话时他也不看对方,或者左顾右盼,或者看地面。 刚来的两个星期内,了了整天呆在后院,从不玩玩具,有时看别的小朋友玩,有时在院里一个人转来转去。很少去大厅和教室,尤其恐惧吃饭,午饭和加餐时间都不愿进餐厅,基本上是呆在院里或大厅里,由老师喂着吃。 不仅如此,了了也很害怕午休。第一个星期的午休时间,他都是一个人在后院玩,第二个星期他开始接纳老师,在老师怀里渐渐入睡,但当老师试图将他放在床上时,他会惊醒过来,挣脱老师又跑向后院。 第三个星期开始,了了逐渐有了一些安全感,愿意进卧室了,但还是不愿睡觉。午休时间常常自己玩玩具,玩累了就把头倚在玩具上睡,不让老师盖被子。 第四个星期的头几天,午休时他还是不愿上床,在卧室里来回走动,一走就是四十多分钟。有一次我看他太困了,就把他抱到我床边坐下,他缓缓地坐在床边,但拒绝靠在我身上,我试图让他顺势躺在床上,他警惕地醒了,眼神困乏而惊恐,赶紧坐回原来的位置,继续坐着睡觉。 后来的几天,他开始接受我的帮助,愿意靠在我身上睡,走动的时间也缩短了。再以后的几个星期,午休时他就直接坐在我床边,但仍不愿上自己的床 。整个这段时间他都很少和其他孩子玩,基本上是一个人玩沙子,有时也站在教室门口观看,但从未进教室。 一个多月后,他开始变了。适应了园里的作息时间,不过午睡过程中他会叫或发出极响的声音,他是在模仿其他孩子的声音。他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比以前强了,也开始进教室、自己选择教具工作了,只不过更换频率较高,并且拒绝老师的帮助。 孙瑞雪:选这篇文章是想让所有家长和老师知道,幼儿园和老师有责任让孩子对环境、对带孩子的老师、对吃饭、对午休产生安全感。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我发现绝大多数家长和老师都认为,孩子上幼儿园哭几个月是正常的。我常常看到有些孩子,为不去幼儿园用尽手段,声嘶力竭地哭、苦苦地哀求。这都没有引起家长的思考,这是最严峻的问题——家长认为儿童的哭泣是无价值的,一次又一次,当儿童在绝望中被留下时,他内心深处积累了什么?了了不是一个完全正常的孩子,他在家里就没有建立起安全感,他对成人世界的恐惧和警觉表现在生活的任何方面:身体、语言、情感和思维。 我们学校专门安排一个老师照顾每一个新来的孩子,一个班每周或两周只接收一个孩子(混龄班级,2.5岁——5岁)。刚来的孩子都惧怕学校,大门一关,亲人被关到了外面。孩子尤其惧怕进教室,他担心教室将他关起来回不了家,见不到父母。孩子也惧怕老师(她是陌生人)、惧怕进餐厅吃饭、惧怕上床……相对而言,孩子觉得大街上比较安全。我们派老师陪孩子出去走动,累了再回学校,这样对学校就有了家的感觉,派老师陪孩子接近他恐惧的东西,逐渐消除他的恐惧。这个过程让孩子逐渐感觉这个人不错,跟妈妈很像,能够依赖她。这样孩子就开始依赖环境,就逐渐成为环境的主人。最后,孩子进幼儿院如同进了另一个家。春节过后,我们学校的很多孩子一走进幼儿院就兴高采烈。那感觉如同主人进入了他的另一幢房子里。学校是给孩子们带来快乐的地方,是孩子们发现秘密的地方 。 关于了了,他一进校我们就有判断,这个孩子的问题还不是很大,估计两个月就可以恢复正常状态。一般来说,孩子的心理问题由多长时间造成,使他成为正常的孩子就需要多长时间的努力。这需要科学的方法、正确的语言、极大的耐心、非凡的爱心、长久的等待。
这澡洗得好烦我始终记得那件事。那时还有很多人到公共澡堂洗澡。一位年轻的妈妈带着不到3岁的女儿也来洗了。妈妈很快地给孩子洗完澡、穿好衣服,让孩子站在外面等。小女孩不愿意,大哭起来来.妈妈不断告诉孩子:“听话,别哭了,站外面等妈妈,妈妈一会儿就洗完了。” 孩子哭着还是进来了。妈妈二话不说把孩子抱出去,放下孩子又进来接着洗。孩子大哭着又跟了进来。妈妈恼了,气急败坏地一把抱起孩子,大声训斥起来:“你这孩子怎么一点都不听话!大人洗个澡,你哭!哭!哭个没完,进来把衣服弄湿了!'孩子抽泣着,妈妈不由分说,又把孩子放在外面,自己进来洗。 孩子在外面撕心裂肺地哭了起来。 我当时真难过,孩子不到3岁.在陌生的环境中,妈妈却把她置于另一空间。这种等待令人心焦,即使让一个成人站在那儿等待,成人也会觉得烦躁、漫长。孩子太弱小了,她说不出自己的焦虑和痛苦,只能用哭来表达这一切。 而那个无知的妈妈却在里面慢慢洗着。显然她的劲儿也上来了,她要让女儿学会听话,让她等待! 这类事儿依然在我周围发生着。(王灵雪)孙瑞雪: 家长都认为自己爱孩子,为孩子他们付出了自己的青春.穿不好,玩不好,休息不好。但是,很多家长因为不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总让孩子处于焦虑、胁迫、痛苦中,处在不安、无助、恐惧中。他们不尊重孩子的意愿,不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志活动,反过来却要让孩子听话,懂事,成人说什么孩子做什么。 懂得孩子心理当然好,但一些家长没有受过专门的训练,没有读过很多书,他们还是能把孩子培育成优秀的人才。这个秘密就是爱,一种宽厚、淳朴的爱。爱孩子就会让孩子快乐,孩子快乐就会正常成长。不!我就不! 快3岁的豆豆最近“特别反常”。有一次上主题课,她在地毯上爬来爬去,我说:“豆豆,请你安静。”“不!我就不!”一边说,一边依然爬。中午吃饭时,豆豆不戴餐巾,我说:“豆豆请你戴餐巾。”“不!我偏不!”问她原因,“我就不嘛”!没原因。 一次带孩子们去公园,我告诉豆豆:“豆豆,请你让这个大姐姐拉着手。”豆豆还是一个字:“不!’我劝她:“让姐姐拉着你安全。”豆豆大哭起来,不仅不拉,还坐在地上耍赖。豆豆的父母跟我说她最近在家表现也很“反常”。夫人说什么她都是一个字:“不”!非常倔强,情绪也很躁。以前建立起来的秩序感好像消失了。我知道豆豆进入了执拗的敏感期。和她父母进行了沟通,请他们和老师配合,帮助豆豆很好地、自然地度过这个时期。这时候她做什么都没有理由,因为她还不是理性的存在者。这样做只表明她的意志开始形成。她在练习说“不”!学会说“不”后,她就能够在一定的场合勇敢地说“不”!持续了两个月,豆豆的执拗劲儿过去了。她又成了原来那个听话可爱的小豆豆。(潘玉荣)孙瑞雪:那天中午,豆豆一个人躺在大厅的地毯上,一副沉思的表情。所有的孩子都进餐厅吃饭了。我走过去问:“去吃午饭好吗?”“不!”她躺在那儿回答我。“为什么?”“不!”“告诉我为什么呢?”“不知道!”然后她奇怪地转过头看着我,好像我不可理喻。我有些不知所措,站了一会儿,退走了。老师告诉我,吃饭时,谁让她去她都是一个字“不”。但当谁也不劝时,她会自动进餐厅,顺利地吃完饭。儿童自我意识一旦觉醒,就开始用抗拒和拒绝别人的方式有意识地练习使用自已的意志,喜欢说“不”!如果儿童正常发展,他会在7岁后走出自我中心的疆域,达到和谐和顺从的人生状态。
最后编辑此帖2008-11-19 13:29:28。
谁让你替我关灯快3岁的琪琪喊饿了,我把他带到厨房,给他盛了一碗牛奶,这时我想看看他能不能独立干一些事情,就闻他:“喝完牛奶后,把碗放好,然后把灯关了。能做到吗?”他冲我点点头。 我躲在门后偷偷看。小家伙喝完牛奶,果然把碗放好,然后去关灯,但开关太高了,他踮起脚够了两下,依然够不着。然后就见他往餐厅跑去。我心想还不错,能把碗放回去已经不错了。就过去把厨房的灯关了。 这时一阵响亮的哭叫声从餐厅里传了出来,只见琪琪抱着一把小椅子,边哭边往厨房走来。我一下子明白了,他是够不着开关去找垫脚的东西。我赶忙打开灯说:“对不起,我还以为你忘了。”晚了!无论我怎么解释和道歉,他都大哭不止。站上椅子关灯时还在抽泣,十几分钟后他才被孙老师安抚平静。 (刘安定)孙瑞雪: 2岁至3岁的幼儿开始进入执拗的敏感期。表现为事事得依他的想法和意图去办,否则情绪就会产生剧烈变化,发脾气,哭,闹。这时家长和老师要给孩子足够的耐心和关照,也要学会一些安抚的技巧。
心理暗示 快3岁的宁宁刚来我们幼儿园。来的这几天虽然不断哭闹,情绪看上去还算平静,只不过有时她会喃喃口语:“奶奶不让我来这个学校。” 我知道她家在送孩子来我们学校前犹豫过很长时间,家庭内部的意见到最后也没统一。 下午,我找孩子妈妈了解情况,她说:“孩子奶奶觉得孩子早上来幼儿园总要哭,就说不叫她来。” 过了两天,宁宁变了,一来幼儿园就在操场跑、跳,很快乐的样子。我猜想这几天她奶奶可能没说不让她来幼儿园的活。 我们老师都知道,很多家庭会对孩子这样说话:“如果不听话,我就送你上幼儿园。”在这种暗示下,幼儿园在孩子心目中成了一个可怕的去处,孩子自然不想去幼儿园了。(海颖)孙瑞雪: 家庭成员之间意见不和或产生矛盾,会使孩子处在不安和焦虑中,心情总是很紧张。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如果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并且都坚持认为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一个孩子就要承受来自好几个方面的拉力。所以我们主张大人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争论问题。 积极向上的、快乐的成人自然会给孩子带来轻松和快乐。时间长了,快乐就会变成孩子的主要心态,时间再长,快乐就会变成孩子的一种品质,时间更长,快乐就让孩子必然做出成就。 一切都是从童年开始的。
我正“请等待”着 3岁的康康昨天刚从别的幼儿园转到我们班。今天上午,康康正在蹦蹦床上玩,忽然看到我的小飞机,立刻走过来对我说:“老师,把飞机给我。”我问他:“为什么?"“因为我想玩。”我说:“但这个飞机不是你的,是别的小朋友的。…“没关系,现在他不在,你先给我玩。”康康给我做工作。“即使这样,你想玩也要经过他的同意。”听我说完,康康用奇怪的眼神看着我,什么也没说,走了。 教室里,励老师正在给大家做面具。许多孩子都在旁边急切地等着。康康从人群中奋力挤过去大声冲老师喊:“先给我做,老师先给我做,快点,快快!”励老师温和地说:“清等待,康康!’,康康又用奇怪的眼神看看励老师,一脸的疑惑。 下午上音乐课,我手里拿着一个玩具小人,康康问我:“老师,这是谁的?”“张政的。”他点点头走了。做手工时,我正在给大家折小马,康康突然走过来说:“老师,我正‘请等待’着呢,一会儿你折好了叫我呀。” 我怔了一下,不禁哑然失笑。(未名)孙瑞雪: 儿童刚入学,对学校的秩序、规则还不了解,需要学习和适应。我们常常发现,孩子适应得非常快。
他打我 院子里有哭声,跑出来一看,3岁的宝宝正哭喊着,旁边的小男孩毫无表情地摆弄着手里的玩具。我问宝宝:“你怎么了?” “他打我了!” 我问男孩:“你打她了?” 小男孩抬起头,毫无表情地说:“我没打她!” 我又问宝宝:“他说没打你?” 宝宝大哭说:“他打我了!” 小男孩还是面无表情,边玩边平静地说:“我没打她!'我感到疑惑,想了一会儿,问宝宝:“他怎么打你的?” 宝宝用手一指——平整的水泥地上有一个堆得尖尖的小沙堆。宝宝说:“我让他踩一脚,他不踩。他就这样打我了!” 啊——这原来就叫打? 该如何处理呢?我看着宝宝的眼睛,对她说:“宝宝,他可以踩,也可以不踩。你不能强迫他。” 宝宝吃惊地看着我,逐渐平静下来,然后转身走了。 小男孩自始至终都很平静,没有辩解。 我们的一位家长曾经骄傲地对老师讲,当他强制孩子时,孩子对他说:“爸爸,我有自由意志,你不能强迫我。” 多年的实践经验,我越来越坚信:在一个没有权威的环境中生活对孩子们有多重要!他们学会用自己的眼睛认识生活和真理,寻找幸福和把握自由。(均瑶)孙瑞雪: 在这里,儿童用“打”这个词表示“他不照我说的做”。儿童2岁时自我开始苏醒,“打”是儿童的心理语言,儿童用打表示“不愿意!”“走开!” 儿童的语言和成人的语言有差别。我们一直要求老师和家长倾听孩子,让孩子把所有的纠纷自己说清楚,要求成人用更高的心灵和精神同孩子交流。细微的事物 去年4月份,我发现我们班3岁的孙剑宇开始专注了。以前他一直喜欢户外活动,不愿进教室工作.在户外,无论是玩车玩沙子,他都很活跃。一天早晨,我在花园里发现了他。他蹲在那里,正认真地看几只蚂蚁在田里爬来爬去。我在他身后站了整整7分钟,他始终没有感觉。不仅看蚂蚁,他还试图用大拇指和食指去捏蚂蚁,这又持续了25分钟左右。 第二天户外活动时,他又蹲在田里观察一些细微的事物,那段日子,他的注意力几乎都放在了细微事物上:从分享物中挑出麦粒,帮老师捡地上的纸屑时只捡小纸屑,用拇指、食指一个个将它们捏起来,那神态令人惊讶:孩子怎么会有这样大的耐心! 这样过了大约20多天后,他便不再将注意力放在这方面了。(张娟)孙瑞雪: 看微小的东西需要专注,需要耐心,需要聚精会神,需要时间。这些甚至比那观察的对象本身还重要。 蒙特梭利说过,儿童在1岁半到2岁左右时会有一个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为什么孙剑宇的这个敏感期到3岁左右才来临?可能他被周围的环境阻碍了。 细微事物的敏感期使儿童掌握事物的细节,但这不意味着儿童总是这样的,一些成人想当然地认为关注细微事物是儿童所有时期的特征,这是把一种敏感期“泛化”的理解。儿童的敏感期很多很多,每个敏感期出现的时间都不固定,同一个敏感期中儿童的表现也不尽相同。
请爸爸工作 3岁的贝贝是一个秩序感很好的孩子。那天下午晚些时候,爸爸来接贝贝,可他还想在教室里工作,不想回家,就对爸爸说:“爸爸,你把鞋脱了和我一起工作。”爸爸说:“好吧!脱鞋进了教室。贝贝走到教室门口,看着两只随意摆放的鞋子,对爸爸说:“爸爸,我把你的鞋归位。”说完,把爸爸的鞋归位在鞋架上。进了教室,贝贝又对爸爸说:“爸爸,你先去拿一张工作毯,我们在工作毯上工作。”贝贝的爸爸听话地拿来一张工作毯。贝贝拿来螺母组合,放在爸爸的工作毯上,让爸爸工作。(金娟)孙瑞雪: 孩子不仅会把规则变成秩序固定在自己身上,还会把它变成一种通则;孩子喜欢规则,就会把规则当作礼物送给父母、教师和喜欢的朋友。一个个艮好的规则积累起来,最后造就一个文明的成人。
走向独立 3岁的棒棒工作起来非常专注,但最近他在情感上很依附周洲,几乎成了周洲的“尾巴”。 每天早晨一下车,只要看见周洲,棒棒便尾随其后,周洲走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周洲做什么他就做什么。上主题课时,棒棒总要坐在周洲的旁边。如果周洲很安静,棒棒也会很安静;如果周洲很躁动,棒棒也会很躁动。工作时,棒棒会坐在周洲的旁边和他一起看书,并且和周洲热烈地讨论书中的内容。周洲铺工怍毯工作,棒棒也铺工作毯,工作时他能专注20到30分钟,可一旦发现周洲离开教室,他也马上卷起工作毯离开。 一天午休前,坐在周洲床边的棒棒突然大哭起来,我忙过去看.棒棒伤心地告诉我:“周洲不跟我玩了。”棒棒不知怎么惹恼了周洲,周洲一气之下向棒棒下了这个“通牒”,棒棒很伤心,就大哭起来! 一年前的棒棒想小便都不知道上厕所,那时他正走向身体的独立。现在,他的生活自理能力已达到了这个年龄孩子的正常水平,而不受干扰的工作又使棒棒开始建构意志的独立。他目前在情感上依附周洲,是在具备了以上两种独立后,通往人格独立的又一个过程。 一个月后,棒棒果然不再尾随周洲了,活动时和小朋友相处得快乐,工作时极为专注且投入。回家后也不再“周洲长、周洲短”地说了。(闫华)孙瑞雪: 在棒棒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孩子从依恋他人到走向独立的一个很短的过程。棒棒是依靠自己走向独立的。 很多成人认为,独立性是培养出来的,更有人认为,把孩子在很小年龄全托出去是培养独立的一种方法。 实际上人从出生那天起就开始走向了独立。婴儿脱离母体就意味着他不再依赖妈妈的身体而存活。6个月时,婴儿的胃里开始产生消化食物的酶,在独立之路上婴儿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他不再依赖母乳而生存。1岁时,婴儿开始独立行走。2岁时,婴儿开始对他人说“不”,在意志上想把自我和他人区分开来.这个“不”是人生中第一个独立宣言。3岁~6岁期间,儿童逐渐形成了一个真实的、区别于他人的内在秩序,在意志、情感、思想上奠定了独立的基础。6岁~9岁期间,儿童建构了属于自己的有关生活的常识和艺术的品质,开始把注意力从自我的建构拉向外面的世界。9岁~12岁期间,儿童开始有了有意识的学习心智,他的认知不再受环境的限制,而是能扩展到整个宇宙。此时儿童的道德感开始形成。这个时期是人一生中最重的第二个时期(第一个最重要的时期是0岁~3岁),他未来对智性方面的兴趣视这一时期环境提供的机遇而定。这就是为什么小学要给孩子尽可能提供机会,让孩子接触各种学科。我们的小学开设了11门课,除传统课目外,把科学实验课细分为:力学实验、光学实验、电磁学实验、气象学实验、地质学实验、化学实验、工程学实验、天文学实验。把自然学科细分为:天气、夜空、人体、昆虫、有壳生物、哺乳动物、海滨、岩石和矿物、沙漠植物、树、花朵等等。音乐课也细分为:乐器、芭蕾、欣赏等。还有社会实践课、讨论课、陶艺课等。 有了这样一个宽泛的知识基础,一个人就容易发现自己的兴趣,并决定将来在哪一个领域内进行深度探索。理想就是在这过程中自然产生的。我的杯子 下午,我和胡杨(3岁)的妈妈交流孩子的近况,不远处荡秋千的胡杨时不时发出各种声音,意思是让我们关注她。 一会儿,胡杨跑过来说要喝水,我带她来到门厅,发现杯子都送到厨房消毒了,只好拿出刻有“王逸轩”三个字的杯子,告诉胡杨:“你的杯子送到厨房消毒了,你暂时用这个备用的杯子喝水。”她听后不高兴,我又向她解释了一遍,没想到她一下扑到妈妈怀里抽泣起来,仿佛受了很大委屈。我忽然意识到我错了,破坏了她的秩序感,孩子认为别人的东西不能用。 我赶快对胡杨的妈妈解释了一下孩子的心理,然后带着胡杨找到了厨房的钥匙,打开门,取出她的杯子。这下她才安下心来,拉着我的手,跟着我去接水喝。(闫华)
这不是我的鞋 星期五早晨,3岁多的王逸轩把鞋子尿湿了,我把棉拖鞋给他换上。下午2点钟,全院的小朋友要去银川宾馆看少儿歌咏比赛。王逸轩的鞋还没有晒干,又不能让他穿拖鞋去,我只好在教室里找了一双其他小朋友的工作鞋给王逸轩穿。但他怎么也不肯穿,嘴里不断说着:“这不是我的鞋,这不是我的鞋.我不能穿别人的鞋。”认真的样子真让我感动。我说没关系,穿回来后擦擦鞋底就可以了。但他就是不肯穿。 这让我想起了秩序的敏感期。这种内在秩序已经在孩子心中形成了。(闫华)孙瑞雪: 这是两篇相似的短文。胡杨比老师更坚定地遵守着“只用自己的杯子喝水”的规则。王逸轩也是。 餐具、洁具要专人专用,这是卫生习惯,也是文明的标志。在儿童时期建立这种秩序,小心地保护这种秩序,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电容。 成人因为从小没有受到过这种教育,可能很难理解孩子的这种计较和坚持,并认为所谓的大大咧咧是一种不错的德行。只有“非典”那样的非常时刻,人们才想起要讲卫生。而平时,我们真是太容易将就了。车走了新路线3岁的胡杨坐校车回家。一次,司机马师傅送完媛媛西车头,而是继续往前开,胡杨突然大哭起来。我惊恐地过去察看,她在座位上安然无恙。忙问她怎么了,她边哭边喊:“我要回家!我要回家!” 我忙解释:“马伯伯是送你回家,马上就该你下车了。”可她还是不断地哭,焦躁不安。 我不明白,又给她解释:“老师送你回家,马上就该你下车了。”可她还是哭着说:“我不走,我要回家,我要同家。”边说边焦急地指着后面的方向。 我恍然大悟:今天的车没有按原来的路线走。以前送完媛媛,车就调头送胡杨,马师傅今天改走另一条路了。 我忙给胡杨解释:“这条路和那条路都可以到你家,马上就到。”可她一直没有停止哭,见到妈妈时还在哭。 从这次以后,每当改变路线时,我会提前告诉孩子,特别要解释给那些处于秩序敏感期的孩子。(王灵雪)孙瑞雪: 秩序感是蒙特梭利揭示出的儿童的重要敏感期之一。现实生活中,成人随意打破儿童的秩序会使儿童经受痛苦,而成人常常不了解这一点。 我们还不知道儿童心里到底有多少秘密,正如蒙特梭利所说,儿童的心灵是一个神秘的深渊,照料他的成人并不了解它。当我们不了解的时候,让我们怀着敬畏之之心,给他们爱和自由。老师,我要归位3岁的念念拿着拼图来找老师:“老师,这个教具坏了。”“哦,是坏了.放在这儿吧:”老师随手把坏了的教具放在桌上。过了一会儿,念念走过来说:“老师,我把它(教具)归位吧。”“放在这儿,呆会儿拿去修修吧。”老师说。念念点点头.离开老师,继续去工作。过了一会儿,他又走到老师面前:“老师,把教具归位吧。” “我们不是要拿去修理吗?”老师蹲下来问他。念念低头离开了。过了一会儿,当念念再次站到老师面前时,老师一下子明白了,笑着把教具递到了念念手里,让他去归位。归了位,念念满意地回到自己的工作毯上,抬头对老师笑笑,好像是说:“就是这样。”(陈文慧)孙瑞雪: 念念暂时离开了两次,但他的心还在这儿。 3岁的念念正处于体验、建立秩序的敏感期。从选择教具到工作,到归位教具,当这个工作过程被打乱时,孩子会焦虑,直到解决问题,他才会松一口气,投入到下一个工作中。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 星期一是孩子们的分享日,励老师把分享物收集到一起,等孩子醒来后分享。就在这时,3岁的小宇伸手去拿分享物里的QQ糖。我走过去告诉小宇:“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听完我的话,小宇把伸出的手收了回来。这时,我看到分享物旁边有《外国经典童话故事选》,顺手拿起来翻看。一旁的小宇告诉我:“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我立刻把书放了回去,并真诚地对小宇说:“是的,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金娟)挂毛巾 早晨,我从消毒柜里拿出毛巾,毛巾很烫手,烫得我没法将它们逐个挂在衣钩上,只好先搭在上面,抓紧时间整理教室。 整理完教室,才想起要把毛巾归位,走进洗手问一看,咦,毛巾已经整整齐齐挂好了。“一定是徐老师挂的。”我没太在意,直接上楼去为孩子们准备早餐。 第二天早晨,依然是毛巾刚刚消毒,很烫,我依然先将毛巾搭在衣钩上。这时,刚人院不久的3岁的高忱跑进来:“老师,我要尿尿!” “需要我帮助吗?”她没有回答,而是盯着毛巾看,然后烦躁不安地走过去,急不可待地拿起毛巾,把它们一个个挂在衣钩上,边干边大声嚷嚷:“不是这样的,不是这样的嘛!”忙完这一切,她才走进卫生间。 也许昨天的毛巾是她挂好的? 高忱不但注意毛巾是否摆放整齐,也很留意小朋友的鞋是不是归位。如果有人把鞋放在门口,她会毫不犹豫地把鞋放在鞋架上,然后再去做其他事情。(文文)孙瑞雪: 儿童在出生几个月到第二年,处在秩序的敏感期。他需要一个有秩序的环境,按一定的规则和习惯整理环境、把环境秩序化。这说明儿童已有了内在的秩序,这个内在秩序反过来检测环境、修正环境,要求环境符合他的内在秩序。我不想让她歪3岁的乐乐带了一包果冻,可果冻提包上的两根提袋是歪扭的,她不停地哭闹:“我不想让它歪!我不想让它歪!”我认为提袋的歪扭不影响什么,劝了她半灭,她始终为此痛哭不止。我立刻找来胶带,将两根提袋固定好,乐乐这才不哭了。 一天清早,乐乐跑到我面前,一副着急、求救的表情:“马老师,你们班伟伟伤害桓桓,你去解决。” 我立刻拉着她的手去找伟伟和桓桓解决问题。问题解决后,她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过了二十分钟,她又跑到我面前:“马老师,羊羊和沛丰翻窗户,,不可以翻的。你去让他们下来。” 类似的事这几天接连发生。乐乐整天认真地维持着秩序,看到不完美、不规范的事就哭闹,要求解决。为了让孩子尽早度过这一时期,我尽量满足她的要求。(马丽)孙瑞雪: 事物的完美是随着观念的发展而发展的,儿童认为不完美的事和物,在成人那儿可能具有美学特征,比如残缺的美;但对完美事物的感觉,对规范事物的感觉应该留存下来。只有这样,他的心中才会有标准,他才会追求事物的完美、和谐、规则,并为此而忘我地工作。每个理想主义者都具备这样的品质,它成就了艺术家、科学家、优秀的教师和各行各业出色的人……
海上荡船和飞机路 (一) 3岁的怡达与宝宝站在荡桥两边,小莎莎走过来坐在桥中间,脚拖在地上。怡达对莎莎说:“我们在船上,下面是大海,请你把脚拿上来。” 莎莎似乎没听见,继续耷拉着腿,脚拖在地上。怡达再次通知小莎莎:“把你的脚拿上来,海里有鲨鱼,会吃掉你}的脚。”莎莎看看他们,像没听懂他的话,继续坐在那儿。怡达和宝宝等了一会儿,看着一动不动的莎莎,无奈地“弃船而去。”(二)山山与子洋在摆飞机玩。山山对老师说:“老师,我在摆飞机的路。”老师问:“是跑道吗?你是说起飞、降落时的跑道吗?”山山想厂一会儿,回答道:“不是,是飞行时候的路。”老师说:“晤,那是航线。”山山马上接着说:“对,我说的就是航线。’’然后,山山继续给子洋边摆边讲:“你看,这就是飞机的路。”子洋问:“你说什么?”山山马上改口:“唔,我说的是航线。”(陈文慧)孙瑞雪: 这是两个微型短剧。第一个短剧表明,正常的儿童有保护更小孩子的意识-----小莎莎不把脚拿上来,王怡达是不荡那个荡桥的。 第二个短剧表述了儿童学习语词的过程。儿童有了概念,但他自己先用了一个词,而后他学会了用公共语词表达。这是概念自我生成、共有语词随后命名的过程。儿童习得语词,不是从名称导出一个概念,而是从概念导出一个名称。蒙特梭利方法反复强调实物教学,反复强调通过情景先形成概念,就是这个道理。
最后编辑此帖2008-11-19 13:29:28。
小虎虎的故事
你不是好男人 餐厅里,3岁的虎虎把脚放在桌沿上仰天大喊:“烦死了! 烦死了!”我走过去问:“虎虎,你怎么了?”老师,我快烦死了!”“为什么?”我烦,我就是烦。”虎虎的表情沉重极了。 “能告诉老师你烦什么吗?”蹲在旁边,看着他烦躁的样子,我心里很难受,什么事情能这样折磨孩子? “我烦我爸。”他看着我说。 “这样好吗?你先吃饭,然后我们谈谈?”虎虎点点头,松了一口气,拿起小勺子吃饭。 吃完饭,我和虎虎独自呆在一起聊天。我问道:“你今天不快乐吗?”他点点头:“老师,我爸爸对妈妈不好。” “为什么?” “反正不好,他从来不抱我妈妈。”他显得很无奈。 “小虎虎,你可以试着帮帮他们。” “怎么帮?”他马上转过脸来问。 我想你可以经常搂搂爸爸,然后建议爸爸学你这样对待妈妈……”虎虎听完,过了好一会儿,点点头。 第二天见到了虎虎妈,和她谈到了小虎虎的烦恼,我才明白问题出在哪儿。前两天,虎虎跟着爸爸妈妈到户外玩,爸爸抱起虎虎,一边亲他一边说:“虎虎真可爱,爸爸爱你。”然后看着妈妈故意说:“我就不喜欢妈妈,她一点也不可爱,我就不抱她。”小虎虎曾经在电视上看过一则广告——“让女人心动的男人才是好男人。”于是他转身说:“爸爸你不是好男人!”爸爸惊奇地问:“为什么?…”“因为你不能址我妈妈心动,所以你不是好男人。”就是爸爸的那番玩笑话使孩子单纯的心灵产生了波动。那天以后,虎虎很痛苦,他担心爸爸不爱妈妈了。这件事深深触动了我。在孩子面前我们必须对自己所说的话负责,不能乱逗孩子,因为孩子还不明白什么是开玩笑。 (陈文慧)孙瑞雪:孩子的烦恼表现在他的显意识,孩子的压抑表现在他的潜意识。显意识通过话语表达,潜意识则在睡梦中流动。爸爸对妈妈不好了,妈妈对爸爸不好了,爸爸妈妈吵架了……都会使孩子难过、焦虑。因此,明智的父母不当着孩子吵架,夫妻之间的问题私下里解决,不让孩子承受成人的烦恼和痛苦。然而最好是父母相爱。反过来说,不相爱就别要孩子。既然要了孩子,就要相爱。我们可以为了孩子而相爱。一位父亲这样说:“我可以为子女做的最伟大的事情就是爱他的母亲。”这种爱给儿童带来安全感、稳定感、美好和神圣。逗孩子是成人的一个习惯,也是一个问题。有时我们并没有逗孩子,,而是说话随意了一些,就能给孩子带来烦恼。对孩子大意不得。说话时,请把小孩子当成和你一样平等的人看待。
真 棒 主题课后,孩子们纷纷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去做。小虎虎拿着他的画跑过来说:“看我画的画儿。”我笑着点点头。“真棒,我也要画。”奇奇在旁边小声说,然后也跑去拿来一张纸,准备画画。 “你说什么?”虎虎看着奇奇问。“我没有说什么。”奇奇说。“你刚才说什么?”虎虎继续追问。“我说我也想画画。”奇奇边画边说。“你是不是说真棒?”小虎虎穷追不舍。奇奇点头,虎虎得意了:“看来我长大要当画家了……老师,我在家也画得很棒,爸爸妈妈也说我画得很好。”说完继续画。 “奇奇,你画得真难看。”看了看奇奇的画,小虎虎评论道。 奇奇难过地低下了头。“很好呀,我觉得很好。”我看着奇奇的画,也评论道。奇奇高兴地抬头看看我,继续画画。 “看我这张画!”小虎虎拿起画让我们看。我和奇奇都点点头。“为什么不说真棒?”小虎虎着急地质问我们。“哦!真棒。”奇奇赶快说。“是的,很棒!”我也赶快说。 “我也认为很棒!”虎虎很满意地自我评价着,然后举起自己的画,仔细端详起来。(陈文慧)孙瑞雪: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会被真诚的赞赏感动。我们需要被人赞赏,也要懂得怎样赞赏别人。在学校里,我们把这一理念贯彻在每一个细节中,和孩子们享受着被肯定、被赞赏的幸福。教育的目的是让每一个孩子都发展。我们给每个孩子平等发展的机会。这体现在很多方面:班长每周轮流当;节日演出,每个孩子都上台表演;回答问题时,想不想回答是孩子的权力,不想回答就可以说“过!”不仅鼓励孩子,我们也鼓励老师、家长,让成人自我成长和自我完善,因为我们恰恰是孩子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幸福的人才可怜午睡时间到了,孩子们陆续走回卧室,躺到自己的床上听故事。3岁的奇奇小声问小雨:“小雨,你看我可怜吗?”“可怜?” 小雨停顿了一下,看着奇奇:“你可怜?幸福的人可怜?噢,幸福的人不可怜,不幸福的人才可怜。”“你怎么知道?”奇奇瞪大眼睛问。“我妈妈告诉我的,妈妈说没有妈妈爸爸的孩子不幸福,那才可怜呢。”两个孩子相互看看,沉默了。沉默了很长时间。(陈文慧)孙瑞雪:这个例子表明儿童开始探究语言深层的含义,开始思索人生的一些大问题了。很多时候,儿童之间互相学习语言,理解语言的含义。虽然这些语言都是间接地从成人那里学到的,但当他们把语言运用在自己的生活中时,这语言就成了他们交流的工具和思考的武器。
熟悉新环境 我第一天进小爱神班,就见到了不快乐的桐桐。 桐桐的小脸上,长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大大的双眼满含着与她3岁年龄极不相称的忧郁。 每天早晨,从她妈妈手里接过她时,我都要对她说声:“早晨好”。但回答我的,总是桐桐无声的啜泣与满眼的泪水。整个早晨,她的情绪都很低落。午饭时间大概是她一天中最失落的时刻,一进嘈杂的餐厅,她就大哭着抓住老师,一遍又一遍重复:“我不想吃饭!我不想睡觉!”只要你告诉她:“老师喂你吃饭,老师抱你睡觉!”她便会安静下来,但依然会无声地流泪。 吃完午饭回到班里,桐桐一步不离老师,一直等到老师把所有的小朋友安顿好,抱着她坐下来,她似乎才真正平静下来,依偎在我的怀中,听着故事,安然入睡。 桐桐来学校才半个月,还没建立起对环境和老师的安全感,我理解她的泪水与忧郁,我相信,总有一天她会快乐起来的。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桐桐一天天发生着变化。早晨来时她不再哭泣了,午饭也开始自己吃了,睡觉也不需要老师抱了。下午上课,她能专注地做手工、画画或是选择教具去工作。 从不快乐到快乐,桐桐只用了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段武宽)孙瑞雪: 新环境是否安全,成人靠经验和理性来判断,儿童却做不到。陌生的环境使儿童忧郁、紧张、惆怅,充满了不安全感。帮助儿童熟悉新环境、消除不稳定的情绪,使他心情好起来,最好的方法就是给他爱和自由。
自我的诞生 在古希腊的一座神庙里刻着一句名言:“认识你自己”。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 儿童与成人的斗争,向来都是一种本质的分歧。你要成为你,是吗?但我要让你听我的,不然,要受到惩罚。尤其是那些在权威中(权威指对别人在行为和心理上进行控制的)长大的父母,控制儿女,是他们永远无法改变的心理病。所以打自己孩子的父母,童年时,必遭他父母的打骂。 关于“我思”这样一个人本质的问题,从古至今谈论不休。然而“我思”的本源却在于,你童年期的自我是否已经形成了,否则你没有你。你是你妈妈、爸爸,你是你爷爷、奶奶,你是你的老师,你是知识的附产品,你从形成自己时就丧失了体验世界的机会。你不是你时,你就是别人或者多个人的赝品,你存在的价值、高贵、意义、创造性就没有了。 如果有人告诉我,婴儿从出生起同世界是一体的,如果你观察了,你一定会相信。但让你最震惊的是,婴儿成长到2岁时,甚至根本不到2岁,他就开始发现自己同世界实际是分离的。自我就这样开始悄没声地走了过来。 我想,我应该首先说说“我”对于人的意义。在心理学中,“自我”(self)大概是一个被广泛提到的一个词汇,也是一个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 “我”为什么在人成长的过程中如此之早地就自然地出现在人出生后的一年多,然后这个“我”将困绕你一生。 弗朗西斯?克里克(英国)在他的《惊人的假说》中这样说:“从感觉上讲,大脑所获得的通常是与外部世界或身体其他部分有关的信息。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所看到的那些东西都位于我们的外部,尽管负责担任‘看’的神经元位于脑中。对许多人来说,这是个根深蒂固的观念:‘世界’位于他们的身体外,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他们所知道的),世界又完全位于他们的脑中。这对你的身体来说也是正确的,你对它所了解的不是附于你的头上,而是位于你的脑中。”基于以上的内容,我相信人有一种成为自己的先天性的需求和目的性追求。因为这一点,幼儿从2岁开始,就惊人地以自我为中心。0——6岁儿童(有的孩子一直持续到12岁)他几乎将他全部的热情和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了自我的建构中。因此皮亚杰才断言0——6岁的儿童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如果没有这样的激情和全部的投入,你就永远无法形成自我,最后也无法走出自我,同时也就丧失了“我”与他人、社会分离的机会。“我”就丧失了独立、意志自由。这样成长大的人,无法对现实生活进行准确的把握,常常感到孤独、失助、没意思、消沉、绝望。 没有自我,就等于混同成万上亿个人,并在这样的人群中消失。我们所期望的创造力、幸福感、独立性、意志无法出现在我们的身上。 当儿童明确地说:“不”时,就好象发出了人的独立宣言,儿童开始从意识区别别人的意志。幼儿在最早只要是他不同意的事情,他就打,边打边说:“打死你。”打的全部含义是(这似乎在说,我已经有了我个人的主见,“我”提到了儿童意识的前面。)排除的意思,但这个时期很快就过去,接踵而来的是说:“不”。什么都是“不”,做与不做的都是不。儿童在这样的重复中,感受着我与他人的分离的快乐。 因为成人的决定来自思考,而儿童是在自然法则的感召下,全力地在形成自己。这就在告诉我们,儿童必须走他要走的路。这种自我在以后的几年里会表现的更为充分,从排除他物,到发出不,到“这是我的。”然后是我坚定不移地选择我的看法,自我在形成的过程中派生出了一种品质:专注和意志。 当儿童选择并决定了他要做的事情,他必然专注,任何一位家长和老师都能发现这一点。实际成人也如此,人的天性是喜欢按自己的意志做事。儿童也能不断产生对环境的信任和依赖。因为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因此心满意足,安静了,专注了,这种持续性的生活,最后会形成儿童的意志,在这种意志中,独立也就产生了,儿童也就学会了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 实际上,大多数孩子生长到10岁时,他们已经开始思考许多本质的问题。例如:“成人为什么是不可改变的?”“为什么书上说的和现实社会不一样。”“为什么大人对待孩子和农民对待驴一样。农民打驴是为了让他快走,父母打孩子是为了让他学习,这实际并没有差别。”“难道人活着就不会有别的意义了?”丧失自我的孩子,内心充满了挣扎。成长到10岁时,一个自我形成好的孩子,和一个自我形成差的孩子,在处理同一件事时,心理状态有着巨大的差异。一个引诱其他小孩的吸毒者对一个意志独立而坚定的孩子说:“吸一口吧!不吸就不是男子汉。你是个胆小鬼吗?”所有这些语言都不使他心理产生犹豫和挣扎,因为他归属于已经形成的较好的他的自我,他不需要从归属别人那里而寻求安慰。并且他能清晰知道对方的意图。但丧失自我的孩子,因为从小就有人对他说“这样做”“那样做”。他在别人的自我中迷失了自己,这一次经验也会使他再一次迷失自己:他吸了。
最后编辑此帖2008-11-19 13:29:28。
我家女儿现在两岁半....最后编辑此帖2008-11-19 13:29:28。
要是我们宝宝的幼儿园老师也能看到这些文章就好了。最后编辑此帖2008-11-19 13:29:28。
我家女儿2.9岁,就是有以前的情况出现呢!她上幼儿园一个多月了,早上送的时候还是不情愿.晚上回来,就是有敏感期症状吧,有时如搬凳子,妈妈搬了,她非要妈妈放回原位,自己去.这段时间经常是这样,气得我!看了这,知道其中的学问了,呵呵,我也要耐心一点才行!最后编辑此帖2008-11-19 13:29:28。
这本书我家里有哎,是值得推荐的书,吼吼最后编辑此帖2008-11-19 13:29:28。
LZ的帖子不错哦
>4693最后编辑此帖2008-11-19 13:29:28。
看帖回帖是美德~~支持~~ ˋの′傻傻的我+可爱的你==幸福!最后编辑此帖2008-11-19 13:29:28。
写得真好,我女儿正处于这个年龄!最后编辑此帖2008-11-19 13:29:28。
好贴哦,收藏起来!评论内容:发表评论不能请不要超过250字;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