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成就孩子的生命,孩子成就父母的慧命。
父母的心态是最重要的。尽可能和孩子一起成长,有付出,就有收获,放平常心,尊重孩子,平等友好地和孩子相处。或许从字面上看这些话,我们没有一个字不认识的,可真正读懂,读到内心里,悟化到自己心里,却不是那么容易的。大家都很爱孩子,可怎么爱?都想轻松快乐地带孩子,要怎么样才能轻松快乐?
孩子出现问题时,首先要检讨的是父母自己。要让孩子有所改变,首先改变的也是父母。
下面这些大多摘自<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这是一本值得我反复看的好书!
一个是面对孩子的不听话,家长如何处理
1、“不管”才是最好的“管”
指令和监视是教育吗?不是!
指令和监视的主要成分就是管制。
儿童教育是件最重艺术,不重辛苦的事。只有那些注重教育艺术的人才会把孩子教育好。
家长在孩子面前其实一直扮演着一个权威的角色,因为只有权威才有资格对别人进行不间断的指令和监视。而就人的天性来说,没有人喜欢自己眼前整天矗立着一个权威。所有对权威的服从都伴随着压抑和不快,都会形成内心的冲突——孩子经常感觉不舒服,很烦。于是他慢慢变得不听话,没有自控力,不自信,笨拙而苦闷。
所以,家长一定要对“过犹不及”这回事有所警觉,不要在孩子面前充当权威(尽管是以温和的爱的形式出现)
一个被管制太多的孩子,他会逐渐从权威家长手下的“听差”,变成自身坏习惯的“奴隶”;他的坏习惯正是束缚他的、让他痛苦的桎梏。不是他心里不想摆脱,是他没有能力摆脱。
家长要给孩子一些自由的空间和时间,给孩子一些犯错误的机会,就提议让他们以后少管孩子——这是改变问题的必经之路。
“不管”,它不是削弱家长的责任,而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方式,是需要家长内心树立起的一种尊重孩子的思维方式。
“不说”是件比“说”更难做的事。孩子的行为每天都在对你的心理形成挑战,这实在需要家长用足够的理智和耐心去消解这件事。
人生来不是为了让别人去“管”的,自由是每个人骨子里最珍爱的东西。儿童尤其应该舒展他们的天性,无拘无束地成长。儿童是一个完美独立存在的世界,他幼儿身体里深藏着无限蓬勃的活力,他在生命的成长中有一种自我塑造、自我成形的表达潜力,就如一颗种子里藏着根茎、叶片、花朵,在合适的条件下自然会长出来一样。家长如果有农人的信念和适度,孩子一定会成长得更好。
家长要学会等待,等待孩子的成长。
做“听话”的父母
无论家长们多么爱自己的孩子,如果经常向孩子提出“听话”要求,并总是要求孩子服从自己,他骨子里就是个权威主义者。这样的人几乎从不怀疑自己对孩子提出要求的正确性和不容否定性,他潜意识中从未和孩子真正平等过。但在孩子眼中,他们只不过是些“不听话”的家长。
如果家长在任何事上都想说明孩子按大人的想法来做,整天要求孩子服从自己,就教会孩子在无意识间也用同样的方法对待他人。幼儿的孩子很快学会一套绑架家长的做法,“不听话”就是他们惯用的绳索,消极但有效。这件事件积累得太多,会形成极端心里,发展为一种偏执。
二个是,生活中如何积极有效的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最重要的是家长的言传身教。特别是身教。行为的力量比语言更为有力和深刻。特别小孩子,最善于模仿也乐意模仿。
当然言传表面上看起来比身教更为简单呀,更可以偷懒吧,可若没有一定的身教,只是言传这样的言传是否真实?
言传中,我们更要注意:真诚而友好地态度是和孩子取得良好沟通效果的前提。
当我们站在孩子的角度,和孩子一起考虑他的问题,帮他想办法,提出的建议孩子一般是乐意接受的并且去尝试的。
学会“放手”
如果生怕孩子有什么考虑不周,大人就全部替他考虑了,一点不落地盯着他做,从长远来看,是帮孩子的倒忙。凡事应该让他自己去考虑、去做,多犯一些错误,才能慢慢学会做得不错。
就像割伤了自然会感到痛一样,孩子犯了一些小错或闯了祸,不用你说,他也会感到不好意思,感到内疚和痛苦。大人这时如果不顾及孩子的心理,再板起面孔说一些教训的话,说一些早已说过的提醒的话,只会让觉得丢面子,觉得烦;他为了保护自己的面子,为了表达对你唠叨的不满,可能会故意顶嘴或做出满不在乎的样子。
放平常心,尊重孩子。 这句很好。我们的情绪是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的。。祝愿孩子们都健康快乐的成长!欢迎光临本店!有买有送!http://shop57758772.taobao.com评论内容:发表评论不能请不要超过250字;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