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常见病处理方式

小儿鼻出血应怎样急救?外伤是引起鼻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此外,高热引起鼻黏膜干燥,毛细血管扩张也可引起出血。鼻腔异物、以及全身性的疾病(如急性传染病、血液病、维生素C和K缺乏等),都可以造成鼻出血。处理方法:1指压止血法:如出血量小,可让病儿坐下,用拇指和食指紧紧的压住病儿的两侧鼻翼,压向鼻中隔部,暂让病儿用嘴呼吸,同时在病儿前额部敷以冷水毛巾,一般压迫5~10分钟左右,出血即可止住2压迫填塞法:如果出血量大,或用上法不能止住出血时,可采用压迫填塞的方法止血。具体做法是:用脱脂棉卷成如鼻孔粗细的条状,向鼻腔充填。不要松松填压,因为充填太松,达不到止血的目的注意:捏鼻止血时,安慰病儿不要哭闹,张大嘴呼吸,头不要过分后仰,以免血液流入喉中。经上述处理后,一般鼻出血都可止住。如仍出血不止者,需及时送医院;在医院除继续止血外,还应查明出血原因

日常生活中,孩子经常会发生一些不太严重的小伤小病,父母若懂得一点及时处置方法,对孩子的健康无疑是有益的。

 1, 虚汗:体质较差的孩子常常会出虚汗,无论白天活动或晚间睡眠都可见汗湿粘衣。此时应该注意孩子的营养,增强体质,另外可服用下面的方剂:白天出汗者,用黄芪、白术、防风各90克,碾成细末,每次用开水送服6克,早晚各1次,连服1个月;夜间盗汗可服知柏地黄丸。

2, 便秘: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多参加体育活动,是预防便秘的有效措施。若大便数日未解,可往孩子肛门内塞一小块肥皂栓,变可将蜂蜜30克,加入100毫繁荣升的开水中,现加2克食盐,一次喝完。

 3, 脱肛:在多层消毒卫生软纸上浇点食油,托住脱出的直肠轻轻往肛门内托,然后让孩子收缩肛门,并卧床休息一会儿。经常脱肛的孩子要注意肛门卫生,勤换内裤,保持大便畅通,并可服用一段时间补中益气丸(每次6丸,早各1次)。  4, 蚊叮虫咬:勿搔抓,用止痒清凉油外擦。若局部红肿起硬快,可将六神丸5粒研成细末,拌入清凉油中,外擦患处。

5, 轻度烧烫伤:一般轻度烧烫伤应立即用食醋或冷茶水外敷,再用生姜汁擦局部,变可用白糖一小匙,加少许冷开水溶化,外擦局部,每日数次。中、重度则应立即送医院处置。  6, 灰沙入眼:嘱孩子先紧闭眼,再眨眼,让眼泪冲走灰沙;变可用行轻轻提拉眼皮,将异物抖出;如果仍然不行,可将手洗耳恭听净,翻开眼皮,找到异物后,再用棉签蘸冷开水,轻轻将其拭出。灰沙排出后,应滴少许氯霉素眼药水,预防感染。灰沙入眼后切忌用手或不干净的毛巾擦眼。

 7, 鼻出血:首先要安慰孩子不要哭闹,然后让孩子半卧,用毛巾蘸冷水敷额部,再用手指将出血鼻孔压紧,数分钟后松手。若还有少量出血,可用消毒棉球塞住鼻孔,用行捏紧。如上述方法无效,应去医院处置。经常出鼻血的孩子,平时应少吃辛辣食物,不妨用下列方药:水牛角30克,白芍、丹皮、生地、白茅根各10克,甘草、酒军各5克,共水煎,分三次服。 `

  8, 轻度腹泻:应适当减少孩子的饮食量,多喝一些盐开水(每100毫升开水内加入白糖10克、食盐1克),并注意饮食卫生及腹部保暖。必要时可服多酶片以助消化。不宜滥用抗生素。

最后编辑此帖2007-07-09 11:58:30。

 红痱(红色粟粒疹)  这是因汗液在表皮内稍深处溢出而成。临床上最常见,任何年龄均可发生。好发于手背、肘窝、颈、胸、背、腹部以及小儿头面部、臀部,为圆而尖形的针头大小密集的丘疹或丘疱疹,对称分布,有轻度红晕,自觉轻微烧灼及刺痒感。皮疹消退后有轻度脱屑。  白痱(晶形粟粒疹)  是汗液在角质层内或角质层下溢出而成。常于高温、暴晒后出现,且多见于大量出汗、长期卧床、过度衰弱的患者。在颈、躯干部发生多个针尖至针头大浅表性小水疱,壁极薄,微亮,无红晕,轻擦之后易破,多于1~2天内吸收,干后有极薄的细小鳞屑。  脓痱(脓疤性粟粒疹)  是痱子顶端有针头大、浅表性的小脓疱。临床上较为少见,常发生于皱褶部位,如四肢屈侧和阴部,小儿头颈部也常见。表现为孤立、表浅、与毛囊无关的粟粒样脓疱。脓疱内常无菌,或为非致病性球菌,但溃破后可继发感染。

对痱子“防”胜于“治”  陈医生告诉记者,痱子发生以后,第二年夏季还容易发作,尤其是生过痱子的婴幼儿。因此,对于痱子应该“防”胜于“治”。  预防痱子应注意环境通风,避免过热;注意皮肤清洁卫生,勤洗澡换衣,保持皮肤干燥;衣服要宽松、透气,吸汗功能好,特别是婴幼儿要穿宽大、薄而透气性能好的棉布内衣;孕妇穿衣不宜过多;卧床病人及婴儿睡觉时,应多予以翻身;浴后在皮肤皱褶部位可扑些痱子粉;要多喝凉白开水、绿豆汤、银耳莲子汤等,多吃西瓜等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帮助解暑降温,但不宜多喝冷饮,如此处理之后可减少或不发生痱子。  生了痱子要及时采取措施  痱子虽然不是什么大毛病,但是皮肤灼痛,痒得厉害,使人十分难受,影响工作和睡眠,特别是婴幼儿,生了痱子更容易吵闹不停,白天晚上都不得安宁。陈医生表示,一般无需服药,可以局部外用药物。局部宜用温水清洗,揩干之后撒上痱子粉,亦可用炉甘石洗剂涂患处(切忌用热水和肥皂洗,千万不要用油膏类药物,容易阻碍汗液蒸发,加重症状)。轻的痱子可用35%~70%的酒精轻轻涂抹消毒,以防感染扩展。楼主发的内容非常实用,学习了

最后编辑此帖2007-07-09 11:58:30。

楼主发的内容非常实用,学习了

最后编辑此帖2007-07-09 11:58:30。

谢谢支持,觉得的有用记得回帖哦

民间防痱处方  苦瓜取汁:将苦瓜捣烂取汁,搽涂患处,痱子翌日即消失。  黄瓜治痱子:轻的痱子可用生黄瓜汁或黄瓜片分别贴搽患处,两三次即可痊愈。食盐治痱子:取食盐适量放锅内炒至焦黄取出,放凉备用;取适量焦食盐(盐与水的比例1:100)置于盆内,加适量温水,使之完全溶解,取一干净毛巾放入盆中蘸湿,然后略拧,敷于患处(温热程度以小儿接受为宜),1日数次,2~3日即愈。  薄荷浴:用鲜薄荷150克,煎水洗澡,老少皆宜。  桃叶浴:将桃叶阴干后盛于袋中,使用时取50克泡在热水里给孩子洗澡,可以预防痱子的发生。如果长痱子的情况严重,用桃叶熬成汁掺到洗澡水中,或者直接用来搽抹患处,效果更佳。熬桃叶汁时,其比例是:桃叶100克,水1000毫升。将其煎熬到只剩一半水量即可。  艾草浴:将艾叶叶片上的尘垢冲洗干净,再加大量的水熬煮半小时后,用熬出来的药水给孩子洗澡,不但可以预防和治疗痱子,还能防止其他夏季皮肤病的发生,并起到润肤美容的作用。  药浴:取适量中药,如十滴水、消暑祛痱水,或六神花露水放入洗澡水中,搅拌均匀后,再为宝宝洗澡,也可起到较好的预防痱子作用。

婴儿湿疹婴儿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炎症,多见于牛奶喂养的孩子。这与过敏性体质有关,既有遗传因素作内因,又能外界因素作诱因。!  比如说,父母双方均有过敏体质,他们的孩子70%左右会有过敏体质,而一方易过敏,孩子也有一半过敏的可能。这种孩子在母乳喂养未完全形成前千万不要给牛奶喂养,哪怕仅仅30ml的牛奶也会产生抗体(IgA)导致日后的过敏。牛奶中β—乳球蛋白是产生牛乳蛋白过敏的罪魁祸首。

  外界因素包括某些食物,环境温度,湿度,日光,紫外线等,护理不当如碱性肥皂,过高营养,肠内异常发酵等均可成为诱因。

  起病时一般先在面颊部出现小红疹,很快可波及额、颈、胸等处,小红疹亦可变为小水疱,破溃后流水最后结成黄色的痂皮。渗出后红肿渐轻进入非急性期仅为丘疹。婴儿湿疹时轻时重,反反复复,孩子在急性发作时搔痒难忍经常烦躁哭闹,影响食欲和休息,重是还可继发细菌感染,实在让大人头痛。

  要想避免婴儿湿疹,最好的方法就是纯母乳喂养。孩子出生时哪怕母奶尚未下来也不要迫不急待地加牛奶,耐下心来等待母乳分泌,不会对孩子生长造成影响。

  一旦患了婴儿湿疹,父母要格外耐心地护理和喂养,在怀疑牛奶过敏时可改喂豆奶,或将牛奶加热煮沸后多等几分钟,以期蛋白变性,减少过敏。在日常生活护理中应避免过热,减少出汗的机会,内衣应选纯棉制品,减少化纤和羊毛织物的刺激,用温开水洗脸,洗澡不用肥皂,减少皮肤痛痒感觉,避免婴儿抓搔患处,防止继发感染。一般到添加辅食后湿疹会逐步减轻,一岁左右大部分会消失。

  有过敏体质的孩子在加蛋黄,鱼虾类食物时要格外小心,密切观察孩子食后的反应,最佳作法是等7个月后孩子肠道屏障作用较完善时再加这类食物。

尿布疹  尿布疹是婴儿中常见的皮肤问题,它是婴儿臀部的一种炎症,表现为臀红,皮肤上有红色的斑点状疹子。甚至溃烂流水。孩子爱哭闹,表现不安,烦躁,睡不踏实。.  尿布疹是由于尿布被粪便尿液污染后,分解产生氨,刺激和损伤皮肤所致。未及时更换尿布是致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是孩子皮肤娇嫩,易对洗涤剂,柔顺剂过敏。在反复使用尿布时,洗净后一定要用清水多淘几次,并定期用开水烫,或煮。  尿布疹的发生还与尿裤的类型,更换次数相关。由于穿着大小合适的纸尿裤不容易出现侧漏,对皮肤的封闭状态会导致皮肤PH值的增加,有些父母又不太注意及时更换,这样做时间长了也会导致尿布疹的发生。  1、 在尿布疹严重的时候暂时不用尿布,让孩子的臀部暴露在空气中,尿布下可放置塑料布以免弄脏床褥。谨记不可将塑料布紧贴孩子的臀部,以免影响通风。

  2、 选用纯棉布做尿布,要勤换尿布。尿布要洗烫后在阳光下晒干再应用。

  3、 勤把尿,以免尿液浸湿皮肤。

  4、 在医生指导下应用鞣酸软膏、护臀霜,加热消毒后放凉待用的植物油等。涂抹患处严重者可到医院理疗。如果是霉菌感染可选用制霉菌素药膏。

  在美国,纸尿裤的使用已从80年代的57%达到现在的97%。如今,中国的父母也越来越接受使用纸尿裤。提倡使用布尿布的人认为让孩子有尿湿的感觉,有换尿布时冷一点的感觉对孩子是有益的,它增加了对皮肤的刺激,可提高孩子的感知能力。

  建议父母们两种尿布交替使

没说痱子怎么治疗啊很实用,谢谢咯!

扁桃体发炎是儿童常见的毛病。孩子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是一件令父母头疼不已的事情。扁桃体虽小,若是发起炎来,却能使人高烧不退,咽喉肿痛。如何才能保护扁桃体,让它不再兴风作浪呢?记者采访了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黄岩。黄岩说,要从以下角度保护扁桃体:  首先,爱护口腔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家长要督促孩子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清水漱口,避免食物残渣存在口腔中。按时就餐,多喝水,多吃青菜、水果,不可偏食肉类,尤其不可过多食用炸鸡、炸鱼,因为这些食物属于热性食物,孩子吃了易“上火”,从而发生扁桃体炎。  注意环境。目前正值夏季,孩子很容易感冒导致扁桃体发炎。因此,空调房间与室外温差不可太大,温度不可调得太低,一般不要低于25摄氏度。将要外出时,先开门在门口适应半分钟,随后再出去。还要保持居室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空气要保持新鲜流通,温度18—22摄氏度为宜,相对湿度在45%—55%。有些宝宝大汗后嫌热,喜欢冷水冲头,这时千万要管住孩子,因为皮肤受凉,毛孔突然闭合,导致体温调节失衡,迅速发病。  针对体弱多病的宝宝,黄岩建议加强锻炼,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在感冒流行的季节或是看出宝宝出现脸色发红、轻微咳嗽等,可用板蓝根冲剂当茶饮,能起到预防作用。    对于本身就有慢性扁桃体肥大的宝宝,除了以上措施外还要额外加强保护措施。早晚用淡盐水漱口,以能感到微咸为宜。在很多儿童医院,也有专门针对慢性扁桃体炎的漱口液,对预防慢性扁桃体炎的反复发作特别好。

流行性腮腺炎,绕过认知三大误区

  不久前,国家卫生部刚通报了4月份传染病疫情报告。在丙类传染病中,俗称“大嘴巴”的流行性腮腺炎赫然列居首位。又到春末夏初,恰逢“大嘴巴”的高发季节。数据显示,仅在上海因“大嘴巴”入院的患者年均可达千余名。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儿童与青少年常见。由于患者最明显的症状是以耳垂为中心,向下、向前、向后的腮腺部位肿胀并疼痛,因而得了个“大嘴巴”的绰号。提及“大嘴巴”,不少人还存留着儿时染病时的记忆,可对于这种疾病的认知,仍存在不少误区。  误区一:腮腺不肿,病情不重  6岁的文文在幼儿园里染上了“大嘴巴”,年轻的爸妈看到腮腺肿得不厉害,并没当回事。直到几天后爸妈觉出不对头:文文连续发烧不止,并出现嗜睡症状。送至医院时,小女孩已被诊断因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脑膜炎。

  流行性腮腺炎好发于5至14岁的儿童,一般腮腺肿大可长达10天。不少家长以为:腮腺肿得越厉害病情就越重。其实不然,因流腮引发的一系列并发症,其危害性远远超出了流腮本身。就以流腮并发脑膜炎、脑炎为例,并发比率可占所有患者的四分之一。但临床发现,部分患儿染上脑膜炎时,腮腺并没有肿大得出奇,少数孩子的病情还会隐匿,腮腺根本没有肿大。因此,孩子得了“大嘴巴”,家长要格外留个心眼,发现有持续高热不退、频繁呕吐、精神很差易嗜睡等危险征兆,即使腮腺不太肿,也要第一时间去医院就诊。

  误区二:腮腺肿大,定是流腮

  “方迪又得‘大嘴巴’了。”听到这个消息,老师和同学都很不解:患过流腮不是可以终身免疫吗?去年他刚生过,怎么又会“中招”?来学校请假的方迪爸爸道明缘由:原来儿子上次得的是化脓性腮腺炎,这次才是真正的流腮。

  引起腮腺肿大的原因有很多:腮腺管堵塞、腮腺管开口畸形、化脓性腮腺炎……流腮,只是众多腮腺肿大病因中的一个。作为病毒传播的疾病,患过流腮的人群绝大部分可以终身免疫,但并不代表患者可免疫所有腮腺炎。一般而言,出现腮腺肿大的患者最妥当的做法是前往医院就诊,并由专业医生仔细询问病情、检查腮腺肿大情况、查出真正病因,切莫自下结论,以免耽搁最佳就诊时间。

  误区三:年龄越大,危害越少

  20多岁的小庄近来突然发烧,脸颊两边也随之肿了起来。经医院诊断发现,自己患了素有“孩子病”之称的“大嘴巴”。小庄本以为自己已成年、抵抗力够好,并没放在心上。可几天后觉得肾部不适,再诊断的结果让她颇为诧异: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肾炎。

  绝大多数人会出乎意料:成人得了“大嘴巴”,病情较儿童要凶险得多。引起流腮的腮腺病毒,对各类人群都有高度感染性。一旦进入人体,病毒非但侵犯腮腺,还会对所有成熟的腺体进行“袭击”,颌下腺、甲状腺、胰腺、乳腺、胸腺、性腺等无一例外。此外,病毒对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器官也会构成危害。成人患了流腮,须警惕并发急性胰腺炎、肾炎、心肌受损、男性睾丸炎、女性卵巢炎等,一旦觉察身体部位不适,应立即对症治疗。

留个位置,到时可以补在留个位置。哈哈~~~~~~~~感谢楼主收集这么多资料与大家分享,谢谢楼主!不断更新中哦。哈哈~~~哈哈,希望有用哦。支持一下哦偶家新品上市哦。哈哈,刚上货架。觉得有用记得回个贴哦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为“儿童常见病处理方式”说几句吧

评论内容:发表评论不能请不要超过250字;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Copyright © 2009-2024 yr.pinnace.cn All Rights Reserved. 17育儿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104000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