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到底吃了多少三聚氰胺?又吃了多久?最近三聚氰胺被發現添加進嬰兒奶粉中,導致數以千計的幼兒患上腎結石。香港政府和內地政府亦正不停檢查各奶類食物是否含有三聚氰胺;現在有進食嬰兒奶粉BB的家長或經常飲用牛奶的大小朋友,更加是非常擔心。但到底三聚氰胺是何時開始被加進食物當中的呢?現時已經不再吃奶粉的小朋友,當日還是BB的時候,是否已經開始有飲用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呢?三聚氰胺是完全沒有食用或營養價值的化學物質。但,據說這種化學物質原來早已加進畜牧飼料中,目的是以圖提高蛋白質的含量(三聚氰胺並不能提高食物中蛋白質的含量)。據講,三聚氰胺雖然不能食用,但是牛羊體積都比較大,腎功能強,能順利代謝毒素,因此就算他們吃了,對牠們的影響也不易顯見。若然牛羊豬早已開始食了添加了三聚氰胺的飼料,那我們會否因為吃了這些牛羊豬而間接食了三聚氰胺呢?據廣東省衛生廳副廳長廖新波表示:「人與豬的毒性代謝動力學和不同物種腎臟的排泄能力不一樣,雖然原理基本相同,但不能完全用人的解釋動物的。比如說,如果豬的排泄能力強,而“出欄”前停止餵養這種食料,可能在豬身上稽留時間不長,不會對人造成很大影響。相反,假如這種食物含量很大,而豬的排泄能力有限,在“出欄”前不能完全排泄乾淨,而我們又是經常吃含有三聚氰胺的豬肉,這種情況三聚氰胺有可能在人體積聚,形成結石。」現時兩地政府也未能告訴大眾三聚氰胺被添加進飼料和奶類中的具體情況。現時亦未有研究可以告訴我們畜牲吃了三聚氰胺飼料,而我們吃了他們有沒有壞影響。到底不法商人何時開始把三聚氰胺加在畜牧飼料及奶類中的呢?我們又因此吃了多少三聚氰胺到肚中呢?在可能沒有答案的情況下,我們現時唯有聽聽醫生的意見,多飲水吧!
三聚氰胺與奶粉三聚氰胺三聚氰胺(Melamine),是一種很常見的塑膠化工原料,無色至白色的晶體,不可燃,微溶於水。主要是用來作生產塑膠,同時還廣泛用於塗料、塑膠、黏合劑、紡織、造紙等工業生產中。1994年國際化學品安全規劃署和歐洲聯盟委員會合編的《國際化學品安全手冊》第三卷和國際化學品安全卡片也只說明:長期或反覆大量攝入三聚氰胺可能對腎與膀胱產生影響,導致產生結石。由此可見,三聚氰胺根本不是生產奶粉和食品的原料和佐料,根本不應該出現在食品之中。何以嬰兒奶粉會有三聚氰胺呢?三聚氰胺,其分子最大的特點,就是含氮原子很多,食品工業中常常需要檢查蛋白質含量,但是直接測量蛋白質含量技術上比較複雜,成本也比較高,不適合大範圍推廣,所以業界常常使用一種叫做「凱氏定氮法(Kjeldahlmethod)」的方法,通過食品中氮原子的含量來間接推算蛋白質的含量。也就是說,食品中氮原子含量越高,這蛋白質含量就越高。但「凱氏定氮法」只能測出含氮量,並不能鑒定飼料中有無違規化學物質,這樣一來,三聚氰胺的由於其分子中含氮原子比較多,且是白色單斜晶體、無味,這與蛋白粉相似,再加上易於購買和生產,成本很低,故被不良商販惡意添加在奶粉中增加含氮量。
评论内容:发表评论不能请不要超过250字;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