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肥胖的新标准

儿童肥胖的新标准你家孩子是不是肥胖?这可不是简单称称体重,量量身高就能确认的。首都儿科研究所流行病研究室主任米杰在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尽管一直以来,国际上都是采用体质指数(BMI=体重/身高的平方,kg/m2)作为是否肥胖的主要衡量标准之一,但实际上,对于处在青春发育期的孩子来说,单单这一个指标还远远不够。

  米杰解释说,一个人的体重中,既包括脂肪重量,也包括肌肉、骨骼、水等非脂肪物质的重量。对于两个BMI相同的人,脂肪所占比例可能并不一样,而机体内过度的脂肪含量(脂肪占总体重的比例过高)才是人们患上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和脂肪肝等代谢异常疾病的关键因素,所以,即使是BMI相同的人,其患病几率也是不同的。而且,成年人的身体已经发育成熟,对于一般人而言,BMI数值的增加,基本可以反映体内脂肪含量和比例的增加,但对于青春期的男孩来说,BMI的增加并不伴随脂肪比例的上升,反而可能有小幅度的下降,如此一来,只用BMI作为肥胖与否的评判标准就显然会出现偏差了。

  此外,脂肪的分布部位也是影响患病几率的因素之一。比如,四肢偏胖的人,比腹型肥胖的人危险性小;同样腹型肥胖的人,如果脂肪主要堆积在内脏周围则患病的危险性更大。因此,采用腰围与身高的比值作为是否腹型肥胖的判定标准对儿童是有价值的。

  因此,米杰建议,家长在考虑孩子是否肥胖时,至少要考虑三个因素,即体质指数BMI、腰围与身高的比值,以及体内脂肪比例三项。

  首先是每年测量身高体重,计算BMI。通常2—6岁孩子要小于18;6—9岁的小于19;10—12岁的小于21(如果是女孩可放宽到22);13—15岁小于23;16—18岁小于24。

  其次要定期测量腰围,判断是不是腹型肥胖。对于6岁以上儿童,理想的腰围/体重值得小于0.46。

  最后,如果有条件测量脂肪占总体重的比例,则应该知道,男孩和12岁以下女孩应该小于20%;12岁以上女孩小于25%。

  当然,目前来说,可能家长自行测量体内脂肪比例较困难,但借用健身房或一些医院门诊中的体成分分析仪可以起到一定的初步筛查作用。需要提醒的是,这种分析仪的准确度与测量时间、是否排空膀胱,甚至脚底是否有汗都有关系,误差偏大(胖孩子的数值可能偏低,瘦孩子的则可能偏高),所以只能作为简单的衡量,更精确的判定,还是应该到医院的儿科或内分泌科进行。

“小胖墩”有两个高发期单纯性肥胖的原因比较复杂,有遗传的影响,有环境因素的作用,还与个人体质特点有关。这些因素相互交错,难以划分各自的明显界线,值得注意的是,儿童肥胖有两个高发期:

  一是婴儿期(即1岁以内的孩子)。在婴儿期,孩子活动范围小,吃的食物又营养丰富,加上有的家长给孩子进食不予控制,孩子一哭就给他吃东西。这么一来,便出现肥胖。在婴儿期肥胖的孩子,到二、三岁后肥胖现象可以改善,但有一部分则持续发展,一直维持到成年。

  二是学龄初期(即6~8岁儿童)。中度以上单纯性肥胖的学龄儿童,开始发胖的年龄多在7岁左右。这个时期的儿童,就餐常不够规律,且有进食过快的习惯。有学者认为,进食过快与肥胖有关。另外,学龄初期的儿童多注重吃主食,而且吃得多,对吃蔬菜则往往忽视。其结果是使体内多余的热量转化为脂肪,导致肥胖。

有的小孩,小的时候很胖,但是长大了就变瘦了小孩小的时候还是胖的好,胖嘟嘟得多可爱啊!

肥胖儿童更易患糖尿病哈医大二院内分泌代谢病科主任xxx教授指出,超重与肥胖是儿童和青少年发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与肥胖关系密切,会随着肥胖程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家族遗传史也是导致糖尿病的重要因素。

  在长期肥胖的人群中,糖尿病的患病率可高达普通人群的4倍之多。研究发现,肥胖的青少年长大后也多是大胖子,患上糖尿病后的危害比成人更大,很容易在青壮年就出现并发症。

  肥胖可以给少年儿童带来许多身体危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肥胖婴儿学会走路比正常婴儿晚,而且因为关节部位负重过多,容易磨损而导致关节疼痛。还容易发育成扁平足、膝内翻或外翻以及髋关节内翻等畸形,加上肥胖导致行动笨拙,容易发生意外事故。

  2、肥胖少年儿童易出现高血压、脂质异常症及糖代谢异常,严重的可以表现为2型糖尿病,从而加速动脉硬化的形成,使得成年后心脑血管病发病提前。需要强调的是,过去流行的观点是,青少年糖尿病都是1型糖尿病。然而目前儿童中发生的2型糖尿病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据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院统计,该医院从1982年到1995年,儿童2型糖尿病的数目增长了10倍,而且目前10~19岁新诊断的糖尿病人中,2型糖尿病已经占到33%。

  3、肥胖可能导致少年儿童呼吸困难,更加容易发生肺炎、支气管炎,严重的甚至出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睡着后每次呼吸之间的间隔时间延长,造成缺氧,白天就会总是嗜睡,精神萎靡不振。

  4、其他可能的合并症还有:脂肪肝、胆石症以及发育异常等等。

  5、除了上述身体危害以外,肥胖还对儿童造成心理方面的消极影响。肥胖的孩子更多地表现出抑郁和自卑感,而且胖孩子的智能水平总的来讲要低于正常体重的孩子。

  6、另外,比起普通儿童来,肥胖儿童更加容易在成年期发生肥胖。青春期的小胖墩儿有80%成年后仍然是大胖子。而且这些自幼肥胖者比起成年后才发胖的人来,患并发症及死亡的机会都明显增高。

  因此预防肥胖与糖尿病必须从小开始抓起。青少年健康知识少,自制力差,属于脆弱人群。他们的肥胖或超重与运动减少、不吃早餐、食用高脂、高热量饮食(快餐)有关。有肥胖趋势的青少年常常吃得多、活动少。由于现在大多数青少年饮食中高脂肪、高热量的东西大大增多,加上课业负担过重,使他们户外活动与锻炼的机会减少,发生肥胖又不加控制,埋下糖尿病隐患,进而导致出现2型糖尿病。

肥胖对宝宝有哪些危害(图)肥胖对宝宝有哪些危害(图)“富贵病”又叫“文明病”,是指因为不良的生活方式而引发的一大组常见病症的俗称,包括肥胖症、高脂血症、脂肪肝、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癌症等。这组病症与人的身体吸收营养物质过多、运动量不足、消耗太少等因素有极大关系,也与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富贵病”原本多发生在成人身上,但是近年来却也多见于宝宝。继上期缺铁性贫血之后,本刊继续为读者介绍另一种宝宝“富贵病”—肥胖症。

  宝宝肥胖症已经成为除缺铁性贫血、高血压之外的又一新的宝宝富贵病。家里的确有个胖儿子,但是,我的宝宝属于肥胖宝宝吗?要弄清宝宝是否肥胖,可以用下列公式计算:

  1~6个月婴儿:

  标准体重(千克)=出生体重(千克)+月龄×0.6

  7~12个月婴儿:

  标准体重(千克)=出生体重(千克)十月龄×0.5

  1岁以上宝宝:标准体重(千克)=8+年龄×2

  根据公式:(实测体重/标准体重-1)×100%,若超过了标准体重10%,可以看作超重;若超过20%则属于肥胖了。

 宝宝为什么会肥胖?

  父母有一方肥胖的,子女肥胖的可能性有32%~34%;父母双方均为肥胖的,子女肥胖的发生率上升为50~60%。进食过多、营养过剩,经常进食大量的高脂肪饮食、甜食,尤其是无限制地吃零食、喝甜饮料等不良饮食习惯,以及不爱运动都会导致宝宝肥胖。

  肥胖对宝宝有哪些危害?

  肥胖会使宝宝学会走路较同龄者要晚,活动能力相对较差,并容易出现膝外翻或内翻、筋内翻等症状;关节部位长期负重,容易磨损而出现腿或关节疼痛。宝宝正处在生长发育最旺盛时期,骨骼中含有机物的比例大,受力容易弯曲变形。肥胖宝宝体重超标太多,就会加重下肢,尤其是下肢支撑关节的负担。下肢长期超负荷,容易造成弓形腿、平足。

  如果宝宝的脑组织中合脂肪量过多,容易形成“肥胖脑”。“肥胖脑”思维迟钝,记亿力差,会严重影响宝宝智力。由于宝宝身体肥胖,体表面积增大,导致血液带氧不足,脑子经常处于缺氧状态,也容易有头昏、恶心等身体不舒服的现象。

  肥胖多伴有高血脂症、肺通气不良、心功能减弱、脂肪肝、关节炎等,就是由于宝宝胸部和腹部的脂肪蓄积量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心脏的舒张和肺的呼吸,既妨碍心肺功能的改善和提高,又会影响其他机能,例如,肺活量减小等。

  由于肥胖,宝宝还会出现呼吸困难,换气不足,加上免疫系统功能受到抑制,容易发生肺炎、支气管炎等,严重者还会出现嗜睡、精神萎靡,形成呼吸窘迫综合症。

  肥胖宝宝常存在性发育异常。男孩可有性发育提前,女孩的垂体有脂肪沉积,可能导致其体内性激素分泌紊乱,而使胖姑娘月经不调,甚至诱发乳腺癌、子宫癌等疾病。肥胖可使周身性的脂肪分布过多,从而导致全身各种代谢障碍。肥胖发生的年龄越小,肥胖病史越长,这种代谢障碍就越严重,成年后患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胆石症、痛风等疾病的危险性就越大。

  肥胖宝宝和肥胖的成年人一样,同样有怕热、嗜睡、嘴馋、爱吃零食、不好活动等习惯。他们的动作笨拙,反应迟钝,因而在集体活动中常是小伙伴们取笑、逗乐甚至是讥讽的对象。这样看来肥胖对宝宝身心的健康发展都不利。

我也觉得小孩小的时候还是胖的好,,,,,可爱,,,,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为“儿童肥胖的新标准”说几句吧

评论内容:发表评论不能请不要超过250字;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Copyright © 2009-2024 yr.pinnace.cn All Rights Reserved. 17育儿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104000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