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一直觉得,我的文章尽管犀利,尽管尖锐,但中国多数家庭应该还是基本正常的。 现在越来越倾向于认为:中国大多数家庭是不正常的,我的文章其实还是太温柔了。 譬如,和太多的妈妈们聊过,我总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她们很大的问题。到现在为止,记忆中在国内只遇到了一个“足够好的妈妈”(当然不是每个妈妈我都有机会聊她们的家庭的),就是我前不久的文章《父母不是孩子的答案》中的那个男孩的妈妈。 前几天又和她聊天,才知道了许多变态的育儿经。
譬如,她说,许多育儿书上都提到了,怎么对付几个月的孩子夜间的哭泣:不管他,他哭几个晚上后就不哭了。 天啊,我说,这不是杀人吗? 但很可怕的是,她说,这是很普遍的。
我们都知道,如果一个女子把爱情当作唯一重要的,那么爱情没了时她会觉得整个世界崩溃了,因为这是她唯一的需要,唯一的需要都不能得到满足,自然是整个世界都崩溃了。 同样的道理,几个月大的孩子,吃差不多是他们唯一的需要,如果这个需要得不到满足,他也会有这种感觉。 记得广州妈妈网上一个故事:儿子仅三个月,晚上哭泣时,年轻的妈妈会去抱他哄他喂他,这时年轻的爸爸会非常暴躁,说应该给孩子挫折教育,不应该这样对他。 当时,我回复说,这个爸爸在吃醋。但我现在明白了更深,三个月儿子的哭泣一定是唤起了他的身体的记忆,他小时候就是这样被对待的。
我这个朋友说,她觉得做妈妈的这时该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一切需要,客体关系理论也这样说的——对于一个1岁前的孩子而言,不存在溺爱,就是怎么爱都不过分。 当然这很累,譬如她记得,儿子三四个月时,会一个小时吃一次奶,白天如此,晚上也一样,做妈妈的就会很累,但她就是这样做的。 想必这也是她的儿子为什么发展得那么好的一个关键原因吧。 但她的亲戚都警告过她,不要把孩子惯坏。 而她一个堂妹就用了那些育儿书的办法:孩子才几个月时,晚上哭她根本不管,结果孩子哭了几个晚上后就真不哭了。 为什么不哭?绝望啊!才几个月的孩子,就这样对爱失去了信心。 我的朋友观察过,孩子是不哭,但他的小嘴一直在发出“卜拉卜拉”的声音,像是在吃东西似的,而他的身体,已经疼得打横了起来。
有几天,这个孩子在她家里住,晚上经常发出“bengbengbeng”的声音,大家都不明白他在说什么,我这个朋友猜测他说的是“饼”,于是一天晚上给 他熬了很愁的一大碗皮蛋瘦肉粥,孩子半夜里醒了可以喝。结果,那个晚上,孩子再没发出这个声音,而第一次醒来喝了一大半后,他非常满足地说了一句“好味 粥”。这真令人辛酸。 现在,这个不哭的孩子有了严重的心理问题。
为什么中国人这么好吃,原来是整个民族的口欲期都严重没有被满足。
你小时候有过这样的事情吗?大家都讲一讲自己经历过或听过的变态的育儿经吧,我这周或下周会写一篇这样的文章。
或者集中这一个育儿经也可以,仅仅这一点都值得写一篇大文章了。
用心爱自己的宝宝,不用自己阴暗的心理影响到宝宝的成长,嘻嘻,偶的理解公说公有理 婆说理又长 每个人的出发点不一样,所以对待宝宝的育儿经验也不一样 可以拿出来招摇滴,也算是一些成功谈吧!呵呵!评论内容:发表评论不能请不要超过250字;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