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要"严父慈母"?

事实证明,严父慈母教养出来的孩子,个性往往是双重的与极端的:一方面,父亲的威严令孩子懦弱或冷酷,不诚恳爱撒谎,人格不独立没有创造性,心态灰暗爱跟人过不去,另一方面,“慈母”又让孩子狂妄自负,为所欲为、个人意识无限膨胀。

为什么呢?

大凡严父一般没有深究过育儿之道。严父不懂孩子、不理解孩子的行为、也不想静下心来想一想孩子的行为是怎么回事,他也许爱孩子,但是缺乏耐心,他会习惯性的使用当年自己父亲对付自己的法子来对待孩子,为了省事,他用那原始方法去“严加管教”,他从表面现象看问题,打骂过后孩子果然一时变“乖”了,严父于是乐此不疲,继续当他的严父,而且引以为荣,嘲笑其他父亲“养不教,父之过”。尤为严重的是,一些善于诡辩、振振有词、巧舌如簧的人自称专家,居然也在那里推广严父慈母说,让无知的新手爸妈上当,让无辜的孩子受冤受伤,造成人格缺陷,遗恨终生。

这一错误趋势该是刹车的时候了。

孩子出生到三岁左右基本是白纸一张,他/她们是没有缺点和错误的。那些在大人看来的所谓调皮、捣蛋、逆反等等“错误”,要么是孩童成长的必然,要么是幼小肌体的必然,要么是身体不适的自然表现,要么是新生命在用无尽的好奇心探讨周围和世界的必然,而更多情况下,是对大人的不良育儿所表现的自然天聪反应。

在成人世界,任谁对别人严厉都会激起他人的不满,即使是大老板,也要小心对待员工,也要有所顾及,以免遭受不满与愤怒员工的报复,但是作为父亲,本应当是以爱为主导的家庭主要成员,对待自己的孩子却是严厉起来没商量,下命令,颐指气使,吹胡子瞪眼睛,孩子不听?那就等着瞧!不错,严父再严厉,孩子也不会报复,反而似乎过一会儿就忘,严父之道似乎可以继续。然而,儿童世界无小事,大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给孩子树立样板,都在孩子的精神世界烙上了永远的印记和影响。要知道,孩子是十分敏感的,做家长的都知道,孩子两岁时挨过一次打,到三岁还能记住。当然,孩子的记忆力不是持续的,成人后,他们会忘掉两岁所发生的事,因此如果打孩子的父亲在五岁前刹车,将不会给孩子造成终生的不良记忆。如果有人认为就是要严父才对,并且长此以往,一次又一次给予孩子严厉刺激,幼嫩的孩子必然失去乐观心态,变得心理灰暗,到大约八岁直至成年后,即使看再多的“心灵鸡汤”或者卡耐基,他也只是会跟人理论,但却很难改变自己,其行为与心态必定依然是自尊心受损者的态势。

是母亲都爱孩子,母亲看到孩子受了严父的管教,自然心痛不已,原本的母性会无限膨胀,会失去原则,会不分是非去袒护孩子,哪怕孩子撒谎耍赖,打滚要挟,对母亲发脾气,欺负他人,慈母为了给受到严父管束的孩子找补,也不忍心去纠正孩子,于是,受了严父伤害的孩子大都爱母亲,依赖母亲但是又不在意母亲,他们往往会把气恼发泄到母亲身上。而母亲往往对这种来自孩子的侮辱逆来顺受、听之任之,“母爱无边”嘛。于是慈母手下的孩子逐渐变得为所欲为,自私贪婪冷酷,个人意识无限膨胀。

为了逃避严父的责骂或训斥或殴打,孩子必然千方百计在父亲跟前唯唯诺诺、甚至不惜说谎,找借口,找逃避。刚开始,幼小的孩子为了保护自己与生俱来的自尊心,他会伤心、哭闹、抗争。但是渐渐地,孩子发现自己不但无法改变强大的父威,而且自己越是苦恼和抗争,所遭受的耻辱和给心灵带来的的伤痛越大,于是后来,他悲剧性地发现了,只有让自己变得麻木、心硬、混不吝,他才能少受心灵伤害,这虽然是一种自然的心理防御能力,但与此同时,孩子变成了无赖自私的人。

更为严重的是,孩子总要模仿的,尤其男孩,无论他多么不喜欢甚至憎恨自己的父亲,他还是会在言行上不由自主去模仿父亲,这是人为的意志无法转移的,是孩子们的天性。长大后,不论他是否愿意,他都会像父亲那么严厉、以大欺小、以强凌弱、冷酷不仁。如果遇到合适的机会,他会将小时候所遭受的不平发泄给他人,对社会、弱者、家人造成无法逆转的危害。

严父慈母是本能意识的产物,是无需动脑子的简单易行,是缺乏育儿智慧的典型表现,是相当普遍的育儿之道,是最有害的育儿理念。

爱的力量最强大,远远胜过说教和管教。让我们学会用爱、尊重和理解来对待孩子。

教孩子要注重方法,可有时候做起来却很难!说的不错,支持!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为“为什么不要"严父慈母"?”说几句吧

评论内容:发表评论不能请不要超过250字;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关于我们 - 供应商加盟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9-2024 yr.pinnace.cn All Rights Reserved. 17育儿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104000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