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怎么夸奖孩子吗—非常值得学习-██████

你懂得欣赏孩子吗?前几天我在别的网站的博客看到了这篇文章,觉得很有道理

到毕淑敏笔下的一则小故事:

    一位中国女士到北欧的一个国家做访问学者,周末到当地教授家中做客。一进屋,问候之后,看到了教授五岁的小女儿。这孩子满头金发,极其美丽。这位女士送给她中国礼物,小女孩很有礼貌地微笑道谢。女士情不自禁地抚摸着小女孩的头发说:你长得这么漂亮,真是可爱极了!

    可是,这位女士的赞美却没有得到教授的首肯。等女儿退走之后,教授严肃地对她说:“你伤害了我的女儿,你要向她道歉”。女士非常吃惊。教授于是向她解释:你是因为她的漂亮而夸奖她的,而漂亮不是她的功劳,这取决于我和她父亲的遗传基因,与她个人没有什么关系。可你夸奖了她。孩子很小,不会分辨,由此她就会认为这是她的本领。而且一旦认为天生的美丽是值得骄傲的资本,她就会看不起长相平平甚至丑陋的孩子,这就进入了误区。此外,你还未经她的允许,就抚摸她的头,这会使她以为一个陌生人可以随意抚摸她的身体而可以不经她的同意,这也是不良引导。不过你也不要这样沮丧,你还有机会可以弥补。有一点,你是可以夸奖她的,这就是她的微笑和有礼貌。这是她自己努力的结果。

    “请你为你刚才的夸奖道歉”,教授这样结束了她的解释。

=========================================================

    这是一个典型的在“赞美”方面有关中西文化冲突的例子。对于这位中国女士来讲,或者说,对于大多数中国妈妈来讲,看着孩子如天使般的成长,我们便忍不住要将诸多美好的言辞加之于孩子本身。然而,当经历过这个小事件之后,当这位女士正式向教授的小女儿道了谦,并赞美了她的礼貌之后,每当她看到美丽的孩子,她都会对自己说:孩子不是一件可供欣赏的瓷器或是可供抚摸的羽毛。他们的心灵就像一块很软的透明皂,每一次夸奖都会留下或深或浅的痕迹。

    因此,对孩子的赞美不是没有原则的。这一原则的核心秘密就是:赞美孩子的时候,应该只赞美他的努力和成就,不应该赞美他的品格。而即使是努力和成就,赞美也要尽量具体。因为赞美得越具体,孩子越容易明白哪些是好的行为,越容易找准努力的方向。而一些泛泛的赞美如“你真乖”、“你真聪明”、“你总是想得真周到”、“你是一个第一流的孩子”、“你真了不起”等,虽然暂时能起到提高孩子自信心的作用,但由于孩子不明白自己好在那里,为什么受到赞美,很容易养成虚骄的坏习气。

==========================================================

 

    在讲述我和凡凡的成长之前,恰好看到了这则小故事,那么贴合我心,那么贴合我所要讲述的事情和所要表达却总感觉词不达意的主旨,所以将这则故事复制在这里,帮助我表达我的心思,也希望每一个看到这则故事的人,有所感悟。

=============================================================

    上周的某个晚间,洗漱之后是惯常的亲子阅读时间,阅读的文本由凡凡从床头摆放的这段时间的备选书目中自由挑选。

    凡凡选择了已经搁置些日子的情绪管理书之《我不愿悲伤》,将这个小家伙抱在怀里,我缓缓读着:当我悲伤的时候,就像有块大乌云将所有的颜色都带走了,世界灰蒙蒙一片……当我悲伤的时候,我会和家人朋友在一起,即使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

    小家伙指着书本,面前的这一页是小兔子一大家:“妈妈,这个是谁?”循着手指看看:一只大兔子抱着一只小兔子,身边还围绕了几只小兔子,对面,另一只大兔子悠闲的坐在沙发上喝咖啡。

    凡凡问的正是那只抱着小兔子的大兔子。

=======================================================

    我说:这个是兔妈妈(因为我的“经验”告诉我,抱着孩子的一定是妈妈,而那个悠闲的喝咖啡的一定是爸爸。)

    凡凡:不对,妈妈,这个是兔爸爸!(语气很肯定!)

    我很诧异:为什么呀?

    凡凡:妈妈,你看他的衣服,你没有注意另外的几本书吗?(此套书共四册,分别为《我不愿悲伤》《我不会生气》《我好快乐》和《我很善良》)

==============================================

    我想起来,在《我很快乐》一书中有一页是“和爸爸一起快乐的去旅行……”,我找到这本书的这一页,的确这一页的爸爸跟面前这只抱着小兔子的大兔子里面的衬衣一模一样!再翻看全部四册,我发现这四本书里的主角们,衣服(或内衬的衣服)自始至终是一致的!

我惊叹孩子的观察力、记忆力以及分析能力,看他的眼神甚至有些感动和敬佩在里面:对的,凡凡你是对的,妈妈没有注意观察……

    凡爸打断了我的话:凡凡,你真棒!

    凡凡接过爸爸的话:爸爸,我很棒!妈妈不棒!

    哎,这个煞风景的男人!递个眼色给他,索性还算识趣儿,没有继续夸大他的言辞。

============================================

    抚摸着小家伙的头发,我说:宝贝,你的观察力和记忆力很好,你注意到兔爸爸和兔妈妈的衣服颜色不同,而且记住了,并且根据这个分析出哪个是妈妈,哪个是爸爸。而这些妈妈都没有注意到呢,妈妈看书不够认真和仔细呢。

===================================================

    次日,到了单位,跟同事感慨,不仅仅是感慨凡凡,更是感动于所有的孩子:有时候,孩子是我们的老师,孩子没有经验,只有敏锐的观察力、惊人的记忆力和缜密的分析力,而我们以为自己拥有很多经验,却往往为经验所累。我为何想当然的以为抱着孩子的是兔妈妈?因为我的经验告诉我:在家里抱着孩子,被一群孩子围绕的一定是妈妈,而那个悠闲的喝咖啡的一定是爸爸!

    然后又感慨赞扬孩子的技巧:凡爸笼统的“你太棒了”,不仅让孩子迷茫:我为何会很棒?我做了什么才让爸爸感觉我很棒?而且也容易引发孩子盲目的自我满足:妈妈我很棒,你不棒!久而久之,他会满足于“我很棒”,停留在“我很棒”,而不愿去思考“我棒在哪些方面?我应如何继续发挥我的优势,改进我的不足?”

    同事说:那天你给我的“百度文库”链接,我无意中看到一则小故事,你不妨找来看看。

    于是,就有了开始的那个小故事。

====================================================

    因为文化的差异,对于身体的接触,我们或许会有不同的理解。当朋友出于爱恋而轻抚孩子的头发和脸颊时,我们并不在意。而仅仅是当对方碰触到孩子的隐私部位时,我们才会紧张。同事聚会,看到凡凡对同事开玩笑似地掀开他的衣服,拍拍他的小屁屁无动于衷时,我才发觉不应该是这样的,他不应该无动于衷。过后我跟凡凡很认真的谈:任何人都不能随意触摸你的屁屁和小JJ,即使因为喜欢,即使是爸爸妈妈!这是自我保护!……但是我所关注的仍旧局限于隐私部位。我们更多的时候认为:一个拥抱、一个亲昵的抚摸,甚至是轻轻的拍拍肩膀胜过千言万语。

==========================================

    对于赞扬的技巧,我却深有感触,进而庆幸自己一直以来对孩子的赞扬尚可算作得当:我赞扬他的认真和努力,但是不赞扬他的聪明;我明确而具体的告诉他,我欣赏他哪些方面,而不用笼统模糊的“你太棒了”敷衍他;我肯定他的每一个理想和每一次尝试,当他努力却仍旧无法企及时,我告诉他“需要一个过程,也一定不可避免失败”……

==========================================

    其实,我心中也在为我的孩子赞叹:你太棒了!但是,我庆幸自己没有得意而忘形!我希望我是一个懂得欣赏孩子的妈妈,当他长大的时候,他会明白:即使我不是最棒的,即使我有时候并没有做到最好,但是我是认真的,我努力了,这就足够了!因为妈妈告诉我:努力和认真的人最可爱!她爱我,不是因为我最棒,也不是因为我的成绩,而是因为我就是我,我是认真和尽力的!

 

 

 

[最后更新时间为 2010-05-06 12:53]

你懂得欣赏孩子吗?80后都在研究教育孩子的问题

教育小朋友是個大學問,言傳身教...

是呀 其实小孩子都在学大人的一言一举

为什么不顶呢 这篇真的很不错的 值得我们学习的

这贴子,一定要顶起来。

受教了!

好故事!!!

我推荐的产品不一定最好,但是我觉得还是不错的,买家的评价是可信的

完美女人需要呵护,也需要不断改变

淘宝精品减肥力荐丰胸(女士)必备

如果点击不能进入请点击这里

如果点击不能进入请点击这里

如果点击不能进入请点击这里

如果点击不能进入请点击这里

不要做大广告好吗

5楼 初田青菜铺 说:

这贴子,一定要顶起来。受教了!

大家要顶起来哦 让更多的妈妈看到这么好的文章

确认不错,顶一个!相反地 我觉得中国小孩教育误区大多了~~~

是呀 好的教育对孩子的将来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教育孩子是一门大学问哦

有时大人都要向孩子学习

太好了,值得学习。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为“██████你知道怎么夸奖孩子吗—非常值得学习-██████”说几句吧

评论内容:发表评论不能请不要超过250字;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关于我们 - 供应商加盟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9-2023 yr.pinnace.cn All Rights Reserved. 17育儿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104000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