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检查胎盘功能全不全?

  胎儿发育依赖于胎盘的功能,胎盘是胎儿与母体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像植物根须一样,胎儿的根须是绒毛,植身于母体子宫,吸取营养,以小小的受精卵发育长成一个可爱的、会哭会笑的天使!  

  胎盘最主要的作用是运输营养及氧气,供给胎儿在母体内健康成长之所需,并且它排泄代谢废物,还有保护胎儿的作用。 因此,胎盘功能的好坏决定着胎儿发育的状况,关系着宝宝的健康。

  胎盘是什么?

  受精卵在母体的子宫腔内着床后,胎盘就开始逐渐形成,像植物的根扎在土里一样,受精卵的绒毛侵入子宫内膜并逐渐伸展,绒毛与子宫内膜紧密结合并逐渐融合形成胎盘。胎盘完全形成是在妊娠12周左右。

  胎盘最主要的作用是运输营养及氧气供给腹中小宝宝,并且能够排泄胎儿的代谢物,如尿素氮、二氧化碳等,防止母体有害物质侵入,影响胎儿健康。除此之外,它还能够产生激素和各种酶。所以说,在整个孕期,胎盘担负着营养胎儿、保护胎儿、排泄代谢废物和维持正常内分泌等作用。产妇一旦分娩,胎盘便完成使命,随子宫收缩排出体外。

  胎盘功能不全危及宝宝

  胎盘功能不全是指孕妇产前或产时子宫与胎盘之间的血液交换发生障碍,致使胎盘功能受到损害,胎盘的作用低下、减退,给予胎儿氧气及营养物质不足,造成胎儿缺氧、营养不良、发育迟缓以及胎儿窘迫。远期后果是造成胎儿脑细胞数目减少,发育不良,最终可能使孩子在今后的智力发育方面落后于正常儿童。

  临床上把胎盘功能不全分为慢性、亚急性及急性。慢性胎盘功能不全起病较慢,怀孕中后期容易发生,可历时数周。急性胎盘功能不全发病很急,时间在十几分钟到几天之内,亚急性胎盘功能不全介于急性和慢性之间。

  胎盘功能不全原因种种

  1、过期妊娠 预产期过后约两周,胎盘开始老化、变性,血流量减少,功能减退。过期产是导致胎盘老化的最常见因素。此时胎盘物质交换能力,远远满足不了已经增大的胎儿的需要,就会导致胎儿宫内窘迫,危及胎儿。

  2、母体疾病史 孕妇以前有高血压、慢性肾炎、糖尿病或此次妊娠合并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时,会出现全身小动脉痉挛或硬化,造成胎盘供血不足,损害胎盘功能。孕妇患有心肺疾病、严重蛋白质不足、贫血、发热等病症、使用某些药物(己烯雌酚、抗癌药)、吸烟过多时,母体血液含氧量减少,供应胎盘的营养物质也减少,就会发生胎盘功能不全。

  3、子宫因素 如孕妇长时间仰卧、患子宫纤维肌瘤、子宫畸形等,影响子宫的血液供应,绒毛间隙血流量减少,造成胎盘供血不足。

  4、胎盘因素 胎盘小、胎盘早期剥离、前置胎盘、血管梗塞(纤维沉积)、血管炎、脐带并发症等,都可引起胎盘功能低下。

  5、胎儿因素 多胎妊娠、胎儿心脏病、胎儿畸形。

  查查胎盘功能全不全?

  自孕36周开始,应定期到医院做有关胎盘功能的检查,关注胎盘的健康状况。医生会根据你的综合情况来判定是否存在胎盘功能不全或做进一步干预措施。

  下面是常用的关于胎盘功能的检查:

  胎动计数

  最简单的方法是计数胎动,孕妇可以进行自我监护。因为胎动和胎盘供血状态有密切联系,如果胎盘功能减退,胎儿可因慢性缺氧而减少活动。 由于每个胎儿的活动量不同,孕妇自感胎动数的个体差异很大,12小时内的累计数自十次至百次不等,因此每个孕妇都有自己的胎动规律。

  如果胎儿在12小时内的活动次数少于10次,或逐日下降超过50%而不能恢复,或突然下降超过50%者,提示胎儿缺氧。孕妇应高度重视,及时采取左侧卧位,增加胎盘血流,并到医院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化验检查

  胎盘分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孕激素、胎盘生乳激素等,借助对胎盘分泌的这些激素的检查,可以看出其胎盘功能是否正常。

  B超检查

  包括胎儿双顶径大小、胎盘功能分级、羊水量等。

  胎心率监测

  目前大都使用“非加压试验”(NST),如果胎动时呈现胎心率加速变化即属正常反应,意味着胎盘功能还不错,一周内将不会发生因胎儿、胎盘功能减退所致的胎儿死亡(亲子网www.8e.org.cn)。

  预防胎盘功能不全

  怀孕期间要摄入足够的维生素、钙、铁、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注意合理饮食,平衡膳食。

  孕期要劳逸结合,尤其在妊娠晚期,更要坚持适度散步,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自己在家里可记数胎动,对腹中宝宝的健康状态密切关注。

  遵照医生的要求,定时做产前检查。尤其是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心脏、肾脏等疾病的孕妇,只有这样,才利于及时发现胎盘功能异常,进行及时治疗。

  爱心提示

  如到了预产期仍不见动静,准妈妈千万不能抱有侥幸心理,应及时去医院产科检查。请医生检查胎盘功能是否减退,如果出现胎盘老化,医生会根据胎盘功能减退的程度决定是否需要引产或剖宫产。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为“如何检查胎盘功能全不全?”说几句吧

评论内容:发表评论不能请不要超过250字;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Copyright © 2009-2024 yr.pinnace.cn All Rights Reserved. 17育儿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104000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