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光影]我镜头中的丽江、香格里拉!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英国作家希尔顿.詹姆斯写下《消失的地平线》一书,用他优美浪漫的文笔向世人描绘了一个东方中国的桃花源,一个充满梦幻充满诗情充满牧歌的四园,那里有金字塔般的雪山、壮观的峡谷、被森林环绕着的翡翠似的高原湖泊、一望无际的辽阔草甸、金碧辉煌的***寺、宁静苍凉的古城;各民族在此和平共处、多种宗教信仰交融并存;人们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生活以适度为原则,并且都很长寿。香格里拉这片想象中的人间乐土成为西方人的“伊甸园”、“乌托邦”、“世外桃源”、的代名词,半个多世纪,许许多多的外国人漂洋过海来到中国的大西南,寻找消失在地平线上的香格里拉。
      1996年,海内外专家学者经多方考证,认为希尔顿小说中的“香格里拉”原型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州境内。巧合的是,香格里拉一词是迪庆中甸的藏语方言,为“心中的日月”之意,它源于唐宋时期建置的“月光城”和“日光城”。2001年12月17日,国务院批准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更有争议的是,1928年,美国植物学家、探险家约瑟夫、洛克在1931年7月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撰写文章并发表所摄照片,经专家鉴定是四川的稻城亚丁,而詹姆斯·希尔顿本人是没有来过中国,完全是是根据洛克所拍摄的相片,虚构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所以中甸和稻城都认为是香格里拉曾经一度成为争论焦点,虽然香格里拉这个品牌还是归云南的中甸所有,但稻城亚丁不服,于是把他们的日瓦乡改成香格里拉乡,并称稻城亚丁是最后的香格里拉

    近年来,“大香格里拉”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这个概念远远超出云南省内的迪庆地区的香格里拉县。它西至西藏林芝,东至四川泸定,北至四川北部的若尔盖及古渠县最北端,南至云南丽江一线。这个区域的自然景观近似,人文风俗相近,是一个美丽的香格里拉文化圈!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香格里拉,我用自己所拍的相片向大家展示这些地区的人文风情,让大家评论一下,哪里才是你心中的香格里拉!


  中甸,现在是香格里拉县,位于云南西部接近西藏地区,是现在公认的香格里拉!点击在新窗口中查看该图片这里有蓝天、白云、草原、牛羊,如画的风景
点击在新窗口中查看该图片

美丽的高原海子
点击在新窗口中查看该图片

永恒、宁静、和平、美丽、富饶的中甸
点击在新窗口中查看该图片

牧场上成群的牛养,康巴人在这里自由自在的生活

点击在新窗口中查看该图片

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

    具有800多年历史的丽江古城,座落在丽江坝子中部,面积约3.8平方公里,始建于南宋末年。是元代丽江路宣抚司,明代丽江军民府和清代丽江府驻地。丽江古城选址独特,布局上充分利用山川地形及周围自然环境,北依象山、金虹山,西忱猴子山,东面和南面与开阔坪坝自然相连,既避开了西北寒风,又朝向东南光源,形成坐靠西北,放眼东南的整体格局。发源于城北象山脚下的玉泉河水分三股入城后,又分成无数支流,穿街绕巷,流布全城,形成了“家家门前绕水流,户户屋后垂杨柳”的诗画图。街道不拘于工整而自由分布,主街傍水,小巷临渠,300多座古石桥与河水、绿树、古巷、古屋相依相映,极具高原水乡古树、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学意韵,被誉为“东方威尼斯”、“高原姑苏”。

    丽江早在九七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被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后又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大魅力古镇、中国人最喜欢的休闲城市,以及欧洲人最喜欢的世界上一百个小城市之一,等光荣称号。最早把丽江推向世界的是美籍奥地利植物学家约瑟夫·洛克,他把探险见闻和珍贵的照片源源不断寄回美国,在颇有影响的《全国地理杂志》上发表,最早把丽江神奇风情用照片的形式推向了世界,让国外众多坐在沙发上阅读洛克文章和照片的人感到惊叹。九六年以前的丽江只是云南滇西北地区的一座默默无闻的小城,一场7.0级的地震,让丽江声名雀起,迅速发展成为中国最知名的旅游休闲渡假胜地。



壮观的丽江古城全景
点击在新窗口中查看该图片

纳西族的神山—玉龙雪山
点击在新窗口中查看该图片

这里有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第一湾点击在新窗口中查看该图片

这里有世界最深的大峡谷—虎跳峡
点击在新窗口中查看该图片

人类最后的母系社会女儿国—泸沽湖
点击在新窗口中查看该图片

梅里雪山—雨崩


    梅里雪山,位于云南迪庆藏区德钦县境内,为云南与西藏的界山。主峰卡瓦格博海拔6740米,为云南第一高峰,峰型有如一座雄壮高耸的金字塔,时隐时现的云海更为雪山批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被誉为雪山之神的卡瓦格博作为藏区八大神山之首,享誉世界。
      雨崩村位于梅里雪山脚下,是一个四面群山簇拥,中间有一块略微平坦的田园村庄,分上下两个自然村,地理环境独特,人烟稀少,自古只有一条人马驿道通向外界,因此有人说这里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国内外专家们则认为,这里是香格里拉的缩影。雨崩村因充沛的降雨量及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植物的生态长势茂密而又奇异,在一些老树的主干上往往可以看到寄生着许多其他植物,这种奇特现象被人们称为“五树同根”。另外,又因为村子坐落在神女峰———面楚姆、五冠峰等高大的山体脚下,加之冰绩、古冰川、冰阶等等的演化作用,在雨崩村里就可以看到U形谷和大小各异、重达千斤甚至上万吨的“漂历石”,形成一个独特的天文景观,在通往雨崩的路旁一块“漂历石”下,可以清晰地看到几个深黑色、形体纹理走向犹如藏文字母,人们称为“石篆天书”的景观。


  藏区八大神山之首—梅里雪山
神圣的日照金山点击在新窗口中查看该图片

世外桃源—雨崩下村
如梦如幻的雨崩上村!
点击在新窗口中查看该图片

世外桃源般的村庄—雨崩点击在新窗口中查看该图片

最后的香格里拉——稻城亚丁


    说在青藏高原雪山深处有一个隐秘地方,它沉睡在岁月的冰河,方圆732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留存着大自然最古老的记忆和大自然最纯粹的心灵,它不仅荟萃了世界上最令人震撼的山脉、湖泊、冰川、草原等壮丽景观,也由于多民族文化与宗教的并存,使得它拥有着发掘不尽的文化宝藏。它以其最具原始性和震撼力的自然风光,以及充满了神秘感和诱惑力的民俗文化,成为人们心仪的乐土净地,无论是现代人回归绿色自然的潮流,还是人们对原文化的追逐和向往,它无疑都是人们趋之若骛的世界上最后一块净土,它就是被誉为“香格里拉之魂”的稻城亚丁。

          稻城亚丁风景区位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南部,地处著名的青藏高原东部,横断山脉中段,东南与凉山州木里县接壤,西邻乡城县并与云南省中甸县毗邻,北连理塘县,面积7323平方公里。其海拔为3750米,境内最高海拔达6032米;属高原季风气候,绝大多数时间天气晴朗,阳光明媚,自然风光优美,尤以古冰体遗迹“稻城古冰帽”著称于世。在稻城亚丁极目远眺,天地浩瀚无垠,乱石铺天盖地,撼人心魄,1145个高山湖泊散落于嶙峋乱石间,碧蓝如玉,三大神山,高耸入云,雪峰终年积雪,景色极为壮观,因而被誉为最后的香巴拉。


  风景如画的亚丁村
央迈勇—文殊菩萨
点击在新窗口中查看该图片

仙仍日-观世音菩萨点击在新窗口中查看该图片

夏诺多吉-金刚手菩萨
点击在新窗口中查看该图片

稻城的杨树林

点击在新窗口中查看该图片

稻城桑堆的红草地
点击在新窗口中查看该图片

具有800多年历史的丽江古城,座落在丽江坝子中部,面积约3.8平方公里,始建于南宋末年。是元代丽江路宣抚司,明代丽江军民府和清代丽江府驻地。丽江古城选址独特,布局上充分利用山川地形及周围自然环境,北依象山、金虹山,西忱猴子山,东面和南面与开阔坪坝自然相连,既避开了西北寒风,又朝向东南光源,形成坐靠西北,放眼东南的整体格局,这是丽江古城全景!点击在新窗口中查看该图片

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没有城墙的古城,据说是因为古代丽江世袭统治者姓木,如果筑城墙,就犹如木字加框而成“困”字,这样显得不吉利。由此可见,纳西族是一个比较开放的民族。
点击在新窗口中查看该图片

丽江古城,因为它四面被青山环绕,形状如同一块碧玉大砚,所以取名大研镇(砚与研同音)。古城有数万间明清时期的民居,构成了壮观的白墙青瓦的古建筑群。点击在新窗口中查看该图片

古城的居民建筑,均是土木结构瓦屋面楼房,多数为三坊一照壁,也有不少四合院,融合了纳西、白、汉等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居民建筑布局灵活,注重装饰,精雕细刻。在他们的门窗上多雕饰花鸟图案,并且色调浓烈。这里的居民都喜欢在庭院种植花木,摆设盆景,无户不养花,无户不流水,形成了“家家流水,户户垂柳”的高原水城风貌,被誉为“高原姑苏”、“东方威尼斯”。

  清澈的泉水从大水车分三股主流穿城而过,在城区又变幻成无数支流,穿街走巷,入院过墙,流遍万户千家。点击在新窗口中查看该图片

 古城内流水密布,约2平方公里的城区内,架有大小桥300多座,这是著名的大石桥,修于明代!
点击在新窗口中查看该图片

古城内的石桥、河水、绿树、古巷、古屋相依相映,构成了高原古城独特的魅力
点击在新窗口中查看该图片

四方街是丽江古城心脏,交通四通八达,周围小巷通幽,据说是明代木氏土司按其印玺形状而建。
点击在新窗口中查看该图片

四方街每天都有纳西族的老太太在跳舞,他们称之为打跳
点击在新窗口中查看该图片

打跳是纳西族自娱自乐的一种健身舞蹈,很容易学习,很多游客也会参予其中
点击在新窗口中查看该图片

也有穿着民族服饰,骑着滇马大叔们,仿昔日茶马古道马帮供游人拍照!点击在新窗口中查看该图片

四方街是古城最热闹的地方,也是古城的心脏,古城以四方街为中心,射出四条大道,每条主道都有巷弄相随,巷弄四通八达,无死胡同!
点击在新窗口中查看该图片

古城内的大小路面均铺五色石板,经数百年走磨,石纹毕露,颇为别致!点击在新窗口中查看该图片

幽深的街巷,青石铺石板路两边,都是纳西族民居,不过现在多已被商家改成店铺
点击在新窗口中查看该图片

丽江古城的另一大特色,就是酒吧一条街,从大水车到四方街有一条一米多宽的流动水渠,集中了大大小小几十家酒吧及餐馆!
点击在新窗口中查看该图片

到丽江,不进古城的酒吧泡泡,就很难说真正领略了丽江的风情。在柳阴下,柔风中,看着清清的水静静地流淌,品着各色菜肴,饮着啤酒,和朋友聊聊天,抑或一个人喝着咖啡发呆,尽情享受在都市中所未有的闲静
点击在新窗口中查看该图片

小河两岸,灯笼高悬,绿柳轻垂,酒吧一街也是拍照的好地方点击在新窗口中查看该图片

白天的洒吧一条街是安静、休闲的,到了晚上则是另外一翻景象,一排排红色的灯笼散发出暧昧、诱惑的光芒,在灯红酒绿之间, 各色红男绿女穿梭其中。震耳欲聋的音乐声,早已打破了这里白天的宁静,创造出歌舞升平的气氛!
点击在新窗口中查看该图片

灯光映到河里,青绿的河水反射出华灯投下的桔红、桔黄、玫红的流光色彩,映出水中的倒影一圈圈跳跃出彩色的涟漪,闪着光散开去。急速的荧荧流水中,有好多彩色的鱼儿在游动。点击在新窗口中查看该图片

丽江号称艳遇之城,而洒吧则是酝酿艳遇的最佳场所,大部分游客来酒吧是放松心情,欣赏少数民族的歌舞表演,当然也有少数人是抱着猎艳心态来的。最好玩的是小河两岸的酒吧的游客,相互对歌,大家相互不认识,同在一个酒吧的游客玩熟后,团结起来,与对面酒吧的游客对唱,不管是现代的,古代的,国内的,国外的,流行的,民族的,甚至连黄梅戏都上来了,这边唱几句,河水对面马上接几句,每首歌的结尾一定是呀嗦呀嗦呀呀嗦。对方几个人如果意见不统一,稍微慢一点,就会被对面酒吧游客起哄。此起彼伏的对歌声、构成了灯火通明的河流两岸引人驻足的风景。
点击在新窗口中查看该图片

丽江古城的夜景也是梦幻迷人的,据说这些灯光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就是为了创造出与众不同的古城夜景!点击在新窗口中查看该图片

晚上漫步在古城街头,美丽的夜色映称下,有一种有别有白天的感受
点击在新窗口中查看该图片

夜色中的大水车,这样拍下来,是不是感觉水车在飞转点击在新窗口中查看该图片

路边的藏族村落点击在新窗口中查看该图片

小中甸公路两傍的藏族村寨!点击在新窗口中查看该图片

沿途漫山遍野的高山杜鹃花点击在新窗口中查看该图片

草原上盛开的格桑花!
点击在新窗口中查看该图片

大片大片盛开的黄色的格桑花!
点击在新窗口中查看该图片

格桑拉是花名,格桑花学名叫“金露梅”,花瓣是黄色的,在藏区素称格桑花。格桑花---吉祥的格桑花生长在海拔5000米以上,属翠菊科的格桑花,就是杜鹃花,又称娑萝,它的故乡是西藏、青海、川西、滇西北那无边的大草原,被藏族乡亲视为象征着爱与吉祥的圣洁之花,也是西藏首府拉萨的市花。
点击在新窗口中查看该图片

 蓝月山谷下的白塔点击在新窗口中查看该图片

草原傍的藏族村落
点击在新窗口中查看该图片

绿色的青稞地、黄色的油菜花、辽阔的草原,构成一副美丽的画卷点击在新窗口中查看该图片

藏族村落一角
点击在新窗口中查看该图片

草原傍的村庄点击在新窗口中查看该图片

秀美的草原风光点击在新窗口中查看该图片

金黄色的油菜花点击在新窗口中查看该图片

开着越野车驰骋于草原上!
点击在新窗口中查看该图片

草原上的牛羊!
点击在新窗口中查看该图片

成群的牛羊在草原上!
点击在新窗口中查看该图片

辽阔的依拉草原!
点击在新窗口中查看该图片

草原上遍地盛开的野花点击在新窗口中查看该图片

蓝天、白云,草原、野花,完美的自然风光点击在新窗口中查看该图片

湛蓝的天空点击在新窗口中查看该图片

依拉草原上盛开的油菜花点击在新窗口中查看该图片

油菜花与青稞地形成美丽江的线条
点击在新窗口中查看该图片 美丽的田园风光点击在新窗口中查看该图片点击在新窗口中查看该图片
乡村田园风光点击在新窗口中查看该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查看该图片

 草甸上的牦牛!
点击在新窗口中查看该图片牧场上的青梨架点击在新窗口中查看该图片

排排的青稞架如同导弹发射架
点击在新窗口中查看该图片

青稞架结构简单,就是几根高大的木柱和一些木条木块搭制而成,是藏民用来晒青稞之用!点击在新窗口中查看该图片

黄色的小野花遍地开花
点击在新窗口中查看该图片

如同美丽的地毯铺满着香格里拉
点击在新窗口中查看该图片

松赞林寺又称归化寺,位于香格里拉以北5公里的佛屏山下,是公元1679年五世***和清康熙皇帝敕建"十三林"之一。它不仅是云南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群落,还是川滇一带的黄教中心,被誉为"小布达拉宫"。

  双彩中的松赞林寺
点击在新窗口中查看该图片

两条巨大的彩虹如同两道从天而降的七彩佛光,守护的松赞林寺!
点击在新窗口中查看该图片

 松赞林寺远景点击在新窗口中查看该图片

松赞林寺主殿-扎仓大殿!点击在新窗口中查看该图片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英国作家希尔顿.詹姆斯写下《消失的地平线》一书,用他优美浪漫的文笔向世人描绘了一个东方中国的桃花源,一个充满梦幻充满诗情充满牧歌的四园,那里有金字塔般的雪山、壮观的峡谷、被森林环绕着的翡翠似的高原湖泊、一望无际的辽阔草甸、金碧辉煌的***寺、宁静苍凉的古城;各民族在此和平共处、多种宗教信仰交融并存;人们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生活以适度为原则,并且都很长寿。香格里拉这片想象中的人间乐土成为西方人的“伊甸园”、“乌托邦”、“世外桃源”、的代名词,半个多世纪,许许多多的外国人漂洋过海来到中国的大西南,寻找消失在地平线上的香格里拉。
      1996年,海内外专家学者经多方考证,认为希尔顿小说中的“香格里拉”原型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州境内。巧合的是,香格里拉一词是迪庆中甸的藏语方言,为“心中的日月”之意,它源于唐宋时期建置的“月光城”和“日光城”。2001年12月17日,国务院批准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更有争议的是,1928年,美国植物学家、探险家约瑟夫、洛克在1931年7月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撰写文章并发表所摄照片,经专家鉴定是四川的稻城亚丁,而詹姆斯·希尔顿本人是没有来过中国,完全是是根据洛克所拍摄的相片,虚构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所以中甸和稻城都认为是香格里拉曾经一度成为争论焦点,虽然香格里拉这个品牌还是归云南的中甸所有,但稻城亚丁不服,于是把他们的日瓦乡改成香格里拉乡,并称稻城亚丁是最后的香格里拉

    近年来,“大香格里拉”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这个概念远远超出云南省内的迪庆地区的香格里拉县。它西至西藏林芝,东至四川泸定,北至四川北部的若尔盖及古渠县最北端,南至云南丽江一线。这个区域的自然景观近似,人文风俗相近,是一个美丽的香格里拉文化圈!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香格里拉,我用自己所拍的相片向大家展示这些地区的人文风情,让大家评论一下,哪里才是你心中的香格里拉!


  中甸,现在是香格里拉县,位于云南西部接近西藏地区,是现在公认的香格里拉!这里有蓝天、白云、草原、牛羊,如画的风景

美丽的高原海子

永恒、宁静、和平、美丽、富饶的中甸

牧场上成群的牛养,康巴人在这里自由自在的生活

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

    具有800多年历史的丽江古城,座落在丽江坝子中部,面积约3.8平方公里,始建于南宋末年。是元代丽江路宣抚司,明代丽江军民府和清代丽江府驻地。丽江古城选址独特,布局上充分利用山川地形及周围自然环境,北依象山、金虹山,西忱猴子山,东面和南面与开阔坪坝自然相连,既避开了西北寒风,又朝向东南光源,形成坐靠西北,放眼东南的整体格局。发源于城北象山脚下的玉泉河水分三股入城后,又分成无数支流,穿街绕巷,流布全城,形成了“家家门前绕水流,户户屋后垂杨柳”的诗画图。街道不拘于工整而自由分布,主街傍水,小巷临渠,300多座古石桥与河水、绿树、古巷、古屋相依相映,极具高原水乡古树、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学意韵,被誉为“东方威尼斯”、“高原姑苏”。

    丽江早在九七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被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后又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大魅力古镇、中国人最喜欢的休闲城市,以及欧洲人最喜欢的世界上一百个小城市之一,等光荣称号。最早把丽江推向世界的是美籍奥地利植物学家约瑟夫·洛克,他把探险见闻和珍贵的照片源源不断寄回美国,在颇有影响的《全国地理杂志》上发表,最早把丽江神奇风情用照片的形式推向了世界,让国外众多坐在沙发上阅读洛克文章和照片的人感到惊叹。九六年以前的丽江只是云南滇西北地区的一座默默无闻的小城,一场7.0级的地震,让丽江声名雀起,迅速发展成为中国最知名的旅游休闲渡假胜地。



壮观的丽江古城全景

纳西族的神山—玉龙雪山

这里有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第一湾

这里有世界最深的大峡谷—虎跳峡

人类最后的母系社会女儿国—泸沽湖

梅里雪山—雨崩


    梅里雪山,位于云南迪庆藏区德钦县境内,为云南与西藏的界山。主峰卡瓦格博海拔6740米,为云南第一高峰,峰型有如一座雄壮高耸的金字塔,时隐时现的云海更为雪山批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被誉为雪山之神的卡瓦格博作为藏区八大神山之首,享誉世界。
      雨崩村位于梅里雪山脚下,是一个四面群山簇拥,中间有一块略微平坦的田园村庄,分上下两个自然村,地理环境独特,人烟稀少,自古只有一条人马驿道通向外界,因此有人说这里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国内外专家们则认为,这里是香格里拉的缩影。雨崩村因充沛的降雨量及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植物的生态长势茂密而又奇异,在一些老树的主干上往往可以看到寄生着许多其他植物,这种奇特现象被人们称为“五树同根”。另外,又因为村子坐落在神女峰———面楚姆、五冠峰等高大的山体脚下,加之冰绩、古冰川、冰阶等等的演化作用,在雨崩村里就可以看到U形谷和大小各异、重达千斤甚至上万吨的“漂历石”,形成一个独特的天文景观,在通往雨崩的路旁一块“漂历石”下,可以清晰地看到几个深黑色、形体纹理走向犹如藏文字母,人们称为“石篆天书”的景观。


  藏区八大神山之首—梅里雪山
神圣的日照金山

世外桃源—雨崩下村
如梦如幻的雨崩上村!

世外桃源般的村庄—雨崩

最后的香格里拉——稻城亚丁


    说在青藏高原雪山深处有一个隐秘地方,它沉睡在岁月的冰河,方圆732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留存着大自然最古老的记忆和大自然最纯粹的心灵,它不仅荟萃了世界上最令人震撼的山脉、湖泊、冰川、草原等壮丽景观,也由于多民族文化与宗教的并存,使得它拥有着发掘不尽的文化宝藏。它以其最具原始性和震撼力的自然风光,以及充满了神秘感和诱惑力的民俗文化,成为人们心仪的乐土净地,无论是现代人回归绿色自然的潮流,还是人们对原文化的追逐和向往,它无疑都是人们趋之若骛的世界上最后一块净土,它就是被誉为“香格里拉之魂”的稻城亚丁。

          稻城亚丁风景区位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南部,地处著名的青藏高原东部,横断山脉中段,东南与凉山州木里县接壤,西邻乡城县并与云南省中甸县毗邻,北连理塘县,面积7323平方公里。其海拔为3750米,境内最高海拔达6032米;属高原季风气候,绝大多数时间天气晴朗,阳光明媚,自然风光优美,尤以古冰体遗迹“稻城古冰帽”著称于世。在稻城亚丁极目远眺,天地浩瀚无垠,乱石铺天盖地,撼人心魄,1145个高山湖泊散落于嶙峋乱石间,碧蓝如玉,三大神山,高耸入云,雪峰终年积雪,景色极为壮观,因而被誉为最后的香巴拉。


  风景如画的亚丁村
央迈勇—文殊菩萨

仙仍日-观世音菩萨

夏诺多吉-金刚手菩萨

稻城的杨树林

稻城桑堆的红草地

具有800多年历史的丽江古城,座落在丽江坝子中部,面积约3.8平方公里,始建于南宋末年。是元代丽江路宣抚司,明代丽江军民府和清代丽江府驻地。丽江古城选址独特,布局上充分利用山川地形及周围自然环境,北依象山、金虹山,西忱猴子山,东面和南面与开阔坪坝自然相连,既避开了西北寒风,又朝向东南光源,形成坐靠西北,放眼东南的整体格局,这是丽江古城全景!

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没有城墙的古城,据说是因为古代丽江世袭统治者姓木,如果筑城墙,就犹如木字加框而成“困”字,这样显得不吉利。由此可见,纳西族是一个比较开放的民族。

丽江古城,因为它四面被青山环绕,形状如同一块碧玉大砚,所以取名大研镇(砚与研同音)。古城有数万间明清时期的民居,构成了壮观的白墙青瓦的古建筑群。

古城的居民建筑,均是土木结构瓦屋面楼房,多数为三坊一照壁,也有不少四合院,融合了纳西、白、汉等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居民建筑布局灵活,注重装饰,精雕细刻。在他们的门窗上多雕饰花鸟图案,并且色调浓烈。这里的居民都喜欢在庭院种植花木,摆设盆景,无户不养花,无户不流水,形成了“家家流水,户户垂柳”的高原水城风貌,被誉为“高原姑苏”、“东方威尼斯”。

  清澈的泉水从大水车分三股主流穿城而过,在城区又变幻成无数支流,穿街走巷,入院过墙,流遍万户千家。

 古城内流水密布,约2平方公里的城区内,架有大小桥300多座,这是著名的大石桥,修于明代!

古城内的石桥、河水、绿树、古巷、古屋相依相映,构成了高原古城独特的魅力

四方街是丽江古城心脏,交通四通八达,周围小巷通幽,据说是明代木氏土司按其印玺形状而建。

四方街每天都有纳西族的老太太在跳舞,他们称之为打跳

打跳是纳西族自娱自乐的一种健身舞蹈,很容易学习,很多游客也会参予其中

也有穿着民族服饰,骑着滇马大叔们,仿昔日茶马古道马帮供游人拍照!

四方街是古城最热闹的地方,也是古城的心脏,古城以四方街为中心,射出四条大道,每条主道都有巷弄相随,巷弄四通八达,无死胡同!

古城内的大小路面均铺五色石板,经数百年走磨,石纹毕露,颇为别致!

幽深的街巷,青石铺石板路两边,都是纳西族民居,不过现在多已被商家改成店铺

丽江古城的另一大特色,就是酒吧一条街,从大水车到四方街有一条一米多宽的流动水渠,集中了大大小小几十家酒吧及餐馆!

到丽江,不进古城的酒吧泡泡,就很难说真正领略了丽江的风情。在柳阴下,柔风中,看着清清的水静静地流淌,品着各色菜肴,饮着啤酒,和朋友聊聊天,抑或一个人喝着咖啡发呆,尽情享受在都市中所未有的闲静

小河两岸,灯笼高悬,绿柳轻垂,酒吧一街也是拍照的好地方

白天的洒吧一条街是安静、休闲的,到了晚上则是另外一翻景象,一排排红色的灯笼散发出暧昧、诱惑的光芒,在灯红酒绿之间, 各色红男绿女穿梭其中。震耳欲聋的音乐声,早已打破了这里白天的宁静,创造出歌舞升平的气氛!

灯光映到河里,青绿的河水反射出华灯投下的桔红、桔黄、玫红的流光色彩,映出水中的倒影一圈圈跳跃出彩色的涟漪,闪着光散开去。急速的荧荧流水中,有好多彩色的鱼儿在游动。

丽江号称艳遇之城,而洒吧则是酝酿艳遇的最佳场所,大部分游客来酒吧是放松心情,欣赏少数民族的歌舞表演,当然也有少数人是抱着猎艳心态来的。最好玩的是小河两岸的酒吧的游客,相互对歌,大家相互不认识,同在一个酒吧的游客玩熟后,团结起来,与对面酒吧的游客对唱,不管是现代的,古代的,国内的,国外的,流行的,民族的,甚至连黄梅戏都上来了,这边唱几句,河水对面马上接几句,每首歌的结尾一定是呀嗦呀嗦呀呀嗦。对方几个人如果意见不统一,稍微慢一点,就会被对面酒吧游客起哄。此起彼伏的对歌声、构成了灯火通明的河流两岸引人驻足的风景。

丽江古城的夜景也是梦幻迷人的,据说这些灯光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就是为了创造出与众不同的古城夜景!

晚上漫步在古城街头,美丽的夜色映称下,有一种有别有白天的感受

夜色中的大水车,这样拍下来,是不是感觉水车在飞转

路边的藏族村落

小中甸公路两傍的藏族村寨!

沿途漫山遍野的高山杜鹃花

草原上盛开的格桑花!

大片大片盛开的黄色的格桑花!

格桑拉是花名,格桑花学名叫“金露梅”,花瓣是黄色的,在藏区素称格桑花。格桑花---吉祥的格桑花生长在海拔5000米以上,属翠菊科的格桑花,就是杜鹃花,又称娑萝,它的故乡是西藏、青海、川西、滇西北那无边的大草原,被藏族乡亲视为象征着爱与吉祥的圣洁之花,也是西藏首府拉萨的市花。

 蓝月山谷下的白塔

草原傍的藏族村落

绿色的青稞地、黄色的油菜花、辽阔的草原,构成一副美丽的画卷

藏族村落一角

草原傍的村庄

秀美的草原风光

金黄色的油菜花

开着越野车驰骋于草原上!

草原上的牛羊!

成群的牛羊在草原上!

辽阔的依拉草原!

草原上遍地盛开的野花

蓝天、白云,草原、野花,完美的自然风光

湛蓝的天空

依拉草原上盛开的油菜花

油菜花与青稞地形成美丽江的线条
 美丽的田园风光
乡村田园风光

 草甸上的牦牛!
牧场上的青梨架

排排的青稞架如同导弹发射架

青稞架结构简单,就是几根高大的木柱和一些木条木块搭制而成,是藏民用来晒青稞之用!

黄色的小野花遍地开花

如同美丽的地毯铺满着香格里拉

松赞林寺又称归化寺,位于香格里拉以北5公里的佛屏山下,是公元1679年五世***和清康熙皇帝敕建"十三林"之一。它不仅是云南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群落,还是川滇一带的黄教中心,被誉为"小布达拉宫"。

  双彩中的松赞林寺

两条巨大的彩虹如同两道从天而降的七彩佛光,守护的松赞林寺!

 松赞林寺远景

松赞林寺主殿-扎仓大殿!

本帖的助威记录:助威总计 0 点 | 查看全部记录>>

沙发~~~~

这么多漂亮的照片,视觉享受啊~我也刚从云南回来,景色确实不错,就是商业化太浓了,旅游不如购物的时间多

帖主太不容易了,顶之!!!!!!


亲 肯定也很喜欢这个地方吧 我去了 就有种不想回来的感觉了 太美了呀~~~~~~~哈哈,是啊,很美,但是没有时间呆那么久了好美,我很向往。。



新年给孩子送礼物,挑玩具首选店铺喔~

就是西藏那个高原反应

有时间真该好好放松一下,现在的生活步调太快了。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为“[丽江光影]我镜头中的丽江、香格里拉!”说几句吧

评论内容:发表评论不能请不要超过250字;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