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袋业的窘境:拣尽寒枝不肯栖的用人环境

一合作客户中午打电话,叫我去拿他另外的合作加工厂剩下的料,转交给我做,说小陈(工厂老板,我曾经的竞争者)说做工厂很辛苦,不想做了。我很纳闷,现在是旺季了,他怎么还不做了,老郑更回我个张二摸不着头脑的话,说他做得很好,但是现在做不下去了!

晚上我满腹狐疑从狮岭回到厂里,看到足足可以做几百个袋子的拉链,便又联系了老郑问个清楚。原来是小陈的两位高车工人都被别人挖去了!挖人的代价是补偿两个月的工资,以高车的行情工资是3000算,那就是那老板为了挖她们两,一口气出了12000元。

可怜的小陈,因为核心技工的缺少,一下子进入了绝境,没有高车,手袋厂就没有了存在的可能性。没有开料,油边,都可以外发,唯独高车环节没有人外发做。

听到这里,我没有丝毫因为竞争者的没落而有半点的兴奋,反而心里忽然涌入一阵无法言状的压抑。这就是我们的环境啊。外在市场的竞争已经耗费着我们大量的精力,后方又有釜底抽薪的人才抢夺战!

前大半年,因亚运会带来的严厉打压,我们行业本来就都是惨淡经营,掐着少的可怜还断断续续的单子撑着,煎熬着,忍耐着,积蓄着,竞争到了相互血拼价格战的地步。好不容易到了固定旺季,无论外界环境怎么严酷,需求毕竟大了,行业里却又来了另外的惨烈竞争,那就是人才缺乏带来的用人竞争。有实力的老板可以高价挖人,没有实力的老板,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人被挖走,行业竞争做到这个地步,没有几个核心的技工是自己的嫡系,是不可能有存活下去的机会的。

一个行业用人紧张到需要高价挖人,至少反应了两个问题,一是行业臃肿和无序竞争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另外一个就是工人的心态真的变了。

可以两句古诗来概括用人环境的变化,工人已经是从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到拣尽寒枝不肯栖!这也就是狮岭工人都是做临时工的现象根本原因。在那里,几乎没有什么厂能保留常态工人达实际需要量的一半,都是雇佣临时工。工人出于选择的余地大,都纷纷不愿意在任何一个厂呆久些,人都是一山更比一山高的,在换来换去都换不到理想厂家时,干脆做起了临时工,哪里需要到哪里去,大有革命热血青年的激情!!

互相高价挖人,这是一种行业自觉的集体自杀行为。因为有实力的老板不仅仅是一个,在你挖我挖中,提升了用人成本,实力小些的厂也只能跟着提工资来保留仅剩的人马,而市场空间,利润和成本是彼消此长的线性关系,在材料成本也增加,成品价格却因为行业竞争而下降时,这样的恶性循环,过不了几年,挖到的人的老板也会亏损的。

很不幸的是,我要面对的就是这样的环境。

我也很缺乏人手,目前能维持稳定的是因为我的高车就是我妹妹她们,这个核心环节稳定,我就不存在失去竞争的可能性。但是光光一个高车,也不能作出任何包袋来。

为了留住好的工人,我的策略之一是大打亲情牌。热的季节,上班都给他们买西瓜,给他们过集体生日,奖金一个月高过一个月,周末都一起去玩,甚至我的电脑都随便他们用的地步,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和他们打成一片,这在其他行业是无法想象的。

曹操在最渴望人才的时候,说: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萍,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越陌度千,枉用相存,。

他这种愿意低身姿和无奈牢骚的诗句,很简明的反应了所有起步创业者的心态。

但是,既然选择了,就只能风雨兼程,无所反顾了。面对这样的环境,我除了打亲情牌外,另外就是培训任何一个在职人员,哪怕是白培训也要培训,我相信只要自己做的好,待遇不会差的行业下很远,我要留的人还是会留的住的。

还有个到时候无奈使出的最后杀手锏——员工入股,没有股权而有粉分红权。一为稳住人心,二为提高积极性,三能筹集资本。

面对这样的恶劣环境,我们只能从历史的大视野中寻找永不停息的榜样。生活是公正的,哪里都有竞争,时刻都有危机,大家都在身心疲惫的背着十字架前行。只不过,强者在找方法,弱者在找借口,败者在发牢骚罢!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为“包袋业的窘境:拣尽寒枝不肯栖的用人环境”说几句吧

评论内容:发表评论不能请不要超过250字;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关于我们 - 供应商加盟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9-2023 yr.pinnace.cn All Rights Reserved. 17育儿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104000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