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岁上高中,每个孩子都适用

站在时光的界碑上,瞭望逝去的2008,更多的是裹挟着雷人的社会事件。整理这些社会的碎片,最撩拨人,也是最令人感到不安的,是孩子成了事件受害者的主角。如果把事件分成天灾和人祸,孩子受到的伤害多半是由于人祸造成的。制造人祸的主角又是成年人,而左右这些成年人制造xxx工程的是什么?  成年人既然制造出如此众多的实物的xxx工程,那制造的精神层面的东西是否也是如此不堪?未来的孩子会不会被教育磨具复制成xxx品质?  1980年代初,中国南方一家洗衣机厂欲寻外商合资。瑞士一家洗衣机厂伸出了橄榄枝。可是,瑞士生产的洗衣机竟然能用三四十年而不坏。南方的这家洗衣机厂闻听此言退缩了。洗衣机都不坏,我们如何能持续发展?  是的,东西容易坏,生产东西的工人们会越来越忙碌。结果,整个中国像一个大工厂,大家都忙得不亦乐乎,就是为了所谓的发展,所谓的效益。  瑞士的手工是全世界最好的手工,瑞士每万人拥有的图书馆数量也是世界第一。中国的古董在当今世界上是最多的,从瑞士人爱读书里看出,中国的古董之所以被当今人爱不释手,乃在于它背后的文化元素,和由文化滋养出来的民族品质。  什么叫创造?创造就是模式天地的造化。比如,寒冬腊月,中原和北部地区,天地间就像一个大冰箱,人们创造的冰箱只是天地间大冰箱的一个缩影而已。  什么叫教育?教育也是一种创造,教育同样是模仿天地的孕化,并仿效天地的作为。  现在的教育被规划和切割成学前和学后。而学前和学后又被人为地用年龄去强行界定。至于什么叫学,学前应该怎么做,学后怎么做,却没有清晰的概念。  成长之屋的研究恰恰踩踏在学前和学后的分界线上。不具备自主读书能力的孩子,都不能称为学生。而孩子自主读书,绝不是简单的识字就可以实现的,它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多个因素共同左右的结果。构建这个工程的主要手段是“习”字。所以,习,并不仅是婴幼儿的事情,也是不少小学教师,甚至中学教师要严肃面对的课题。  毫无疑问,学后就是6周岁以后,进入小学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将老师发放的教科书,和预定的教育目标按时完成。如果说这就是学的形式,那学之前应该采取什么形式呢?而现在幼儿园教育都是跟小学一模一样的形式,它哪称得上是学前教育呢,分明是学中教育。学字的滥用,已经制造了很多的小学阶段怕学、苦学、厌学、逃学的孩子。  仰眼看看天空,低头看看大地,回头看看自己,把学字和习字弄清楚,我们很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包括家庭问题、社会问题、婚姻问题、教育问题、人生问题、未来问题。  教育本身是在仿效天地,天地之间是气交,冬天是冷气交,夏天是热气交。坐在课堂上听老师讲座的学生,老师时时耳提面命,要他们看着自己,看着黑板,“专心听讲”。教师要求的所有,就是要求孩子的耳朵要跟自己发出的声音相交,要求孩子的眼睛跟板书或者跟课本上的字、图形状相交。父母都相信,只要有这样的交往,孩子知识就能增长。我们现在要辨别一个问题,这样的交往是不是实现了孩子求知的最大值?  成人能理解的,孩子都能理解。从孩子对方言的掌握看,成人能交流听得明白的方言,孩子只要有听的,都能成为他的知识财富。方言也就是因为你说他交的生成而已。孩子的身体移动是由父母做主。事实上,孩子的大脑也是由父母做主。智慧的移动主要靠语言实现。要想孩子的智慧有掀天揭地的移动能量,只有采用一对一的交往,才是效率最高的一种模式,而且这张交往越早发生,对孩子的成长越有益。  大多数的智慧潜藏在书里,这些智慧对孩子来说,只能是冷智慧,要孩子通过搬运进入大脑里面,就成为热智慧。在孩子能搬之前,父母要先帮他搬。  父母将充满智慧的书本和孩子的慧体牵连整合的过程,我们可以用四个词语去表述:筑合、吹拂、推拿、按摩。筑合,建筑上就是把诸多材料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材料本身的位移是由建筑工人实现的,他们要让这些材料首先有一个着床,也就是地皮。父母将书本和孩子的心地筑合,就是将智慧的元素位移到孩子的心田上,并且在心田上成为一个华美建筑。吹拂,书本身是冷冰冰的,通过父母的嘴巴,像春天的东风吹向杨柳枝一样,使光秃秃的枝头泛绿。父母不要藐视自己的嘴巴,更不能浅视孩子慧体的杨柳枝。父母将书中的智慧,推向孩子摄取智慧的器官,孩子都会轻松纳入自己的心田。父母读书的声响在孩子心里面泛起的涟漪,会给孩子带来舒畅的感觉。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为“八岁上高中,每个孩子都适用”说几句吧

评论内容:发表评论不能请不要超过250字;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Copyright © 2009-2024 yr.pinnace.cn All Rights Reserved. 17育儿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104000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