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基本笔画,是学习书法的基础工程,应该多下功夫。
汉字的基本笔画到底有多少,说法很多。根据历来的传说,基本笔画只有八个。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只要小朋友们真正掌握了这八个基本笔画,所有的汉字也就能够按书法的要求写出来。
我们的学习是按照历来的老规矩进行的,但是多多少少也有些改动。历来学习八个基本笔画,都是先从点画开始,我们发现点画比较难写,于是就改为先从横画开始。这样从易到难,效果较好。同时还将八个基本笔画制成较大的挂图,使用红黑两种颜色。红色的表示本课节要学的笔画,并在要学的基本笔画中用虚线标出运笔路线,再一点就是根据孩子们心理特点,学基本笔画时不要学横就单写横,学竖就单写竖,而是带着字学。
1.横画的写法。横画乍看好像比较简单,但对于5、6岁的小朋友来说也很不简单。一是因为横画有几个特点,必须把握住;二是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才能写得出来;三是孩子第一次动手写字,常言说:“万事开头难”。横画是第一个要学的笔画,当然也就显得比较困难,为了让孩子们尽快地认识和掌握书写横画的本领,可以把横画分成两大方面去讲。
①首先弄清横画的基本形态。横画的模样是什么样子呢?第一,横画的位置是左稍低右稍高;第二,横的样子是方头圆尾。
②学会写横画的运笔方法。要写出横画的方头圆尾来,就需要正确的运笔方法:要逆锋起笔;接着朝右下方按笔;接着转笔正锋;接着逆锋行笔;提笔;朝右下方用力顿笔;转笔收锋。
为了让小朋友便于掌握横画的写法我们编了这样一首歌谣:
写横画,要记牢,左稍低,右稍高,
方头圆尾要记清,逆锋下笔要回锋。
在学习横画的时候,一定要有耐心,多花一些功夫,反复练,反复指导。为了避免单调,不使孩子们觉得枯燥,不要让他们一味地写横,应该把要讲的笔画放到完整的字里去练习。例如让孩子们去写:一、二、三、王、土等等,虽然开始写得很不像样子,凭着孩子们的新鲜感,出于他们的好奇心,个个都能写得很起劲。
在这里值得提出的一点是大人对孩子们第一次写出来的字,必须是满腔热情的加以鼓励:“好!好!真好!”每个孩子写出来的作业都愿意亲自送到老师手里,想听听老师的夸奖。这时,老师必须亲手把作业接过来,必须表示很喜欢,多多表扬,尽量给他悬挂起来,让孩子感到高兴,受到鼓舞,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保持学习热情。决不能有半点不耐烦、打击情绪等表现,千万不要当着孩子们的面,把他们交来的作业撕掉。
2.竖画的写法。有了写横画的基础之后,再学竖画就容易多了。关于竖画的基本形态,我们提出了悬针竖和垂露竖两种,因为这是两种最常见的竖画。
有人认为教小孩主要是让他们记住一些基本知识就可以了,不应强调什么理解能力。其实,这样认为是不对的,正是因为学前的孩子理解能力比较低,就更应该从这方面启发他们,因为理解能力也是培养出来的。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是万万要不得的。当我们教孩子们学写竖画的时候,首先要认真地复习横画,同时在复习横画的时候,要不断地启发孩子们多想想:竖画和横画的写法有哪些一样的地方和不一样的地方?这样启发引导的结果是孩子们很快就会做出明确的回答:横画是横的,竖画竖的,竖画有一个是带尖尾巴的,横画没有。再问他们有什么一样的地方,他们说:横画、竖画写的时候都要逆笔回锋。他们还会说垂露竖的样子差不多就像是把横画竖了过来,也是方头圆尾。这就是联想,这就是孩子们在运用想象力,这也就是他们的理解能力。运用这样的方法来教育孩子们,让他们把学到的东西,前前后后联系起来十分重要,时间长了,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既增加了孩子们的书法知识,提高书写能力,又开发了他们的智力。这一节的歌谣是:
写竖画,要记住,有悬针,有垂露。
悬针的尾巴尖又尖,垂露的尾巴圆又圆。
写竖向下先往上,逆笔回锋不能忘。
在记熟歌谣的基础上,教师要领着小朋友们按照事先准备好的讲义,认真地弄清竖画的行笔路线,耐心地讲清哪里该逆锋,哪里该按笔,哪里该正锋,哪里该行笔,哪里该提笔,哪里该顿笔,哪里该回锋(收笔)。老师用教棍指点挂图,让小朋友们伸直右手,指着挂图上的笔画,师生一起唱读几遍。等大多数小朋友都听清了、看懂了再让他们动手书写。
学习竖画的时候,可让孩子们练写:十、丰、干、下、行等字,既复习了上节的横画,又带出下一节要学的撇画,做到承上启下,保持学习的连贯性,巩固学习成果。
为了调节学习气氛,教师可给小朋友讲一讲黑瞎子掰玉米的故事,最后扣到题上,不要像黑瞎子掰一个丢一个,掰了大半天最后只剩一个。我们学书法,学习基本笔画也一样,不要学了竖画忘了横画。学过的东西,都应该反复练习,记住不忘。
3.撇画的写法。在学习撇画的写法之前,还是要认真地复习一下竖画的写法,特别是要有目的地重点复习悬针竖的写法。如果小朋友们真正会写悬针竖了,写撇画时就相当容易。正像这一节的歌谣那样:
写撇画,并不难,悬针竖,转个弯,样子像个战刀尖。
说写撇画不难是指学会悬针竖之后,再写撇画就不太难了。只要把悬针竖写成弯弯就行了。但是,应该特别强调的是:要想把撇画的样子写得像个战刀尖,就必须像写悬针竖那样,逆锋起笔,按笔转锋,保持中锋,逆锋行笔,运用腕子的力量,把笔锋送到地方。不能甩笔,也不能中途停顿。在行笔将近末端时逐渐逐渐地提笔,用笔锋慢慢地送出尖来,然后空收回笔。
4.捺画的写法。
捺画的样子非常美,像只小鹅在喝水。
大肚长脖尖尾巴,一波三折是骨架。
逆锋起笔铺开锋,平拽侧出自然成。
这是学习捺画的歌谣。捺画是八个基本笔画中比较难写的一种,写好了非常好看。
为了让孩子们写这捺画,除了充分运用前三笔的知识以外,一定要多下功夫认真地、反复地讲解,并在指导书写的过程中,多加具体指导,个别进步慢的孩子,要手把手地辅导几遍。这里要重点讲明三个要点:
第一,一波三折。什么叫波?什么叫折?所说的波实际就是指的捺画,为什么叫波呢?因为捺画的形态有点像波浪。这是古人对捺画的形象比喻。仔细想一下,捺画也的确像是从高坡上下来的一段流水。所说的三折,就是一个捺画要有三道变化。对孩子们不要讲得太复杂,就说:一波三折就是一个捺画有三道弯的意思,就可以了。这三道弯,第一道弯最短,第二道弯最长,第三道弯是平的。
书法对捺的要求,必须是三折,多一折少一折就算病笔。
第二,逆锋起笔铺开锋。懂得了一波三折的道理之后,明白了捺画的总的行笔路线,看清了捺画的骨架,可是写毛笔字光有骨架不行,还得要有血有肉。说到的逆锋下笔铺开锋,就是讲的运笔方法。就是按照一波三折的路线,逆锋下笔之后稍稍行笔,就算完成了第一折;接着就沿着从左上到右下的斜度逐渐地把笔锋铺开,也就是说笔锋由轻到重逐渐铺开,写出来的笔画由细到粗,到最粗的时候,也就完成了第二折的任务。
第三,平拽侧出。这是写捺画特有的笔法。平拽就是第二折结束;第三折开始以后,笔锋稍稍停顿一下,然后沿着水平拽出尖来。侧出就是说平拽的同时,笔锋要沿着顺时针的方向转动,变成侧锋,让笔锋沿着第三折上侧出锋。
这里所用的拽字,是捺画的专用动作。为什么叫拽?因为书法要求,除捺画以外的任何一个笔画,在书写时不允许肘尖移动(悬肘例外)。只有写捺画时,才允许动一动。
为了让孩子们看清楚写捺画的每一个过程,最好是以手代笔,在黑板上进行表演。方法是教师将右手的五指聚拢在一起,对孩子们说:这就是一支只有五根毫笔的大毛笔。然后,大姆指逐渐向上收拢,中指尖贴着上侧,五指一面平拽,一面渐渐聚在一起,拽出尖画来。告诉孩子们:看!这就是平拽侧出。
拽捺的方法,据说是书法的圣人王羲之留下来的。
王羲之年轻的时候,研究书法非常刻苦。有一天,其他笔画都写得差不多了,只有捺画写得很不满意。于是他就躲进后花园的书房里专心致志地研究怎么样把捺画写好。写呀,写呀,不知写了多少遍,始终不太理想。眼看已经中午了,王羲之连吃饭都忘了,还是一个劲地写。他的夫人怕王羲之饿坏了,忙着来给他送饭。夫人端着饭菜走进书房,进门就轻轻地说:“先别写了,洗洗手吃饭吧!”王羲之写得太用心了,根本没听见。夫人暗暗地笑了笑,又向前走了几步,说:“吃饭吧!”王羲之还是没听见。夫人心想:真是入迷了!于是端着饭菜慢慢地走到了王羲之的身边,抓住他右手的衣袖,轻轻一拽说:“吃饭吧!”王羲之写捺正写到第三折,被夫人这么一拽,结果拽出了一个非常漂亮的捺画来,王羲之乐得大喊一声:“好!”差一点把饭菜碰撤了,从此以后就留下了拽捺这种说法。
这个故事讲给孩子们听了之后,很能振奋精神,激发兴趣。
5.点画的写法。已经学会了横、竖、撇、捺,再学点画容易多了。对于点画的写法一般有这样的看法,认为拿起笔来蘸满墨,顺手一按就是一个很好的点画,其实这是不对的,一定要给小朋友们讲清楚,书法中任何一个笔画,都不是随便一下子写成的,而是要通过几个过程才能写成,点画也是这样。写点画也要逆锋入笔,也要按笔、行笔、顿笔、回锋。这样写出来的点画才能饱满、圆润,富有变化,才是活的笔画,而不是一块死疙瘩。为了写好点画,我们为孩子们编写了这样一首歌谣:
点画像个大瓜籽,像个青蛙没有腿,
逆锋起笔大回弯,就像画个扁扁圈。
写点画,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起笔千万不要露锋,就是要逆锋入笔,注意按笔时不要让点画太尖,“青蛙”的嘴太尖就不是青蛙了。
第二,点画要写得肚平背弓,也就是说,青蛙的肚皮处是平的,而背部是圆圆的,注意不要写成凹肚,那叫病笔,是书法很忌讳的。
第三,歌谣中说:就像画个扁扁圈,但是绝对不能画,画和写是根本不同的两回事,画往往是顺锋乎涂、直抹,写是要靠腕力的提、按、顿、挫的功夫。所以说只是像,但不等于是。
指导孩子们写点画时,可以写这样几个字;玉、令、江、半等。
6.挑画的写法。
挑画和其它笔画的写法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可以露锋起笔,接着向右下方按笔,接着右上转锋,然后正锋,向右上方出锋。写挑画的歌谣是:
写挑就像打对号,露锋起笔铺开毫,
转锋向上大半圈,顺势右上挑出尖。
这里所说的写挑画好像打对号,是指写挑画的行笔路线。转锋向上的时候,要用腕力和手捻笔杆的方法相结合,右上出锋挑出去之前,一定要转出锋。做到中锋出锋,千万不要侧锋,侧锋挑出的笔画不单是下侧容易出现锯锯齿,不整齐,而且缺乏力度,不厚实、不圆润。
挑画的基本形状,也有两种。一种是像倒放着的短撇,叫直挑;另一种是像在点画的右上端加了一个小短挑,所以叫点挑,也有叫挑点。会写点画,又会写挑画,自然也就会写点挑。这一节可以让小朋友写:以、打、次、河等字。
7.左钩的写法。这个笔画本来叫做厥画,这个厥字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厥画?翻了不少书,都没得到明确的答案,只有一本书上说“厥”是弯腰的意思,一个人弯下腰,脚尖朝前的样子就是厥。明白地讲就叫它左钩,因为下面还有钩画,就叫它右钩,以示区别。
左钩和右钩,实际上是复合笔画,也就是说,它是两个笔画拼在一起的。钩画只能和竖画或横画配合起来,不然的话它就无法把它的形状表现出来。
乍一看钩画好像不太好写,实际上如果横画、竖画写得比较熟练的话,钩画是很容易写好的。像这个左钩的写法,实际就是先写一个竖画,先逆锋入笔,按笔正锋、行笔、提笔、顿笔、回锋,在回锋的地方顿一顿笔,再把笔锋调正,然后向左出锋,就是一个很好的钩画。歌谣是这样的:
左钩像个倒鹅头,上平下圆“奔儿头”。
竖画到底大回笔,用力向左挑出去。
因为我们的辅导是以颜体为基础的,颜体字讲究鹅头燕尾——钩画像鹅头,捺画像燕尾,所以要特别注意,写钩画时上边缘要平的,下边缘是圆的,要用腕力和手指捻动笔杆的方法去写。
可写;丁、于、子、寸等字。
8.右钩的写法。学会左钩,右钩就不成问题了,因为左钩和右钩的样子基本上是一样的,只是方向相反,一个朝左,一个朝右。不过需要讲清楚的是,右钩里有一个直钩,它的形状和左钩大不相同,像是竖画下面加上个短挑,如“长”和“食”、“民”等字。因为已经学过竖画和挑画的写法,只要一说就明白了。这个直钩在开始写的时候可以两笔写成,写熟了自然就会一笔写成了。
这一节的歌谣是这样的:
右钩左钩很相像,只是方向不一样。
中锋运笔拐圆弯。回笔朝上挑出尖。
前面已经说了,右钩的写法和左钩的写法是一样的,只是把方向倒过来就行了。左钩要写成上平下圆带“奔儿头”,右钩要写成里直外圆带“奔儿头”。
练习时可写,先、元、九、心等字。
基本笔画,讲到这里就算告一段落。下一步再继续学习这八个基本笔画的形状变化和基本结构、章法等等。学习要一步一步地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步步深入,既要大踏步前进,又要稳扎稳打。
由于我们始终是在完整的字里学习笔画的,等到八个基本笔画学完之后,小朋友们大都能够写出一些笔画简单的字来。孩子们年龄虽小,但是求知的欲望都很强。看着老师写的字,看着书刊、报纸以及街上的牌匾,常常心里十分羡慕,总想试一试,自己动手写一写。对于孩子们这种举动,当老师和家长的千万不要泼冷水,更不要轻易地随便批评,而是要加以正确的引导。虽然说急于求成是不对的,从表面上看,好像有点不听老师的指导。如果仔细想一想,这正是我们的教学成果,说明孩子们对书法真正的有了兴趣。
为了满足小朋友们的要求,要在基本笔画的学习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的安排几次复习,让小朋友们写一写“天下太平”四个大字。在孩子们看来,这是很重要,很光彩,也是很“过瘾”的事,他们觉得自己也能像老师一样“挥毫疾书”了,心里美滋滋的。实际上是老师有意让他们复习横、竖、撇、捺、点,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果,因为学会这五个笔画之后,有些字就能写了,如“天下太平”正好包括这五个笔画。写的时候要加强指导,不断鼓励,写好以后,要全部挂在教室里,走廊里,用大红笔打上分,有的还要盖上大红花的印章,让孩子们自己看,也让家长看,既起到鼓励的作用,又起到了互相对比,评比竞赛的作用,同时也便于老师掌握全面学习情况,便于家长、老师交流情感。八个笔画全部学完之后,再安排几次“创作”课,来一个全面复习,也是结业考试。可以写一写像“一日千里”、“人小志大”、“书道千秋”、“祖国万岁”等等。这样不单单是巩固了基本笔画的学习成果,同时也为下一步学习基本笔画的形态变化和学习基本结构打下良好的基础。
亲们,晚上好啊!小店冲双钻期间,打折优惠多多。欢迎光临!有空逛逛,新书不断,惊喜连连!朵朵家的英文原版儿童书店,始终为提高您的孩子外语认知能力,培养宝宝的阅读兴趣而努力!学习了,教育好孩子是一门大学问呀!评论内容:发表评论不能请不要超过250字;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