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四书"为什么无比重要

读“四书”为什么无比重要

1

被称为文坛泰斗的巴金先生从小习诵四书。在他的幼年,没有机会受到像现在一样的学校教育,小时候就是习诵四书。虽然请到家里来的私塾老师有的比较严厉,灌输的一些东西也会引起他的反感,但在习诵的环境当中,还是打下了深厚的文化根基。更重要的是,他得到了一种一般孩子很难得到的家庭教育氛围。父母的脾气都很好,没吵过嘴,也不教训或打骂孩子。和谐、宽松的气氛,使他养成了从小用脑子思考的习惯。缘于这个习惯,“挣扎”着在人生道路上一步步地走了七八十年,直至耄耋之年,脑子依旧清醒。 晚年时,巴金先生看到自己钟爱的外孙女从早忙到晚,学习异常辛苦,没有时间、没有兴趣同自己家人闲聊,很是想不通,现代教育怎么了?难道仅仅通过填鸭式的教育、通过考试,让孩子听话,就够了吗?

2

翻开一本本名人自传,你会发现,上个世纪初中叶,对中国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教育诸多领域起主导作用的社会栋梁人物,幼时皆习诵过四书。没有习诵四书而有大学问者,却难觅其人。为什么习诵四书对人的成长无比之重要?造物主“造”出了人,让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面临着两大课题:弥补自己精神世界的缺陷,弥补物质世界的缺陷。 香港一位大学生毕业后在家呆了两年多,无所事事。为了不给家人再增添养育负担,爬到高楼想了断自己的生命。他的这一不智之举,惊动了警方和周边热爱生命的人。在长达六七个小时的干耗当中,警方也无法阻止他的这一愚蠢举动。看到那么多双期待的眼睛,这位大学生想到了一句话,自救了他的性命。 他想到的是一句什么话呢?“天生我才必有用”。在实际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遭遇烦恼。生活是五光十色的,遭遇的烦恼却不一而足。面对烦恼,我们每个人都要有自救能力。正如那位大学生想到的那句诗句,一句话就能拯救一个人的性命。四书里面有数千句类似的话,如果我们先记进去,再放到生活中活化,能够解开我们的千千心结,消除心中的烦恼与不安,“排毒养颜”,一生轻松。

3

四书是中国文化的高度浓缩,是中国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哲学性提炼。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每个人都不希望别人伤害自己,也要时刻牢记不要伤害别人。再如“祸出于口”,一口唾液能够淹死人,嘴巴如同软刀子。伤害多数是缘自嘴巴、缘自语言。幼时加强语言修养,我们才能管住自己的嘴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富于哲理,其反面就是“己所欲,施于人”。自己碰到困难,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那么在别人碰到困难的时候,我们也应该伸出援助之手,尽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 “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为世界各国所推崇。这句话在四书中早有提出。而我们的先哲们还提出了要让他们活得有尊严,让他们拥有一技之长,用劳动和智慧与他人交换来养活自己。先哲们不仅考虑到鳏寡孤独者身有所养,而且提出要让他们心有所滋。只有身心健全发展,健康才能得到充分的保证。

4

中国有悠久的文明历史,现代人将文明分为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文明”二字何义?它的原初含义是指因文字而明,因文学而明。读书明理,读四书能明白做人做事的大理。中国文字过去是刻在竹简上的,一雕一刻极其费力,所以每个中国汉字都代表一个观念甚至好几个概念。我们的思维要借助于文字。汉字分音,形、义三部分,不解字义便难以思维。“义”因言而定。离开特定的语言环境,字义即难以确定。 幼时将所有汉字的信息储存于脑中,思考时才能游刃有余。父母引导孩子先透过经典印刻所有汉字的读音和字形,通过大量阅读“意会”理解字义。祖先作为文字的发明人,文章的原创人,提倡“读书千遍,其义自见”,提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显然是说“意会”需要漫长的过程。所以,只有自幼开始多读书,才能充分理解每个汉字的字义,进而灵活自如地驾驭汉语言。当然,父母跟孩子多交流,也是帮助孩子理解的重要途径,成长之屋谓之为“议会”带来“意会”。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这里的“理”音同“礼”。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是从“礼”开始的,而“礼”的文化精髓贯穿在四书当中。只有对“礼”高度认识,才能“礼贤下士,礼遇四方”,才能了解中国文化、中国人,才能真正有“理”而走遍中华大地,走遍天下国家,用宽广的胸怀、用仁的风采实现人生最大价值。 婴幼儿教育是“习”的教育,而不是“学”的教育;游戏是“勺子”,而不是“饭菜”;小时候以“吃”为主,以“消化”为辅;只有小时候“吃饱”了,将来才有“内容”供“消化”。

5

越小的孩子越倾向于形象思维,小小孩更多的是直感式吸收。我们把直感吸收的阶段称为“小学”阶段,把借助抽象思维而明白事理的阶段称为“大学”阶段。“小学”是“大学”的基础,是为学好“大学”做准备的。由于定位不准确,父母们常常是“起了个大早”,送孩子“赶了个晚班”。 对汉语言而言,父母在孩子的直感期应引导孩子吸收什么样的语言,以满足抽象思维阶段应具备的理解能力呢? 让每个孩子真正掌握汉语言,是时代赋予我们光荣而神圣的职责。中国是一个人文大国。先辈中的精英们曾经举全国之力,研究、探索怎样学好汉语言,并为此形成了一套公认的掌握汉语言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不可能形成全社会的氛围来研究,参照过去的做法,无疑是一条必选之路。过去的精英们多是在“小学”阶段会读背四书。四书是基础科目,五经属于研究类的科目。婴幼儿先预习三百千、古诗词以及琅琅上口的华文美句(《笠翁对韵》《声律启蒙》等),再参习《幼学琼林》《老子》,最后习诵四书,效率会大幅提高。

好。 我来学习了。祝你及你的家人新年快乐,身体健康!

看来还真是挺重要啊,有空我们一定好好的学习。

在学习上我一直觉得冯爷爷的教育理念比较好,可是用过很多的书,都没办法与冯爷爷达成一致,前段时间发现了一套好的教材,全**脑**智**能**数**学,拿回来一看,觉得和冯爷爷的想法还真是挺配套的,都不是那种死板的教育模式,这下孩子可以轻松的学习啦。

http://bbs.ilife.cn/UploadFile/2008-11/2008112110355320409.png

古代的经典当然都是‘真理’了。高深莫测。似乎能够理解的人不是从书中学来的,都是自己的经验总结。似乎‘书’这东西大多时候只能是与成功人士互相‘分亨经验’而矣!

最后编辑此帖2009-01-20 14:49:54。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为“读"四书"为什么无比重要”说几句吧

评论内容:发表评论不能请不要超过250字;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Copyright © 2009-2024 yr.pinnace.cn All Rights Reserved. 17育儿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104000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