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女儿浅浅的希望

雷毛毛,宝宝,宝儿,臭娃娃,小馀儿,小鲢鱼,我一直随心胡乱地叫女儿,而她总是会知道那就是叫她,转过头来和妈妈笑,笑的眯住了眼,笑的皱了鼻子。有时晚上哄她半天不睡,我会打她PP;有时夜里给我闹烦了,我会打她PP;还有时把尿尿不尿,也会打两下。她有时不哭,有时也委屈地哭了,可是打了还要妈妈,她总是知道妈妈最亲。不论在哪儿,只要是见到了妈妈,那一定是要伸手让妈妈抱,不抱是真的会叫会哭的,这哭是真的有些伤心了,她总是认为最亲的妈妈怎可以不抱宝宝。不知道是快还是慢,女儿十个月了,活泼好动,爱笑爱哭,不漂亮但绝对可爱,有个性有脾气,妈妈唯一觉得有点遗憾的是个头不高,不过也无所谓了。也许是自己的女儿总认为她是最好的。对孩子的教育在她出生前就有一些想法,孩子成长最好的教育就是能身处一个和睦幸福的家庭,让她自己慢慢感知情感,形成性格。后来女儿出生了,更是发现养育孩子的过程其实就是跟她一起长大,快乐而有成就。孩子的成长是显著的,每天都有新的可喜的变化,而大人呢,有时甚至是一天比一天衰败,我们有些地方是应该向孩子学习的。对孩子父母总有许多期望,希望她能达成自己未能达成的,希望她足以光耀自己没有光耀的人生。我则希望自己能从潜意识中剔除这些。让她做自己。在女儿的早期教育中,妈妈所希望的是她能充分地发展感情和社会技能,从而形成孩子的人格。大人要学会从孩子的眼里看世界,孩子也慢慢学会从大人的眼里看世界。 “让孩子发出自己的声音,是我们教育中尤应鼓励加强的内容,孩子应该学会表达,善于表达,勇于表达。有的孩子在自己家里、在熟悉的环境里,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思考,但在外边、在陌生环境里,却不能很好地表达,表现内向、交流困难。这里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一个人的表达能力有其遗传基础,或者说有先天倾向和气质,有的天生表达能力强,有的先天弱一些。另一方面则是父母与孩子交流时的态度问题。我们主张,无论孩子的表达能力如何,都应该无条件地接纳、关注、爱护和鼓励孩子。这样孩子就敢于表达,不会担心自己的表达不符合父母的意愿而引起父母的不快甚至失去父母的爱。从孩子的成长角度讲,如果交流得充分、彻底,孩子就容易形成真实的自我认识,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父母如何评价,孩子就如何认可,如若孩子不能很好地表达,往往不能认识自己,只认可好的一面,夸大优点,拒绝、歪曲不好的评价,形成不真实的自我。对一个人来说,自我认识和别人对他的认识,如果差别很大,是很难适应成长需要的。与此相反,如果自我评价越客观、真实,自我认识与别人的认识差别就越小,那么他适应环境就越容易,这对人的心理和成长都非常重要。”这是我所赞同的。在孩子的教育中,我不想强调什么着重培养什么避免什么刻意回避什么,我希望的是唤醒她的内心的自觉充分形成和发展她自己的性格。希望能持有做母亲的幸福,和她一起成长。也许是不能的,那也希望她快乐的成长,知道妈妈的心。

来馀儿妈妈的小店“康桥再来”逛逛吧。

耐心、温暖、纪律对宝宝最重要了。呵呵,在说我打孩子PP吧,几个月的小娃娃怎么舍得真打啊。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为“对女儿浅浅的希望”说几句吧

评论内容:发表评论不能请不要超过250字;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关于我们 - 供应商加盟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9-2024 yr.pinnace.cn All Rights Reserved. 17育儿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104000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