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葬“发迹之地”邺城 西高穴为风水宝地

 在戏曲中,曹操是个白脸奸臣的模样。真实的曹操究竟是什么样的?安阳县地名办的许作民多年来致力于研究曹操墓葬,邺城是曹操发迹之地,在这里他完成了统一北方大业,以及作出了一系列开创性的举动,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而西高穴就在邺城西面不远处,属于丘陵地带,又紧临漳河,属于古代人认为的风水宝地。

  都城对称格局的开创者

  东汉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击破袁绍以后营建的邺城的遗址,在今河北临漳县城西南17.5公里。由于漳河历年泛滥,地面遗迹已极稀少,著名的铜雀三台尚存二台残迹,城垣已荡然无存。

  邺城东西长3.5公里,南北长2.5公里,城内以一条东西横街将城划分为南北两区,北区地势较高,其中部建宫和衙署,西部置苑,西北城隅高耸着铜雀台、金虎台,是为军事需要而建的制高点。南区主要是居民区,有长寿、吉阳、永平、思忠四里,其中安置了当时强制集中的各地劳动人民和投奔曹操的强宗巨豪,以及他们的部曲。

  邺城是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城市,以规划严整、布局合理著称于世。在整体布局上,采用中轴线对称手法。城内划分为宫殿区、贵族区和平民区。

  许作民说,邺城在我国都城史具有借时代意义,它将宫苑集中于城区北部,居民区放在城区南部,为以后历代都城所继承,开创了一种崭新的城市布局。

  这种设计思路对后代的城市规划产生了巨大影响,隋唐的长安城、洛阳城、元明清三代皇城——北京城,乃至日本奈良,都是采用这种格局。

  同时,出于统一全国的战略需要和政治需要,曹操还在邺城先后创建三台——金虎台、铜雀台、冰井台,位于河北省临漳县西南约20公里邺城遗址内的三台村。其建筑精美,风格独特。

  邺城三台,建在邺城的西北部,是曹操邺都全城的制高点。该遗址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铜雀台,也是三台之主台,为曹操与文人骚客宴饮赋诗,与姬妾宫女歌舞欢乐之所,也是兵家战略要地。曹操在其上平定严才叛乱,曹植也曾于此挥笔立就《登台赋》,至今传为美谈。

  后赵、北齐时铜雀台又加以修筑,素有“铜雀飞云”之美称。该台驰名中外,历代名人题咏甚多,其中唐代诗人杜牧在他的《铜雀台怀古》中曾有“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名句。使之名扬天下。

  他在这儿开创统一北方的大业

  东汉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击破袁绍,攻占邺城,开始营建邺都,作为他在北方的重要根据地。

  邺城,位于河北省临漳县西南,今名邺镇,距县城18公里。

  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古邺城始建于商代,商代的商王冥自商丘(今河南濮阳)迁都于邺,因商王冥曾任水官,故死后被尊为河伯。

  春秋时齐桓公重新筑城,战国时属魏国。西门豹作为魏文侯委派的邺令,到邺城上任后,发现这里人烟稀少、田地荒芜,百姓深受“河伯娶妇”的困扰。西门豹巧妙惩治了作恶的巫婆、地方豪绅等恶霸势力。

  西门豹又率人勘测水源,发动百姓开凿了漳河十二渠,引河水灌民田,化害为利,使大片贫瘠的土地变为良田,农业生产迅速发展,亩产达到六石四斗,这在当时是很高的产量。

  西门豹又实行“寓兵于农,藏粮于民”的政策,使邺城成为战国时期魏国的东北重镇,为邺城日后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东汉时期,这里是冀州的首府,河北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东汉末年,这里先是冀州牧的首府,是袁绍的重要根据地。曹操击败袁绍后营建邺都,成为曹操的根据地。

  曹操在邺城多次颁布《求贤令》,说:“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提出不拘品行、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目的是尽量把人才收罗到自己身边。

  同年,曹操在邺城创建铜雀台,颁布《自明本志令》,自称“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亲率40万大军南征孙权还朝,汉献帝封其为魏公,加九锡,割冀州的河东、魏郡等十郡为魏国封地。曹操封魏公后,所任丞相和冀州牧如故,而且令皇帝诏封魏公曹操在诸侯王之上,权势愈来愈大。7月,曹操建魏国社稷宗庙,又在魏国内设置尚书、侍中。

  建安十八年(213年),魏公定都于邺。此时曹操虽未称帝,却已称魏公,他把邺城当做王都,大兴土木,造就了邺城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

  许作民说,在邺城,曹操开始了他的南征北战,东讨西伐,最终统一了北方。

  他在这儿开创“建安文学”之风

  李白诗云“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语道破了建安文学对于后世的深远影响。

  建安时期,尤其是汉献帝迁都,曹操平定冀州后,文学的发展获得了一个相当宽松的社会文化环境。

  “傲雅觞豆之前,雍容衽席之上,洒笔一成酣歌,和墨以藉谈笑”,创作出许许多多表现时代精神,反映时代生活,展现时代风貌的文学作品,使得建安时期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学繁荣时期。

  建安文学是在邺下发展起来的,其代表人物,是被称为“三曹”的曹操、曹丕、曹植父子和被称为“建安七子”的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等。

  邺下文人的文学创作以诗赋为主。他们经常聚集在一起,饮酒赋诗,观赏歌舞,互相评论,共同探索。他们聚会的地点多数是在文昌殿之西的铜雀园,当时也称西园,所以后人把这一集会叫做“西园之会”。

  许作民说,西园的集会活动,不仅发展了建安文学,而且也是后世文人举行集会的先声。西晋洛阳“二十四友”的“金谷之会”,东晋建康文坛的“兰亭之会”,南宋宋都建康谢氏家族的“乌衣之游”,南朝齐“竟陵八友”的“西邸之会”等,都是仿效西园之会产生的。

  曹操是建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开用乐府旧题写时事的先河。他的诗歌代表作有描写汉末战乱和人民苦难的《薤露行》《蒿里行》《苦寒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是《蒿里行》中的名句。表现统一天下雄心壮志、充满积极进取精神的《短歌行》中的“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表现了他博大的胸怀;《观沧海》中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描写了大海孕大含深的气派……

  曹操的作品除五言外,四言诗也不少优秀之作,他学习汉乐府,但又有自己的风格。

  许作民说,建安文学在另一个层面上讲,也开启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先河。

  这儿是他的根据地

  “引漳十二渠”。中国最早的多首制灌溉工程。战国初期由西门豹主持兴建。引漳水灌溉邺田(今河北临漳县一带),以改良盐碱地,发展生产。

  战国时期,魏国邺地(今河北省临漳县西)的漳河经常发水灾。对了对付漳河水患,当地人民想了很多办法也无济于事。水灾年复一年地为非作歹,冲毁房屋,吞没庄稼,当地老百姓深受其害。

  后来,邺地的一些地方官吏、地主豪绅与装神弄鬼的巫婆串通一气,造谣惑众。他们说漳河闹灾是“河伯显圣”,只要每年挑选一个美女,送给“河伯”做老婆,就可以使水灾平息,民众安宁。

  邺城当时是一个军事要地,三家分晋以后,邺地在韩国和赵国当中,西边是韩国的上党,北边是赵国的邯郸。 这么重要的地方,魏文侯当然不想让它废弃,于是就派能干的西门豹去当邺令。

  西门豹发动人民开凿了12条渠道,引河水灌溉农田,消除了水灾,使邺地成为相当富庶的地区。

  漳水十二渠是我国多首制引水工程的创始。多首是从多处引水,所以渠首也有多个。“十二渠”即修筑12个渠首引水。漳水是多沙河流,多首引水正是适应这种特点而创造的。多沙河流因泥沙的淤积变化,常使主流摆动迁徙,不能与渠口相对应,无法引水,多设引水口门,就可以避免这样的弊端。

  另外,如果一条或一组引水渠淤浅了,还可以用另一条或另一组引水渠来引水清淤。 漳水渠设计合理,不但有引灌、洗碱、泄洪的作用,而且易于清淤修护,反映出当时农田灌溉事业的进步。直到汉初,漳水渠仍有很好的灌溉功效。

  东汉末年曹操以邺为根据地,按原形式整修,十二堰称为十二登,改名开井堰,开创一代霸业。

本帖的助威记录:助威总计 0 点 | 查看全部记录>>沙发。。。

配饰壹配饰贰配饰叁配饰肆配饰1-1配饰1-2配饰1-3配饰1-4配饰2-1配饰2-2配饰2-3配饰2-4美容壹美容贰美容叁美容肆美容1-1美容1-2美容1-3美容1-4服装壹服装贰服装叁服装肆服装1-1服装1-2服装1-3服装1-4服装2-1服装2-2服装2-3服装2-4服装3-1服装3-2服装3-3服装3-4服装4-1服装4-2服装4-3服装4-4服装5-1服装5-2服装5-3服装5-4数码壹数码贰数码叁数码肆数码1-1数码1-2数码1-3数码1-4家居壹家居贰家居叁家居肆家居1-1家居1-2家居1-3家居1-4食品壹食品贰食品叁食品肆食品1-1食品1-2食品1-3食品1-4食品2-1食品2-2食品2-3食品2-4食品3-1食品3-2食品3-3食品3-4虚拟壹虚拟贰虚拟叁虚拟肆虚拟1-1虚拟1-2虚拟1-3虚拟1-4母婴壹母婴贰母婴叁母婴肆母婴1-1母婴1-2母婴1-3母婴1-4

流量带动销量,推广交给我们,第一入口期待与您合作!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为“曹操葬“发迹之地”邺城 西高穴为风水宝地”说几句吧

评论内容:发表评论不能请不要超过250字;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Copyright © 2009-2024 yr.pinnace.cn All Rights Reserved. 17育儿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104000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