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教育感想

“妈妈,明天星期几?”

“星期三呀。”

“要打针了,我好害怕。”(幼儿园集体注射麻腮风三联疫苗)

“不怕的,一下下就好了。”

“那我就要哭了。”

“打针的时候是不是小朋友都哭了?”

“是呀。”

姥姥:“你不要哭,要勇敢。谁哭就羞羞脸。”

姥姥:“要是男孩子也哭,就更要羞他。”

以上是昨天晚饭时我母亲,女儿和我的一部分对话。

我记得我小时候,我的父母就是这样教我。

当我记事起,我打针就很少哭,我不知道为什么不能哭,只知道这样做能得到爸爸妈妈的夸奖。80年代初期,最常用的注射液就是青霉素,一般发烧的时候通常都是打两种药,一个青霉素,一个柴胡,那个年代的人都知道,这两个针是特别疼的,而且不能打快,只能慢慢推。成年人注射时还免不了呲呀咧嘴,却要求一个四五岁的孩子,打针的时候不要哭,这样这个孩子就会被冠以“听话、勇敢”的字眼。记得有一天我发烧了,那天下着雨,父亲打着伞,抱着我去厂里的卫生所打针,路上遇到了我姑妈,姑妈一听说我要去打针,就心疼的说:“看孩子可怜的。”我当时哇的一声大哭起来,把父亲吓了一跳,父亲对姑妈说:“这孩子怎么了,平时打针从来不哭的,今天这是怎么了?”然后一边哄我,一边来到卫生所,毫无疑问,那天姑妈全程陪伴,打完针从医务室出来,我还在抽泣。如果那天不是姑妈在场,不说那些心疼我的话,我一定和往常一样,就算再疼也会忍住眼泪。但是姑妈一句话就说出了我所有的委屈!凭什么?凭什么我一个四五岁的孩子,打针的时候就不能哭?而且必须视之为一种美好品质?

这就是国人的教育。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善良、勤劳、勇敢是被推崇倍至的,而且我们在描述自己的时候也常常冠以这样的形容词。小的时候,不懂,以为勇敢就是打针不哭,摔倒不哭,被开水烫了不哭,害怕的时候不哭,孤单的时候不哭。长大了翻遍《新华字典》和《辞海》,在勇敢的释义里,并没有发现“不哭,不流泪”的字样。勇敢是什么?勇敢,是勇气,是胆量,更多的是指一个人心理上的承受能力和面对困境的态度。

我们都知道,人有七情六欲,悲欢离合,喜怒哀乐自是难免。疼痛时流泪,伤心时流泪,无助时流泪,痛苦时流泪;我们也知道,哭,是宣泄情绪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亦是一种本能。我们形容一个人心碎到极点,总喜欢说,想哭哭不出来,可见,哭不出来,并不是一件好事,反而,哭出来,情绪得到了释放,悲伤得到了缓解,加之时间的流逝,再痛苦,再悲伤的心情自然也会慢慢变得明朗。可是,我们却残忍的要求我们的孩子,在遇到危险困难和痛苦时,不要哭,不能哭,因为,这就是勇敢!为了修练这个美好的品德,成为一个勇敢的人,我们逼迫孩子放弃人在面对疼痛和痛苦时的本能!实在可笑!可悲!可叹!

孩子的内心是非常复杂的。而我们对孩子内心世界的了解非常少,却自以为懂得很多。原因是我们处在强势,经常不自觉地以自己的思维方式来理解孩子,逼迫孩子放弃天赋中的能力,学习成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可笑的是,我们把这个过程称之为教育。我更加觉得用成人的心态去解读孩子内心是件非常糟糕的事。父母的眼睛在建构孩子的问题,以为在教化甚至拯救孩子的时候,其实,可怜的孩子可能会慢慢地失去创造的能力,变得听话与平庸。要知道孩子是什么个性本身并不给孩子带来痛苦,带来痛苦的是父母对不同性格赋予的观念。因为担心本身可能存在一种心理驱动力,并缓慢地变成真实。

对于上面的问题,我是这样对女儿说的。

女儿:“妈妈,打针疼不疼?”(明知故问)

我说:“当然疼了。如果你觉得很疼,或者很害怕,那就哭吧。”

女儿:“为什么啊?”(因为姥姥刚刚才说过要勇敢,不要哭)

我说:“如果你觉得哭出来心里会舒服的话。”其实我心里想的是,哪有小朋友打针不哭的,用这么高的标准要求一个4岁的孩子,未免太苛刻和不近人情吧!!

每一对父母都对自己的儿女抱有很大的希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情之殷切,我也是母亲,我可以理解。但是,在现今人类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心理问题困扰时,我们做父母的,我们教育子女的方法是不是也该改一改变一变了?看看现在的学生,高分低能,心理素质差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大学生自杀率年年攀升。在我上大学的年代,甚至更早以前,学校里如果出了这样的事,那是惊天大事,可现在呢?哪个学校每年不死那么一两个的,这个话说出来,好象有点残忍,有点难听,但却是事实。当然,这跟大学生人数整体增多也有关系,过去,上大学的毕竟是少数,那么自杀的比例自然少很多。但这绝不是根本原因。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应该被更多人的关注。而这个问题,绝对是一个从小的教育问题!尤其是家庭教育。家庭塑人的力量,远大于我们的想象。家庭教育可能包含一些传统、习俗的东西,也有一些家庭规则。这些规则反映父母双亲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一个人的品行问题、心理问题、社会适应问题主要根值于家庭教育。不同的家庭就如同不同的土壤,而不同的土壤,自然会长出不同的果实。

孩子长的很快,一转眼,女儿四岁了!回想这四年,我对女儿做过许多不该做的事,说过许多不该说的话,或者说,换一个方式,效果和结果会好的多。父母是最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人,因为孩子继承了自己的秉性,好的和不好的,所以,教育起来,应该是更加容易的。象我女儿,有时候,她不讲话我都知道她为什么哭,因为,她性格里有着和我一样的东西,在我成长的过程当中,这些特质从来没有被人关注过,关心过,所在,成长的道路上,我走过很多的弯路,所以现在,如果我采取粗暴的方式去处理,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去对待她,是不是意味着女儿将要重蹈覆辙,走我的旧路?这是我绝对无法忍受的。所以,让我们换一种更好的方式对待孩子吧!换一种更好的方式教育孩子吧!那样,孩子会成长的更健康!

是的呢!看了你的这片文章深有感触!

支持一下ding by myself楼主好帖子。支持支持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为“儿童教育感想”说几句吧

评论内容:发表评论不能请不要超过250字;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Copyright © 2009-2024 yr.pinnace.cn All Rights Reserved. 17育儿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104000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