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大教养难题。希望对您的孩子教育有所帮助,很实用的。

20大教养难题

1、用发脾气表达情绪的孩子

许多父母会有这样的抱怨,“我的孩子在遭遇不顺心的事情时,非常容易发脾气。”

其实,父母不要以为这种情况只会发生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这是许多2、3岁的孩子都会经理的一个过程——用发脾气来表达情绪。这是因为,在最初的阶段,孩子们并不能意识到自己只是一个小小的个体。等到2岁以后,随着语言、智力的迅速发展,他们发现到原来自己只是“我”、“我自己”,但他还是没有自我控制的能力。

换个角度假设一下,你非常想放假而老板要你加班,你非常想买那条裙子而有没有钱。

你可能只会暂时感到不快,过一会就会把它淡忘。然而,年幼的孩子却还无法做到将失望的情绪化解。他们从来都习惯了被满足。

他们无法理解,为什么这个东西现在无法得到,而要等到以后或是根本永远都无法得到。

父母实用对策:

帮助孩子控制情绪

A、让孩子自己去决定自己的事情。这样可以较好地满足他的个人意愿。如他一定要带着一堆零食到幼儿园,而事实上老师不允许这样做。当老师指出这是不对的,他一定会意识到自己这样的决定是不正确的。

B、分散注意力,转移孩子的不快情绪。例如当他一定要吃一块高热量的巧克力,而没有得到满足时,他一定会非常的沮丧。这时,父母可以用讲故事、玩游戏等方法转移他的关注点。

C、父母可以用一些简单浅显的道理,来解释以下他为什么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比如,在孩子要求吃许多糖果时,告诉他“多吃糖果会把牙齿搞坏。”这样,比只是简单地说“不许吃”更有效果。

2、学会分享

“我的孩子太小气了,他从来不愿意把自己的玩具给别的小朋友玩。”

父母常常会有这样的感慨。其实,这样的孩子不一定就是自私、小气。大量的事实表明,2-6岁的孩子都会自然地流露出强烈的占有欲。所以,当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正在为争抢玩具而哭闹不止时,没有必要感到羞愧。而是应该想一些方法,慢慢让孩子懂得去“分享”任何一件美好的事物。

生活中,父母是孩子经常观察和模仿的对象。所以,父母可以用一些示范性的举动,让孩子明白“分享”的意义。如当你正在吃一块漂亮的蛋糕时,你可以说,“我正在吃一块好吃的蛋糕,我非常乐意和你一起分享。”这时,他一定会感到非常地开心。慢慢地,他有好看的书、好吃的东西,也会非常乐意与你一起共享。当然,这时的你可以适当地给予表扬与赞美。

如果你的孩子还不知道分享时,父母一定不能惩罚他。你可以让他明白,如果他学会分享的话,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朋友。

3、为什么我的孩子会说谎?

对于2、3岁的孩子来讲,说谎往往是因为他还不能正确分辨现实和幻想。直到3、4岁他对说谎的概念还很模糊,因为他不能理解客观的事实。

而在真实中掺杂一些“梦幻般的想象”是3、4岁孩子说谎的另外一个原因。一些专家认为:当一个孩子希望一件事“这样”发生而非“那样”发生时,他会在真实中掺杂想象。因为他相信这样说之后会梦想成真。

比如,一个孩子从他妹妹手中猛地拉出一个玩具,导致妹妹大哭,他自己会为他的行为而感到不安。当父母问起发生什么事后,他会说妹妹自己把玩具弄掉了。因为他希望事情真的是这样发生的。但父母也不必担心,因为孩子说一些小慌并不意味着罪恶人生的开始。在父母和社会行为的规范上,披一层幕帐,对孩子来说,可能更有效。

父母实用对策:

谎言不能被简单地批评

A、甜蜜鼓励当孩子说谎时,不轻视他。当孩子说真话时,对他说“谢谢”。你可以说,“你告诉我这些书乱放的理由很好。现在我知道这件事怎么会这样了。”

B、不要当场揭穿孩子不要去追问“犯规”的细节。因为事情总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他把巧克力弄得满脸都是,你肯定会知道他与妹妹的糖果之间发生了什么。通常父母追问孩子是为了让他坦白,但这也会导致根本没必要发生的争吵。

C、假装你不知道当面对孩子说谎的现实时,你可以说“好,把妹妹的糖果拿走是不对的,这会让她很难过,让我把你的糖果给她一点好吗?”这样做不仅能使他避免“坦白你的谎言”之类的审问,还能引导他为自己的行为进行补偿。

D、信任告诉孩子你信任他,同时要求孩子应该一直说实话来表示他也信任你。同时父母要遵守诺言,如有违背,父母应及时向孩子道歉。孩子能从父母的行为中学到的比在劝说中学到的更多。

4、教孩子学会说请和谢谢

父母都期望孩子在生活中能够表现出完美的礼貌修养,但这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要求确实太高了。因为在2、3岁的孩子看来,说“请”和“谢谢”真的还是新的技术,他们需要时间去学习。

父母以身作则

如果你想鼓励孩子学习做某件事,或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最好的方法就是做给他看,即以身作则。当孩子为你做某事时,你要对他说“谢谢”,当你叫他做某事时,你可以说“请”。孩子总是在观察父母的行为并从中学习。

说“请”、“谢谢”。

父母应该告诉孩子,当他说“请”和“谢谢”时,就意味着他已经长大了,并将获得人们的喜爱。因为人们喜欢有礼貌的人。

日常养成好习惯

为了养成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父母可在特定的场合,给孩子一定的要求,如在饭桌上。这些细节的注意,就会慢慢地让礼貌的言辞在孩子的记忆中变得清晰。

父母们请相信,大部分孩子都希望变得有礼貌,重要的是他们的父母能够给予一个积极的氛围,而不是一个战场。

5、孩子罢上幼稚园

上幼稚园是孩子从家庭生活走向社会的第一步。离开依恋着的父母,来到陌生的环境和人群中,孩子一时无法适应。不安、焦虑、怀疑、紧张,见不到妈妈,受到老师管束,种种压力导致孩子哇哇哭闹,不愿离开父母留在幼稚园。

通常不习惯幼稚园的孩子冒出逃学的念头是有具体原因的,原因可能是:

1)在幼稚园受了委屈,或者没有受到老师的重视。比如前一天没有得到小红花;老师上课

时没有叫他回答问题。

2)家长的承诺没有兑现,以致孩子情绪不佳。比如妈妈答应买巧克力,可是孩子并没有得

到,所以心情低落,赖着不想去幼稚园。

3)怕难为情。比如孩子在不该穿裙子的季节穿了裙子,她会感到难为情,不敢进教室。

4)作业没有完成或者老师教的东西还没学会。

5)受到了老师的批评指责,对老师产生害怕、对立情绪。

6)和小朋友闹别扭,所以不想在幼稚园见到他。

7)天气冷,不愿离开温暖的家。

父母实用对策:

了解真相晓之以理

A、问清楚孩子不愿去的原因,加以开导,如果问不清原因或开导不通,就干脆把孩子放在幼稚园,交给老师处理,不要迁就他。

B、让孩子知道他已经长大,不能以不上幼稚园威胁家长。上幼稚园是他的责任,就像大人要上班一样。

C、如果孩子是因为害怕老师或者对老师不满而产生厌学的念头,就应该直接跟老师或园长沟通。请老师上门家访,并且带上一些小礼物(如漂亮的手工)。

D、当孩子因和别人闹别扭,怕难为情或者犯了错,没完成作业而不想上幼稚园时,家长要向老师说明,老师会鼓励孩子,帮他消除芥蒂。

6、在家在园两个样

有些孩子在家活泼,在幼稚园里却默不作声;有些孩子在家中是乖乖宝,到了幼稚园却成了调皮大王;还有的孩子,在幼稚园循规蹈矩,回到家却好发脾气。出现这种差异,主要是因为家庭与幼稚园环境、教育方式的不同。作为父母,或是千依百顺,或是无暇照顾,或是严格要求;然而在幼稚园,有老师,有同伴,要独立。处于这两个完全不同的环境,孩子也就以自己不同的方式来面对。

TIPS怎样了解孩子在幼稚园的表现

A、在接送孩子时与老师稍作交流。

B、通过家、园联系册了解孩子的情况。

C、以电话方式与老师沟通。

D、经常参与幼稚园的各种活动。

E、与老师约定时间家访。

7、孩子赖床怎么办?

小奇自从开始上学后,妈妈就发现他有赖床的毛病。每天早上,总要喊他好几声,小奇才会心不甘情不愿地起床;但如果妈妈忘了叫他,就可能会睡过头。小奇的问题,让妈妈好伤脑筋……

辅仁大学生活应用科学系教授陈若琳分析,赖床的原因可分为几种:

一、睡眠不足

研究发现,儿童的生理时钟运转模式与大人不同,在睡眠品质连好的前提下,大人只要睡8小时就能神清气爽,儿童可得睡上9小时15分钟才能恢复体力,幼儿甚至可能还得睡上10个小时才能有饱足感。

二、惯性赖床

别说是孩子,就连大人可能也会说不出来赖床的理由。可能是惯性式喜欢赖在床上的感觉。尤其冬天被窝的暖意,更容易让人赖着不想离开。

三、抗拒上学

部分孩子不喜欢上学的直觉反应就是不想起床,不想面对新的一天。因此,爸妈必须了解是不是孩子在学校里受到了挫折,是不是被老师盯得惨、是不是被同学欺负、或是有其他不愉快的经历。

父母实用对策:

A、陪孩子早点睡。许多爸妈属于“夜猫族”,可能因为自身工作的关系,或是自己爱看电视,因此每每捱到12点,甚至更晚才就寝。孩子们多数喜欢热闹,因此没有爸妈陪伴,孩子当然会赖着不想睡,上床的时间自然延后。建议爸妈必须牺牲一下个人作息。尽量少看电视,以免孩子吵着说“为什么你都可以看电视,我却必须睡觉!”亲子之间反而陷入因电视导致的战火中。

B、吹响起床号。多数人对闹钟都是充满恨意的,因此起床号可以另类一点,来一点轻松活泼的音乐吧!或是将窗帘窗子打开,阳光、鸟叫、车水马龙的声音,甚至是妈妈做早餐的声音,都可以帮助孩子清醒头脑、消除睡意。

8、孩子不愿独睡怎么办?

孩子成长过程中,难免会有不安全感,也会对自己心理幻想的事物感到恐惧,或有梦魇与夜惊的睡眠问题;甚至不想、或不敢与爸妈分开……这些状况,导致睡前耽搁许久或哭闹不休,这时爸妈就更不舍得让他一人独睡了!爸妈应多加了解孩子为何恐惧、为何焦虑,为何不想与爸妈分开?

消除孩子的恐惧、引领他逐渐习惯独睡,专家提供一些小妙方:

一、让孩子听见保证性的声音

要让孩子自己睡,首先要在生活中建立安全感。无论爸妈身在家里的哪一处,都要让他清楚知道你就在附近,没有丢下他不管;而对于孩子的情绪反应也要有相当的敏感度,随时回应,让他明白是可以完全相信你的。这样的安全感,可以给宝宝自己睡的勇气和信心。

二、找个娃娃朋友陪伴

建议爸妈可以为孩子找寻娃娃朋友,跟他说这些朋友都会爱护他,保护他,如果有坏蛋恶魔跑进来,娃娃朋友是会奋力保护他的;同时,为他的房间留盏小灯,开着房门;当碰到做恶梦惊醒,不要将他带到大人的房间,陪孩子留在自己的房间内平静下来,帮孩子明白自己的房间其实是最安全的。

9、教孩子如何自我保护

有的孩子比较容易产生负向情绪,不过有的孩子却因先天生性活泼、好奇,因此容易被外界影响带坏,或是让自己陷入危险境地而不自觉。

怎样才能防止孩子受到不良势力的感染?禁止孩子进行社交活动,绝对不是积极的方法。最重要的是教导孩子对不良压力说:“不!”

阿宝一向乖巧,爸爸不担心他主动做一些骚扰别人的事,倒是担心他抵抗不了朋友的压力,跟风地做出一些不当的行为。黄静文主任表示,爸妈都会教导子女什么是不正当的,什么事不能做,但孩子如果抵抗长辈的压力,却往往备受忽略。如果孩子懂得拒绝的技巧,他们便不会盲目跟风,随波逐流。

黄静文主任也提出,除了自己不做坏事,懂得拒绝外在诱惑之外,希望爸妈提醒孩子保护自己。

10、孩子胆小易气馁

学校舞蹈表演,小玲没有入选,她因此一整天闷闷不乐,饭也不想吃。小玲的妈妈知道这件事,对她说:“那没什么大不了,不要为鸡毛蒜皮的事而不开心。”对妈妈来说,区区舞蹈表演,小玲没有参加也无妨,很多活动都有她的份了。不过对小玲来说,这个表演很重要,妈妈的话只会让她更难过,觉得妈妈一点也不了解她。

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挫折很多,一些鸡毛蒜皮的事都会让他们感到沮丧,爸妈不要轻视困扰子女的事情。有的孩子不但那容易气馁,更可能因此将自己锁在一个框框中,不敢再做新的尝试和挑战。

台北师范学院初等教育系主任黄静文表示,要了解孩子就要站在孩子立场设身处地,月要慢慢引导孩子建立信心。

父母实用对策:

帮助孩子正视挫折

A、耐心聆听支持孩子最佳方法,就是聆听他们的感受。爸妈可采用积极聆听的技巧,例如说“我明白这一定令你很难受”,“我相信你会感到很难过”等话。这可以令子女感到爸妈支持自己。

B、给予拥抱聆听之余,若能加上一些适当的拥抱,孩子所感受到的关怀,正是尽在不言中。

C、言语鼓励孩子面临挫折时,会尴尬会逃避,非常需要爸妈的鼓励才会再向前走一步,永远把孩子藏在爸妈的臂弯之中,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最重要的是等孩子踏出突破的一步时,要给予适当的赞美。

D、发掘孩子常言道“五个手指有长有短,却各有功用。”爸妈应该协助孩子找出自己的专长与特点,让孩子运用自己的独特之处获得最好的成绩。

11、爱哭的孩子怎么办?

遇到孩子大哭不止,妈妈们都会拼命想办法让孩子不哭,但孩子往往是越哭越起劲。妈妈们认为首先应该使孩子停止哭,一切问题要等停止了哭以后再说。可越这样孩子越委屈,哭哭啼啼就是停不了。

其实,哭基本上是由于想让父母安慰自己、同情自己等依赖心理所导致的。只要找出孩子哭的真正原因,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孩子爱哭的原因:

1)周岁前的孩子爱哭更多是表达自己对饥饿、疼痛、冷热等不舒服的感觉。

2)有些孩子没有养成爽快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或要求,以及对父母的要求表示自己态度的习惯,在他们不痛快时就哭,以哭“说”事。

3)在长辈(祖父母、外祖父母)面前,小孩有了“仗势”,尤其是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容易变得娇气、爱哭。正常情况下,有些孩子爱哭,常常是用哭声作为手段以引起父母注意,达到某种目的。

4)爱哭的孩子有的很胆怯,当受到小朋友的欺负,不和他玩,不适应朋友关系或集体生活时,就会哭起来。

5)孩子爱哭有些也和感情脆弱有关。由于幼儿认知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局限性,情绪上往往易表现为爱冲动和不稳定性,常因为一点委屈或不满就大哭大闹。

父母实用对策:

及时给孩子情感的回馈

A、父母平时应多和孩子说话,看看孩子有什么要求,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使孩子渐渐用语言表达请求与愿望。如果孩子明白了道理之后,有时还会出现爱哭的现象,最好用鼓励的方法告诉他“你已经长大了”,“不应该好哭了”。

B、对孩子当时的感情,表示同情、理解,并把这个资讯传达给孩子,也就是说,把孩子的感情反馈回去。

C、不要用大道理去批评,而无视孩子的感情。你接受了孩子的感情,孩子的心情感到舒畅了,其结果不仅停止了哭泣,而且爱哭的毛病也会逐渐得到了克服。

D、将孩子抱离现场是处理孩子在公共场所为某种目的的哭闹的最佳方法,千万不要因为碍于颜面,而答应孩子无理的需求。

12、长辈过分溺爱怎么办?

现在的小孩子被视为小太阳,家里人都围着他们转,尤其更被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宠爱有加,甚至到了溺爱的程度。当父母批评孩子时,爷爷奶奶就出来干涉,袒护孩子。遇到这种情况,父母与老人进行良好的沟通是很重要的。

沟通方法

父母要理解老人爱孩子的心态,千万不要埋怨老人,应先肯定老人的慈爱之心,尊重老人的劳动成果。

向老人陈述正确教育孩子的责任以及溺爱孩子的危害性,态度要诚恳,沟通时要耐心,同时要例举一些孩子身上已经存在的由于溺爱而养成的坏习惯,争取与老人在教育方法和目的上达成一致,互相配合,共同教育好孩子。

13、打孩子有用吗?

“我的孩子特别不听话,怎么教育都没用,这不,我新买的花瓶刚放在架子上没几分钟就被小家伙打破了,有时候生起气来真恨不得揍他一顿,看他以后还敢不敢!”很多妈妈都曾发出过这样的怨言。她们遇到的相同问题是,当孩子不听话或犯错之后,教育是不是最好的办法,究竟能不能打他,如果打他,该怎么打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首先,我不主张在孩子不听话或犯错之后打孩子,可以给予一些相应的惩罚,但是动用武力就不恰当。因为打骂孩子后可能会变得老实许多,但那只是因为他内心充满了恐惧,而非真正理解了自己的错误所在。

因此打骂是无济于事的,它根本不能帮助孩子确立正确的对错观念,只能教会他暴力是一种优势,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将来他也会采用暴力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父母实用对策:

打孩子也有技巧

A、不要没头没脑地乱打,或气疯一样边骂边打。因为这样容易使孩子产生羞辱感,甚至产生报复心理。

B、不要采用任何工具打孩子,因为这样会加重孩子的伤痛。

C、不要经常打孩子,因为这样会导致孩子产生“打惯不怕”的满不在乎的心理。

D、打的时候不要离孩子犯错的时间太久,因为这样会使孩子不明白你打他的原因,效果往往会大打折扣。

E、象征性地拍打几下就可以了,但要让他知道你生气的原因,并且在打过之后及时进行教育,以避免他以后再犯错。

14、孩子表现欲强怎么办?

“我的孩子表现欲过强怎么办?会不会影响他以后的人际交往,老师会不会不喜欢他?”这是很多“爱现宝宝”妈妈所关心的问题。对此,专家怎么说呢?

孩子表现欲强的具体表现有:

1)别人说话时,老是爱插嘴。

2)在任何场合都希望用某种行为来引起别人的注意。

3)拍照时,总是站在镜头的最前面。

4)喜欢与人攀比。

5)经常夸耀自己。

有技巧的纠正:

孩子产生过强表现欲跟家长的影响大有关系。因为有些父母本身的虚荣心就特别强,常常喜欢让孩子在人前边演各种节目,博得赞扬,喜欢当着孩子的面夸耀他的各种优点,让人羡慕,拍照或集体表演时,有些父母还会鼓励孩子不断抢镜头以引起注意,久而久之,他就会乐此不疲了。

家长应首先改善自己的行为。不当着孩子的面夸耀他,也尽量不与他人攀比。常常灌输给孩子“天外有天”的观念,鼓励孩子多学多听,而非马上表现。对一些坏习惯也应予以相应的惩罚。

15、孩子“顺手牵羊”怎么办?

孩子说谎很糟糕,不过偷窃的行为也同样令爸妈头痛。王太太发现读幼稚园的毛毛从幼稚园带回来一些玩具,有时又有一些包装精美的外国进口糖果,问他哪里来的,不是说同学借他玩的,就是同学请他吃的,王太太不以为意也就没继续追问下去。直到有一天,毛毛的老师来告诉她毛毛在学校偷东西,这时她才知道。

吴丽娟教授表示,顺手牵羊或是偷窃行为,许多孩子都曾经发生,只是严重程度不一,不过,为人父母千万不要认为孩子拿小东西无伤大雅,不及早辅导可能会成为恶习。研究指出,孩子顺手牵羊的原因有:他们多喜欢的东西,家中甚少拥有;家中有变故,如父母离婚或双亲中有一方死亡;或家中有坏榜样,学了哥哥姐姐偷东西的行为;或想向同学炫耀自己有胆子,敢为人所不敢;或家中经济欠佳等,这些都是促成孩子偷东西的原因。

父母实用对策:

让孩子认识偷窃的严重性

A、满足孩子合理要求“吃”和“玩”是孩子生活的重心,爸妈不妨准备一些适合孩子的玩具、书籍和零食;此外,爸妈可按孩子对金钱概念以及处理的能力,给孩子零用钱,让孩子自由支配,养成其自治自理的能力。

B、给孩子所有权观念要孩子不偷窃,必须先培养孩子“所有权观念”。让孩子知道小火车是哥哥的,洋娃娃是姐姐的,童话书是自己的,在拿别人的东西时,应该先征求对方的同意。爸妈以身作则,一方面尊重孩子对自己东西的所有权,一方面自己待人接物不欺骗不拾遗。

C、严肃处理偷窃问题父母应严肃告诫孩子偷东西是不可原谅的行为,切忌为孩子掩饰过错,且用孩子能懂得的方式说明为什么不能偷东西。

D、与学校保持联络家长必须与校方保持密切配合,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配合下能确实辅导孩子不适当行为。

说谎与偷窃,都属于偏差行为。当孩子还太小时,这些问题就应该被重视,多了解孩子内心想法,才能够带领孩子健康成长,如果孩子的问题让爸妈觉得棘手,可以寻求医生、家庭顾问等专家帮忙找出症结,不要因寻求帮助而觉得困窘,愈早日面对问题,愈早可解决。

16、逃避责任的孩子怎样教?

孩子最常见的逃避责任的方式就是撒谎,但那只是成长的过程之一,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是需要父母慢慢陪他一起建立的。

怕被处罚,往往是逃避责任的第一原因,这告诉了父母,当孩子犯错时,不要先责备他,也别急着处罚他,而应先了解原因。

防卫心太强,自尊自卑心作祟。他们不承认过失或缺点,也是他们不愿意面对事实的原因之一。

让孩子知道,逃避责任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就算是犯错也没关系,但要勇于认错,就十分可贵。做父母的自己要先示范,如孩子太多次发现父母撒谎,他们会认为撒谎是可以的。

17、我的孩子不把我放在眼里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有藐视并反对父母意见的时候,这在生活中并不少见。孩子往往能通过这种反抗表达出他们的独立性和个人观点。不断检验成人指引的方向和期待的结果,这也是孩子成长的一部分。

碰到孩子的这种反抗行为,许多父母会感到他们在家庭中的权威和控制力受到了损害,觉得孩子根本不把自己放在眼里。

父母实用对策:

帮助父母和孩子顺利度过难堪的阶段

A、检视造成这种行为的原因:在家庭中经历某些不愉快,或在幼儿园及学校与人发生矛盾,都可能导致孩子的不合作行为。解决问题的基础是要尊重孩子,把他看成是一个有权利决定自己行为的人,平时就让他知道该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

B、常与孩子交流父母应尝试着让孩子把你当成朋友而非敌人。问孩子解释并说明你已经注意到他行为的反常。经常与孩子谈心,用你的关心和爱让孩子向你敞开心扉,告诉你他为什么会这样。

C、保持冷静父母希望孩子对他们尊重和理解,那么他们也应始终对孩子表现出尊重和理解。如果父母对孩子的反抗大发雷霆,失去应有的耐心和控制,孩子的回应便会是不服气和藐视。如果你觉得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则应分开一会儿,直到双方都平静下来。

D、赞扬孩子的好行为当孩子表现出顺从和尊重别人时,父母应给以相应的赞扬;而当孩子表现出合作的态度和愿意和平解决矛盾时,父母应给以奖励。对孩子来说,奖励总是比惩罚更有效。

18、我的孩子有暴力倾向

每个人都有生气和冲动的时候,孩子也一样,有的孩子甚至在2岁时就表现出争强好斗的性格。孩子也想掌控他们身边的一切,当他们的愿望无法达成的时候,他们就会竭尽所能作出反映给大人们看,比如用脚踢,用嘴咬。

孩子产生暴力行为的原因:

大部分孩子对别人生气是因为他们被激怒了,他们会哭,会吵闹,甚至还会大叫,但通过分散注意力或安慰能使他们平静下来。只有当他们极度受挫时,这些行为才会转化为暴力。有些孩子的性格过度敏感,非常容易产生挫折感或被激怒,这些孩子大多是在出生时就表现出对别的孩子、成人及动物的暴力倾向。他们会在没有任何先兆的情况下突然大发雷霆,并整天都怒气冲冲或暴躁不安。

父母帮助孩子控制情绪的方式:

帮助孩子战胜情感和刺激:最重要的就是持之以恒地维护纪律。这能帮孩子理解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如果孩子违反了某个重要的纪律,他将会受到训斥,这样就能让他明白他做错了。

帮助孩子寻求平息怒火的方法:亲子之间发生冲突时,父母可以寻找和解的途径,打骂他并非最佳的解决方式。

父母要告诉孩子:更加有效而文明的解决方式是用语言而非暴力。还要让他知道维护正当权利和因生气而攻击对方是不同的。

保持冷静:父母是孩子的学习对象,父母以平静的方式表达生气,孩子生气时也会效仿;如果必须惩罚孩子,父母也不必有罪恶感。

19、我的孩子老是爱插嘴怎么办?

“我的孩子老爱插嘴,在我跟朋友说话的时候,他一会儿要玩具,一会儿要吃糖,真是烦死人了。”不少妈妈都有这样的抱怨。

在许多大人看来,插嘴是孩子缺乏礼貌和足够忍耐力的表现,其实,问题不见得如此严重,铁饼对年幼的孩子来说,这可能只是一种自然现象而已。因为,在孩子出生的最初几年,他是绝对以自我为中心的。

他才不管你大人在说话做事,他想要什么就马上就要,他总是觉得自己的问题是最重要的,妈妈应该首先帮他解决才对,他们迫不及待地说出自己的需求。

其实耐心的培养也并非易事,应具备时间观念的认知能力、欲望延缓或挫折忍受能力及必要的逻辑思维能力。可见,看似简单的“耐心”二字,对“自控能力”本来就很薄弱的孩子来说绝非易事。

父母完全可以让孩子也尝尝被人打断的不快感受,孩子插嘴常常是为了引起大人的注意,或是想尽快满足愿望,他们通常不会想到这会对别人造成干扰,例如,在给孩子讲故事时,也让孩子感受到中途被打断是一件多么不舒服的事。慢慢培养出孩子同理心,以后他就会逐渐改善自己的行为了。

父母实用对策:

当孩子有话要说

A、一方面父母应教导孩子在大人说话时插嘴是不礼貌的行为,但当他确实有需求时,应如何开口,这也可以让孩子经常在家演练,比如可以教孩子说“对不起,我有很重要的事跟妈妈说”“我可以跟妈妈说句话吗?”

B、孩子一再为无关紧要的小事而干扰妈妈,妈妈的确常常会失去耐性大光其火,其实妈妈如果能了解到这是孩子成长必经的阶段,也许就不会如此烦恼了。

20、为什么我的孩子没有自信?

“妈妈,这个我不会!你帮我弄。”“我不会玩,哥哥帮我。”许多孩子在面对困难时都会不假思索地向旁人求助。

在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过程中,父母所扮演的角色应该是一个指导者或是一个旁观者,而绝非一个替代者。许多父母在看见孩子做事动作慢,或屡试不成时,就会耐不住性子立即抢过来代劳,其实这样久而久之就会造成一个严重的后果,即让孩子失去自信,使他感觉他就不如别人,这种感觉很可能会影响他的人生态度,于是他会对所有他不熟悉的事缺乏兴趣,最好总是由旁人代劳,当然就更别指望他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所获益了。

因此,父母如果真的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自己完成任务就别跟他抢着干。

孩子遇到挫折是必经的阶段,父母应该首先帮助孩子正视他所面临的问题,让他了解做每件事都可能会碰到这样的麻烦,这是很正常的。不错,父母可以帮助他,但每个人都应学习如何自己解决问题,所以他也应该自己尝试完成任务,即使是动作慢一点也没关系,不急,但一定要他自己做完。

另外,父母也应教导孩子在做事时要坚持到底,或许让孩子独立操作需要一点时间,但孩子至少获得了尝试的机会,一旦完成,便会产生成就感,而这种成就感会让孩子更愿意尝试,并更有信心。

有点长~~慢慢看哈!~支持一下!~~~~~~~~~~~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为“20大教养难题。希望对您的孩子教育有所帮助,很实用的。”说几句吧

评论内容:发表评论不能请不要超过250字;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Copyright © 2009-2024 yr.pinnace.cn All Rights Reserved. 17育儿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1040004号-1