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一:一个小孩生病,五六个大人陪着到医院
院长点评:孩子生病,家长紧张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从医生的角度看,实在没这么必要几个大人陪着到医院,因为这对解决问题没有帮助。我认为两个家长就够了,一个是最亲近的,不一定是爸爸妈妈,可以是日常负责照顾孩子的,能哄他听话的,了解他生活细节的人。第二是真正的监护人,这个人是可以“做决定”的。
误区二:孩子发烧,动不动就让医生给吊针
院长点评:是否需要打吊针,要由医生根据病情来决定,不能由家长来指挥医生。站在医生的角度,吊针有必要的时候就应该打,比如说孩子的病情比较重,不能吃不能喝,或者一些药品口服的效果不好,再比如小孩吃下药会呕吐,这些情况下有可能需要通过xxx给药,但应该由医生去判断。
其实,盲目的吊针往往还会给健康带来危害。这是因为吊针主要使药物直接通过静脉进入人体的血液循环,经常或大量的打点滴,会使微血管丰富的心、肺、肾等重要器官中的不溶性微粒大量蓄积,久而久之,就会引起微血管的血栓梗塞、肺纤维化、肺动静脉压增高,以及局部组织水肿、炎症、坏死,甚至引起癌变等。所以为了孩子的健康,应遵循“可口服的不吊针”的原则。
误区三:补钙、补铁、补锌……保健品当饭吃
院长点评:这没必要,孩子体内是否缺乏某种营养素,应该由医生判断。我个人认为,如果这个小孩饮食正常,那么人体所需的营养往往基本够了。不过由于现在的城市人吃得越来越精,小孩在生长发育时期所需的维生素未必完全足够,那么适当补充点维生素也是可以考虑的,但是不要什么都补,而且也非多多益善。尤其是脂溶性维生素,用量过大或过久有可能造成体内蓄积而中毒。比如鱼肝油(含维生素A与维生素D),吃多了可引起发烧、厌食、烦躁、肝与肾脏功能受损。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C,长期服用过多可以诱发尿路结石、脆骨症等病症。
专家提点:
孩子发烧未必马上送医院
如孩子只是发烧,精神状况良好,可以先在家里照顾,多喝水,用温水擦四肢以利散热有助退烧。如体温在38.5℃以上,可以冷敷额头。如家长有给小孩使用常用的退热药的经验,也可以按以往的做法给适当的退热药。
当孩子有以下情况:体温很高、精神状态差、咳嗽厉害、呼吸急促、喝水很少等,如果孩子年龄在5岁以下,且病情较重,应及时到就近设有儿科的医院就医诊治。
家长陈述病情莫妄下诊断
家长反映孩子的病情要客观,在向医生描述病情的时候应描述孩子的症状,而不能做“下诊断”式的叙述。例如,你可以说:“我的宝宝咳嗽,而且还有痰”,而不要说:“我的宝宝感冒了”。同时还要注意不要随意夸大或缩小宝宝的病情。
对孩子体温变化的叙述是不可缺少的。另外还要注意叙述饮食的增减情况,睡眠状况变化,宝宝大小便情况,有无对某种药物过敏的情况,家庭中有无遗传病史等,家长的叙述越准确和详细,对医生的诊治越有用。
冷水擦手脚,有助防感冒
最近广州的天气忽冷忽热,很多小孩生病,家长们都很关心,有什么方法可以提高孩子的抵抗力。
对此赖永洪列举了几个要素:1.要提供足够的营养。从目前研究的情况来看,轻度的(或称为亚临床型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C缺乏是造成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一个常见原因。因此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有色蔬菜和水果或补充一些多元维生素制剂能有效增强孩子的抵抗力。2. 保证充足的睡眠。3. 进行体育锻炼。4. 多喝水,促进体液循环,有效排出毒素。
此外,一些日常习惯的培养也能帮助孩子提高抵抗力。“我建议家长每天可以用暖的手给小孩进行背部按摩。对于那些经常流鼻涕的小孩,每天早晚可以给他的鼻梁轻轻的做按摩,小孩大了,可以教他自己轻轻的按摩,每天做几分钟就可以了。”
此外,冷水浴对小孩也是很好的锻炼。“当然,我们也并不提倡给太小的孩子进行全身冷水浴,但局部冷水浴是有好处的,例如洗澡后用冷水擦擦孩子的四肢,平时用冷水给孩子洗脸等。”
隔代养育,父母不能“袖手旁观”
“隔代养育”是近年来凸显的一种社会现象,“隔代养育”的优点在于祖辈有比较丰富的养育经验,有耐心,对孩子照顾得很细致,只要“借用”得当,是有益处的。
但“隔代养育”也有其不可避免的缺点:首先老人往往会比较溺爱孩子,有求必应,容易使孩子任性、娇气。其次,老人爱孩子的方式,常常忽视了“独立性培养”的因素,往往不由自主地替孩子做决定、做事情,这样孩子的这种潜能就会逐渐消失;再加上祖辈带孩子往往承担着很大的压力,老人家出于安全的考虑,经常这样不许孩子做,那也不许孩子碰,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失去了探索世界的兴趣,变得孤独、胆小。
赖永洪的建议是,父母尽管不能天天陪伴孩子,但也不能把孩子甩给老人后就“袖手旁观”,只要有时间就应经常与孩子在一起,每天最好有两小时以上的亲子时间。同时还要经常和祖辈沟通养育的问题,多向他们传达一些现代的、科学的育儿方法。
养育常见误区逐个数误区一:一个小孩生病,五六个大人陪着到医院
院长点评:孩子生病,家长紧张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从医生的角度看,实在没这么必要几个大人陪着到医院,因为这对解决问题没有帮助。我认为两个家长就够了,一个是最亲近的,不一定是爸爸妈妈,可以是日常负责照顾孩子的,能哄他听话的,了解他生活细节的人。第二是真正的监护人,这个人是可以“做决定”的。
误区二:孩子发烧,动不动就让医生给吊针
院长点评:是否需要打吊针,要由医生根据病情来决定,不能由家长来指挥医生。站在医生的角度,吊针有必要的时候就应该打,比如说孩子的病情比较重,不能吃不能喝,或者一些药品口服的效果不好,再比如小孩吃下药会呕吐,这些情况下有可能需要通过xxx给药,但应该由医生去判断。
其实,盲目的吊针往往还会给健康带来危害。这是因为吊针主要使药物直接通过静脉进入人体的血液循环,经常或大量的打点滴,会使微血管丰富的心、肺、肾等重要器官中的不溶性微粒大量蓄积,久而久之,就会引起微血管的血栓梗塞、肺纤维化、肺动静脉压增高,以及局部组织水肿、炎症、坏死,甚至引起癌变等。所以为了孩子的健康,应遵循“可口服的不吊针”的原则。
误区三:补钙、补铁、补锌……保健品当饭吃
院长点评:这没必要,孩子体内是否缺乏某种营养素,应该由医生判断。我个人认为,如果这个小孩饮食正常,那么人体所需的营养往往基本够了。不过由于现在的城市人吃得越来越精,小孩在生长发育时期所需的维生素未必完全足够,那么适当补充点维生素也是可以考虑的,但是不要什么都补,而且也非多多益善。尤其是脂溶性维生素,用量过大或过久有可能造成体内蓄积而中毒。比如鱼肝油(含维生素A与维生素D),吃多了可引起发烧、厌食、烦躁、肝与肾脏功能受损。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C,长期服用过多可以诱发尿路结石、脆骨症等病症。
专家提点:
孩子发烧未必马上送医院
如孩子只是发烧,精神状况良好,可以先在家里照顾,多喝水,用温水擦四肢以利散热有助退烧。如体温在38.5℃以上,可以冷敷额头。如家长有给小孩使用常用的退热药的经验,也可以按以往的做法给适当的退热药。
当孩子有以下情况:体温很高、精神状态差、咳嗽厉害、呼吸急促、喝水很少等,如果孩子年龄在5岁以下,且病情较重,应及时到就近设有儿科的医院就医诊治。
家长陈述病情莫妄下诊断
家长反映孩子的病情要客观,在向医生描述病情的时候应描述孩子的症状,而不能做“下诊断”式的叙述。例如,你可以说:“我的宝宝咳嗽,而且还有痰”,而不要说:“我的宝宝感冒了”。同时还要注意不要随意夸大或缩小宝宝的病情。
对孩子体温变化的叙述是不可缺少的。另外还要注意叙述饮食的增减情况,睡眠状况变化,宝宝大小便情况,有无对某种药物过敏的情况,家庭中有无遗传病史等,家长的叙述越准确和详细,对医生的诊治越有用。
冷水擦手脚,有助防感冒
最近广州的天气忽冷忽热,很多小孩生病,家长们都很关心,有什么方法可以提高孩子的抵抗力。
对此赖永洪列举了几个要素:1.要提供足够的营养。从目前研究的情况来看,轻度的(或称为亚临床型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C缺乏是造成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一个常见原因。因此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有色蔬菜和水果或补充一些多元维生素制剂能有效增强孩子的抵抗力。2. 保证充足的睡眠。3. 进行体育锻炼。4. 多喝水,促进体液循环,有效排出毒素。
此外,一些日常习惯的培养也能帮助孩子提高抵抗力。“我建议家长每天可以用暖的手给小孩进行背部按摩。对于那些经常流鼻涕的小孩,每天早晚可以给他的鼻梁轻轻的做按摩,小孩大了,可以教他自己轻轻的按摩,每天做几分钟就可以了。”
此外,冷水浴对小孩也是很好的锻炼。“当然,我们也并不提倡给太小的孩子进行全身冷水浴,但局部冷水浴是有好处的,例如洗澡后用冷水擦擦孩子的四肢,平时用冷水给孩子洗脸等。”
隔代养育,父母不能“袖手旁观”
“隔代养育”是近年来凸显的一种社会现象,“隔代养育”的优点在于祖辈有比较丰富的养育经验,有耐心,对孩子照顾得很细致,只要“借用”得当,是有益处的。
但“隔代养育”也有其不可避免的缺点:首先老人往往会比较溺爱孩子,有求必应,容易使孩子任性、娇气。其次,老人爱孩子的方式,常常忽视了“独立性培养”的因素,往往不由自主地替孩子做决定、做事情,这样孩子的这种潜能就会逐渐消失;再加上祖辈带孩子往往承担着很大的压力,老人家出于安全的考虑,经常这样不许孩子做,那也不许孩子碰,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失去了探索世界的兴趣,变得孤独、胆小。
赖永洪的建议是,父母尽管不能天天陪伴孩子,但也不能把孩子甩给老人后就“袖手旁观”,只要有时间就应经常与孩子在一起,每天最好有两小时以上的亲子时间。同时还要经常和祖辈沟通养育的问题,多向他们传达一些现代的、科学的育儿方法。
本帖的助威记录:助威总计 0 点 | 查看全部记录>>是的呀,女儿最多的就是上呼吸道感染,到现在都没有打针和挂盐水。都是吃药的。
评论内容:发表评论不能请不要超过250字;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