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肖虹教授

[标签:图片]葛肖虹教授简历

教育经历:
      1938 年10月生于昆明,祖籍浙江杭州,中共党员,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原长春地质学院、长春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4年退休。1956年毕业于北京汇文中学(原北京26中),1961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石油地质系。长期从事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的教学与科研,现为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学会区域地质及成矿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客座教授。
      从教45年来,主讲《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一直没有离开过给本科生教学的讲台,我认为大学育人本科生教学是基础,因此精心准备每一堂课,非常注意教学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深得历届学生的爱戴,学子上千,先后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十余名。2001年应邀赴台湾成功大学讲学。我所培养的学生,许多已成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和国内多所大学地学专业的业务与教学骨干,我以“教书育人”为自己毕生的事业,并以此而自豪。目前受聘于中国地质大学与马文璞教授合编《中国区域构造教程》,已列入国家“十一五”精品教材计划。

研究兴趣与领域:
    20世纪60年代在华北地区,从事野外地质教学与科研;70年代培训国家水文基建工程兵,在内蒙中部和甘肃北山主持1:20万水文地质填图;唐山地震后,主持北京密云部分地区地震地质研究;80年代参加国家“六.五”科技攻关项目,在“攀西裂谷”的项目研究中首次提出确认川西盐源推覆构造的存在,并主持了南京地区宁镇山脉推覆构造的研究;80- 90年代以来,通过对中国西部地区柴达木、吐鲁番-哈密、塔里木盆地与相邻造山带近二十余年的相关研究,提出了早更新世末的晚喜马拉雅运动对形成现今中国西部盆-山结构和大地构造格架的意义;首次通过激光微区40Ar/39Ar 测年查明了阿尔金走滑断裂起始于晚白垩世,它同步错移了两侧晚中生代以前的构造带与盆地,因而提出了对中国西北大陆构造格架的新认识;首次提出古祁连山构造带向西延伸到塔里木盆地中部的新认识,解决了困扰中国地质学界近半个世纪“祁连山西延何去?”的问题;并提出在中国西北大陆构造组成中,存在被新生代构造肢解的古生代非稳定克拉通——“西域板块”的新观点;近年又通过对青藏高原隆升的研究,提出了高原多期次隆升与治理中国西部荒漠化的新认识。
   通过上述研究,对中国西北部的大陆构造与找油战略,以及荒漠化治理,提出了创新的见解,在国内、外构造地质学界有一定声誉和影响,五项成果获省、部级二、三等奖,并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了五十余篇论文,其中有影响的代表性论文:1989《华北板内造山带的形成史》、1984《川西盐源推覆构造初探》、 1987《宁镇山脉推覆构造特征与形成》、1990《吉林省东部的大地构造环境与构造演化轮廓》、1997《对中国西北部找油的战略思考》、1998《阿尔金断裂研究的科学问题与研究思路》、《新疆东北部大地构造的新认识》、1999《北祁连造山带的形成与背景》、2000《被肢解的西域克拉通》、 2001《对阿尔金断裂科学问题的再认识》、《中国西部的大陆构造格架》、2002《青藏高原隆升动力学与阿尔金断裂》、2004《青藏高原末次快速隆升与“亚澳”陨击事件》、2005《中国西部治理沙漠化的战略思考与建议》、2006《青藏高原多期次隆升的环境效应》、《中国大型走滑断裂的复位研究与油气预测》等。
主持承担科研项目与获奖情况:
   1978—1980年主持承担北京密云地区地震地质研究,即墙子路-喜峰口、马坊断裂,密云水库东侧葡萄园断裂的活动构造研究,成果获北京市1980年科技成果二等奖;
   1983—1986年参加国家“六.五”科技攻关项目“攀西裂谷”和南方碳酸盐岩找油第20-1项,为三级课题W-5-7(D)项目负责人,成果获地质矿产部1987年科技成果三等奖;
   1987—1991年主持承担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青海石油管理局资源评价项目“柴达木盆地区域构造特征及其演化”,成果《柴达木盆地的形成与演化》由国家科委作为国家级重大科技成果正式登记,颁发证书(证书编号:017094),获1997年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三等奖,入编1998年度《世界华人重大科学成果公报》,并颁发证书(登记号:202766);
   1990—1995年参加主持地质矿产部“八五”重大专项项目《满洲里—绥芬河地学断面(GGT)多学科综合研究》项目(85-06-202),为项目副负责人,负责组织项目技术工作实施与管理;
   1993—1996年主持承担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吐-哈石油会战指挥部委托项目《吐鲁番-哈密盆地构造复位研究》,成果获地质矿产部1996年科技成果三等奖;
   1997—2000年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阿尔金断裂运动学特征及其对中国西北大陆构造的影响》(科学部编号4977215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国际合作项目《阿尔金断裂带运动学变形年代学研究》(99国科金外资助字49910130800号;2000国科金外资助字 40010131363号);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青海石油管理局项目《格斯断槽与柴西地区含油气评价》;
   2001-2004年主持承担吉林大学、青海油田分公司、奥地利 萨尔茨堡大学地质-古生物系国际合作项目《阿尔金断裂、昆仑山前推覆体对柴达木盆地构造形成的控制及柴西地区有利Ⅱ级油气聚集带的预测》,为项目总负责人;2003- 2005年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阿尔金山构造隆升与柴达木盆地沉降的时代耦合研究》(科学部编号:40272099)。
近年来发表的论文/专著:
上一篇:什么是尸毒  下一篇:六一搞笑短信
更多精彩内容:构造 中国 地质 研究 项目 成果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为“葛肖虹教授”说几句吧

评论内容:发表评论不能请不要超过250字;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关于我们 - 供应商加盟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9-2023 yr.pinnace.cn All Rights Reserved. 17育儿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104000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