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孩子教育方面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情,感觉宝宝越来越跳皮,后来我的朋友介绍我看了一本书,是两位美国女作者写的,她们也是妈妈,用自己的实践和多年的工作经验写成了这本书,我看后感觉受益良多。
在生活中我们很经常以自己的感受、想法附加于孩子身上,其实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情绪,这就需要我们的帮助、认同,他才会与你相处得更好。
1、全神贯注地倾听代替心不在焉:多数时候父母在看电视或做事时,孩子就会跟我们说一些他的想法,我们嘴上说在听,其实心不在焉,会让孩子感到气馁。如果父母能正视他们的问题,真正倾听孩子的叙述,孩子就能容易地表达他们面临的困境。甚至有时候我们什么都不用说,做他的忠实听者、专心致志地听他讲,他也会非常乐意与我们交谈。因为孩子也需要我们能与他们产生共情。
2、用“哦。。。。”“嗯。。。”“是这样啊。。。”来回应他们的感受代替提问和建议:当孩子被提问、责怪、建议的时候,很难有清晰的思路和积极的态度去想问题。以关心的态度,使用“哦。。。”等这样简单的话来回应孩子。孩子就能在叙述的过程中,整理自己的思路和感受,从而有可能自己找到解决办法。
3、说出孩子的感受代替否定感受:生活中,我们越是想让孩子摆脱不好的感受,不管我们的态度多好,采用什么办法都好,孩子只会越难过。父母通常不会直接说出孩子的真实感受,是因为担心孩子更难过。其实相反,当孩子听到这些话时,心里会感到安慰,会感觉到有人能理解他们内心的感受。
4、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代替逻辑上的解释:当孩子想要一样我们没有的东西的时候,这长往往给孩子解释为什么没有。但常常是我们越解释,孩子越不听。当我们用幻想的口吻跟他说出自己的感受,如“真希望家里有”、“听得出你很想要”、“我真希望能给你变出一盒来”等,当孩子对某种东西的渴望心情一旦得到了理解,他们就能比较容易接受现实。
孩子的感受很重要的。评论内容:发表评论不能请不要超过250字;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